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手织密健康网 德城区政协建言助推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12:06 1

摘要:“增加床位932张,改造提升村卫生室47家,创建县域临床重点专科省级1个、市级19个,培育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25人,落户黄元御学术传承工作室等10余家名医工作室……”近日,德州市德城区政协开展的“医疗卫生民生保障项目专题民主监督协商活动”座谈会上,一系列亮眼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磊 通讯员 王琦霞 薛璐

“增加床位932张,改造提升村卫生室47家,创建县域临床重点专科省级1个、市级19个,培育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25人,落户黄元御学术传承工作室等10余家名医工作室……”近日,德州市德城区政协开展的“医疗卫生民生保障项目专题民主监督协商活动”座谈会上,一系列亮眼的数字吸引了每一位参会人员的目光。

近年来,德城区政协高度关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连续4年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方面的专题协商活动,组织委员们积极建言资政,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汇智聚力。

协商建言,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调研过程中,德州市肛肠医院新院区的医疗用品紧急传输通道让人眼前一亮,每层楼间都有输送装置,药品、标本、血样、X光片等小型物品一“按”即达,免去了医护人员的反复跑腿,也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污染。

通道的建设源自于一次政协协商活动的委员建言。2023年8月24日,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实施‘健康安心’工程,全力助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界别协商座谈会上,在参观了几个新建医院项目后,区政协常委、赋安消防设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洪斌提出构想,“有没有可能建设一种类似于‘专用小电梯’的装置,专门用来快速传输就医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如化验单、药品等小型物品,群众看病的时候就不用来回跑了。”“这个想法很好,给我们的在建新院区拓宽了思路,会后研究一下建设可行性。”市肛肠医院院长郭延昭回应道。

2023年8月24日,区政协“实施‘健康安心’工程,全力助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界别协商座谈会

坚持为民发声,让百姓需求照进现实。“建议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资,改变乡镇卫生院的院容院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可以在小区设置自助式健康驿站,给社区居民提供随时监测健康指标的便利。”……一条条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饱含着各位委员心系民生的履职担当。

截至目前,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已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哈特瑞姆心血管病医院、肛肠医院新院、联合医院分院等多家区属医疗机构;镇街卫生院房屋基础建设、设备更新标准化完成率达100%;改造提升47家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五有三提升”和6S管理目标,全区医疗资源布局得到进一步均衡和优化,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政协委员的一条条真知灼见切实转化为一项项惠民利民的举措。

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左上)、哈特瑞姆心血管病医院(右上)、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医院新院)(左下)、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新院)(右下)

聚智赋能,基层医疗“强基增效”

基础硬件设施跟得上,医疗技术的“软实力”也要不断提升。“‘人’很重要。”区政协常委、区民政局副局长牟健秀聚焦人才资源培养提出,“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待遇水平,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医院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推动肛肠科等特色专科服务的发展,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医院品牌。”区政协常委、区建志剪纸艺术制作中心经理张建志说道。

区政协委员、区委办公室行政财务室主任刘美辰结合自身就医经历建议,“新院区离中心生活区有点远,家里的老人想去看病的话不太方便,是否能够协调公交公司开通就医专线,给广大市民出行就诊提供便利。”

“咱们上午看的这些医院都很好啊,要多多宣传,把咱们的好医院、好设备、好医生让老百姓知道。”

“建议按照社区人口配备社区医疗队伍,增加社区一线医护力量。”

……

座谈会上,委员们纷纷发言,就打造特色专科、人才队伍培养、诊疗水平提升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2025年3月12日,德城区医疗卫生民生保障项目专题民主监督协商活动座谈会

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于发展壮大村镇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议》《关于多举措减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失的提案》《关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建议》……一场场讨论传递着委员心声,一份份提案饱含着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印记着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生动实践。

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委员建议,密切与委员的沟通、联系,全力推动提案办理从“纸面”落到“地面”。区财政局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公立医院发展,积极安排医改、筛查补助、疫苗接种等各类补助资金,安排村卫生室改造提升专项资金,保障老年乡医基本生活需求,稳定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据介绍,目前全区已经创建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0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2个;举行中国微循环学会等高水平学术活动20余场,与北大人民医院等30余家京津名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百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下派医护、药学等专业人员35人,基层医务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界别联动,健康科普“飞入万家”

“同学们来看,这种叶子像小鸟羽毛的草就是艾草,大家可以凑近闻一闻,是不是有一种清香的气味,这种味道可以让我们的心情放松,还可以驱赶蚊虫,有很多作用呢……”

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的实践基地百草园内,学生们正在仔细聆听、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这是德城区普及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

早在2023年6月,区政协工会、妇联界别的委员们就关注到“中医药文化弘扬”这一主题,现场参观天衢中心小学中医药文化长廊、特色教室、百草园等,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给农植物打药的比例、时间需要调整;二月兰成活率不高是因为播种时间不对,最佳播种时间在8-9月份……”安霞委员对种植特殊植物、农作物的管理老师说道,“我过两天再来一趟,给老师们介绍一下特殊植物的种植、药方的配比等。”

2023年6月2日,德城区政协工会、妇联界别到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调研“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情况

天衢中心小学已获评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此外,德城区还积极打造了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中医药文化健康教育一条街,建成省级中医药长廊1处、省市级中医药知识文化角3处、市级精品国医堂3处、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处,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我们学校也积极联系了咱们医药卫生界别的委员,邀请医护人员为孩子们带来健康知识科普讲座,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区政协教育体育界委员、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纪英瑞说道。

“去年,我们开展了‘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结合各法定健康节日、‘五进’宣传活动,组织各类主题宣讲84场,受益2.6万人。下一步,我们将更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创新工作,让健康知识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有效提高居民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振东表示。

德城区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健康宣教活动

在区政协持续建言助推下,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区政协将继续关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助推建设中心城区医疗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福广说。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