文明初声: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中国早期文字的双重奏
在世界文明的黎明时分,当人类从口耳相传的蒙昧时代走向理性记录的时代,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历史的工具,悄然降临。它们不只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的根脉、信仰的刻痕、王权与神意的共鸣。在众多古文字系统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金文如双子星般熠熠生辉,各自为
在世界文明的黎明时分,当人类从口耳相传的蒙昧时代走向理性记录的时代,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历史的工具,悄然降临。它们不只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的根脉、信仰的刻痕、王权与神意的共鸣。在众多古文字系统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金文如双子星般熠熠生辉,各自为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从2022年的6565家增长至6833家,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作为连接传统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文化导体”,青年力量正以独特的创新思维与技术能力重塑博物馆公
在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的出版建制中,有一支年轻团队显得与众不同:“90后”编辑组建的出版小组,团队的主理人是复旦大学外国哲学硕士,其搭档则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专业硕士。2023年,他们正式成立了一个以人文学术出版为核心的工作室,围绕“象形文字”这一品牌
在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的出版建制中,有一支年轻团队显得与众不同:“90后”编辑组建的出版小组,团队的主理人是复旦大学外国哲学硕士,其搭档则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专业硕士。2023年,他们正式成立了一个以人文学术出版为核心的工作室,围绕“象形文字”这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