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首尔大学的金兰都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语出惊人:“现在是全世界只有韩国还在盯着中国,中国早就没把韩国放在眼里了。”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没有兴奋,现在的韩国人,可以说五味杂陈。
韩国首尔大学的金兰都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语出惊人:“现在是全世界只有韩国还在盯着中国,中国早就没把韩国放在眼里了。”
图| 金兰都教授正在做演讲
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韩国的网络舆论。
金兰都教授可不是个普通人,他可是首尔大学的教授,还给韩国总统府和三星集团当过顾问。
图| 韩国首尔,首尔大学
他之前就经常发表关于中韩关系的看法,但这次的话特别尖锐,直接挑战了韩国社会一直以来的认知。
金教授在韩国学术界很有地位,是首尔大学的资深教授。
他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拿了公共管理博士学位,之后就一直在首尔大学教书、做研究。
他研究中国几十年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往中国跑。2015年,他去中国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录制,那次经历让他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图| CRH380B型高铁列车即将驶入洛阳龙门站
他亲眼看到了北京的现代化,体验了中国高铁的速度,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速之旅让他非常震撼。
但没想到,十年后他的这次演讲,因为点出了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偏差,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金教授在演讲中提到,韩国社会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韩国人一方面对自己的泡菜文化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依赖中国提供泡菜的原材料。
泡菜是韩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但大约有七成的大白菜来自中国山东。
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高寒地区的大白菜种植面积还不到20年前的一半。
图|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日,韩国首尔,市民在市场挑选白菜
因为气候变化,韩国本土的大白菜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不得不从中国大量进口。
韩国海关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是韩国泡菜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
这就让一些韩国人觉得有点尴尬,他们一边喊着民族自豪感,一边又大量依赖中国的供应,还经常在网上争论“泡菜的起源”。
金教授还列举了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来证明他的观点。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中韩贸易关系的变化。
2018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还有556亿美元的顺差。那时候,这些漂亮的盈利数字可是韩国经济优越感的重要来源。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1日,韩国平泽港,平泽港堆积的货物
但仅仅五年后,情况就完全变了。2023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出现了180.4亿美元的逆差,盈利的黑色变成了亏损的红色。
这种转变不是偶然的,而是系统性的。从5G、新能源这些前沿科技,到传统的工业产品,韩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失去了对中国的出口优势。
韩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领域,现在也面临着中国的全面竞争。
英国克拉克森研究服务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船舶订单中,中国的订单量占了70%,而韩国只占18%。
图| 2025年5月30日,山东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十万吨级造修船工地一派繁忙
甚至在韩国一直很强的LNG运输船领域,中国也拿下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韩国产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中国造船业的综合竞争力已经超过了韩国。
汽车行业的情况更明显。现代起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最高的10%跌到了不到2%,几乎要被挤出中国市场了。
为了实现新能源转型,韩国车企不得不和中国企业合作。比如,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共同投资10.95亿美元就是一个例子。
以前,“韩流”在亚洲文化市场很受欢迎,从音乐到影视,影响着年轻人的审美。
图| 上海,中国著名游戏公司米哈游总部节假日开放,吸引《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玩家
看看韩国年轻人的手机,你会发现中国的游戏《崩坏:星穹铁道》在氪金榜单上排第一。
中国的电视剧《偷偷藏不住》的播放量,比同期所有的韩国本土剧都高。
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小众的文化输入了,而是在主流市场,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了潮流的逆转。
韩国的MZ世代(也就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中国的态度很矛盾。
有数据显示,韩国MZ世代中有60.3%对中国印象不好,但他们又特别喜欢中国的TikTok、泡泡玛特盲盒,还喜欢去上海旅游。
图| 抖音海外版,抖音tiktok
金教授觉得,中韩两国最大的差距已经不是产业能力了,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中国在看世界,而韩国还在看邻居。
韩国人一直有一种“三明治理论”,觉得日本在最上面,韩国在中间,中国在最下面。
但现在,这种认知已经被现实打破了。
金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上海的大学生更多地想去欧美的大公司工作,而不是韩国公司。这说明中韩两国的年轻人,在视野和目标上已经有了差距。
韩国媒体经常说“中韩对决”,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但中国媒体更多地讨论的是月球基地、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治理这些全球性的问题。
图| 2025年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9月5日在重庆开幕
金教授还指出,韩国人对中国的傲慢和偏见,一部分是源于历史因素。
历史上,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一部分,文化、制度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这种长期的依附关系,就像一根刺,扎在韩国人的记忆里。
近代,朝鲜半岛摆脱了中国的控制,韩国在战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20世纪后半叶,韩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去中国化”运动,甚至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汉字都废除了。
韩国的快速崛起,让很多韩国人觉得他们已经“全面超过”中国了。通过看不起中国,来确认自己的独立和强大。
金教授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韩关系,韩国是蚂蚁,中国是大象。蚂蚁跑得很快,但目光只在地面,盯着旁边的另一只蚂蚁。
图| 2025年4月27日至5月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中国航天科普展吸引探索宇宙景奥秘的追星族享受天文盛宴
而大象走得很慢,但它的眼睛却已经看向了远方。
当韩国媒体还在说“中韩芯片对决”、“中韩文化竞争”的时候,中国已经在讨论月球基地、量子计算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了。
在中国的规划里,韩国是需要合作的邻居,但远不是需要全力对抗的对手。你拼尽全力准备一场世纪对决,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把你当回事。
虽然还有不少韩国人对中国印象不好,但他们的态度正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三星、LG都在中国建设了最先进的工厂,首尔的商家也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
图| LG北京双子大厦
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开始把中文作为必修课,觉得去中国留学、工作很有前途。
当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亲自来到中国,看到了移动支付的方便,感受了张家界的风景,品尝了成都的美食,才真正明白了金教授的良苦用心。
这些亲身体验比任何新闻报道都更有说服力,那些固执的偏见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图| 阅兵前夕的天安门广场
当中国年轻人在思考如何参与人工智能、新能源和全球治理时,一些韩国年轻人却还在争论“中国人吃泡菜该不该加辣椒粉”。
当一个国家还在用二十年前的地图导航世界时,现实早已悄悄改变了世界的样子。
参考资料:
1.《韩国大白菜价格暴涨超40%,韩国人吃了90%的山东出口泡菜》2025-08-13 07:15 | 来源:极目新闻
2.《再见!中国重工,你好!中国船舶》2025-09-06 00:32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以人工智能推进产业创新》2025-09-06 14:21 |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趣观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