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改名“战争部”:为进军加拿大、格陵兰铺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21:59 1

摘要:2025年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将“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以“次要称谓”形式启用。

2025年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将“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以“次要称谓”形式启用。

这意味着,五角大楼在官方文件、公开场合乃至外交活动中,将可直接使用“战争部”这一名称。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强调:“美国不能只谈防守,必要时必须主动出击!”他认为“国防”一名过于被动,难以彰显美国的强硬军事意志,而“战争部”则象征胜利与进攻姿态,向世界宣告美国随时准备为捍卫自身利益而战。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更迭,更被视为美国国家战略的根本性转向——一道鹰派的宣言,预示着一个更具侵略性与扩张性的美国即将登上世界舞台。

要理解这次更名的深意,必须回溯历史。1789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设立“战争部”,这一名称伴随美国走过150多年的扩张历程,见证了美墨战争、美西战争、南北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部”的历史,几乎就是美国领土与全球影响力扩张的缩影。直到1949年,二战结束后,为了应对冷战与苏联的竞争,美国将其更名为“国防部”,强调防御与集体安全,展现其作为“自由世界守护者”的形象,愿意在国际规则框架下行事。

如今,特朗普将时钟拨回1949年之前。他直言:“‘国防’太偏防守了……当年叫‘战争部’时,我们缔造了无与伦比的胜利史。”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美国不再满足于扮演世界警察,也不愿受盟友体系的束缚。为了国家利益,美国准备采取“主动掠取”的姿态,从“围堵防御”转向“进攻扩张”。这一改变不仅是名称的回归,更是一种战略思维的彻底重塑。

特朗普一贯以强硬政见著称,且往往言出必行。他发动的全球关税战已显示其决心,而更名“战争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形象。回顾特朗普在上任前的言论,他曾公开提出“新美国地图”,将加拿大、格陵兰岛与巴拿马运河区列入“购物清单”,甚至不排除动用军事力量夺取格陵兰岛与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或通过经济手段“合并”加拿大为美国第51州。当时,许多人视这些言论为谈判桌上的极限施压策略,但如今“战争部”的出现,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仅是政治表演,抑或为下一步行动铺路?

尽管国际法理上,军事占领领土看似过时,但近年国际局势却显示出不同趋势。俄罗斯2014年控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国际社会未有强烈反应,导致其2022年全面入侵,占领更多领土,目前似乎又有机会以谈判巩固。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以“国家安全”为由扩张屯垦区,甚至出兵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与部分领土,也未受到国际社会强烈制裁。此外,近期“双亚战争”签订合约,亚美尼亚正式承认阿塞拜疆攻占的地区;泰国与柬埔寨战争后,双方签订停战条约,泰军却仍占领争议地区。

如果美国对加拿大、格陵兰或巴拿马运河区采取类似“特别军事行动”的模式,国际社会是否会出手阻止?加拿大、丹麦或巴拿马即便抗议,也难以在军事上匹敌美国,而其他大国是否愿意与美国正面对抗,仍是未知数。

“国防部”更名“战争部”,涉及的改动繁多,费用可观,若仅视为美国内部事务,未免低估其意义。在国内,这一更名能凝聚尚武的民意;在国际上,则向所有对手发出清晰信号:昔日那个扩张主义的美国回来了。这是否是19世纪“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21世纪版本?当国际规则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剧变的世界?

来源:历史小破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