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国产EDA第一股”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3月27日,“国产EDA第一股”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概伦电子2020年成立于上海临港,是一家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EDA企业,拥有领先的EDA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EDA工具、设计类EDA工具、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和半导体工程服务等。
锐成芯微成立于2011年,是集成电路知识产权(IP)产品设计、授权,并提供芯片定制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01
标的曾冲击IPO
公告显示,锐成芯微注册资本约5609.29万元,公司已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值得注意的是,锐成芯微此前曾在上交所科创板、创业板申请上市。
2021年1月底,锐成芯微就曾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了IPO辅导协议,并于2021年2月1日向四川监管局报送了锐成芯微IPO辅导备案申请文件。2022年6月,上交所受理了锐成芯微的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13.04亿元,研发全新物理IP产品及开发车规级IP解决方案。2023年3月,锐成芯微和保荐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上交所终止对其的IPO上市审核。
时隔半年之后,锐成芯微重启A股IPO,并于2023年8月在四川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赴创业板上市,辅导券商仍然为招商证券。然而此后便再无后续消息传来。
招股书显示,公司营收主要来自芯片定制服务业务,2021年度营收额为2.57亿元,占比为70.05%。原计划拟募资13.04亿元,其中将投入1.5亿元用于战略投资与并购整合。
锐成芯微2022年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锐成芯微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模拟及数模混合IP、嵌入式存储IP、无线射频通信IP与有线连接接口IP等半导体IP授权服务业务和以物理 IP 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芯片定制服务等。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5G、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电源、可穿戴、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公司客户涵盖中兴微电子、比亚迪、紫光同芯、华润微控股、海信、TCL、矽力杰、博通(Broadcom)、芯源系统(MPS)等数百家芯片设计公司、系统级厂商。
市场份额方面,根据IPnest2021年的报告,锐成芯微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二十一的半导体IP供应商。同时,锐成芯微作为中国主要的物理IP供应商之一,在模拟及数模混合IP、无线射频通信IP等物理IP细分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其中,公司的模拟及数模混合IP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6%;公司的无线射频通信IP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5%。
02
增收不增利
公开资料显示,概伦电子是国内EDA头部厂商,主要提供面向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EDA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等全球领先的IC企业。2021年底,概伦电子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国产EDA第一股。据悉,公司已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概伦电子作为大规模高精度集成电路仿真、高端半导体器件建模、半导体参数测试解决方案的厂商,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DA企业。目前,公司在北京、济南、上海、硅谷、新竹、首尔设有办公地点,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客户群体覆盖了众多国际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
从业绩方面来看,近年来,概伦电子的业绩始终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据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7.56%;净亏损9528.92万元。
对于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因素,概伦电子表示,公司基于DTCO(设计—工艺协同优化)方法学,持续进行战略产品的升级完善及新产品的研发布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于2023年2月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
此外,概伦电子称,因参与认购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发生大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对商誉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对收购福州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智联)产生的商誉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对于本次筹划收购事项,概伦电子表示,目前交易正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03
行业整合已开局,并购不断
芯片领域内的并购之风已然开局。进入2024年四季度以来,上海半导体界已出现多起并购案例,涉及半导体设计、材料、设备各领域。2025年2月,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威顿晶磷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至纯科技拟购买威顿晶磷控股权,属于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并购。
同样是在2月,沪硅产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新昇晶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等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沪硅产业此次的收购行为,属于纵向并购中的内部整合。
除此之外,还有以扩充产品线为目的的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以芯片设计企业为主,如2025年1月,科创板公司南芯科技发布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昇生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昇生微”)100%股权,交易对价合计不超过1.6亿元。南芯科技称,本次收购有利于双方整合产品、技术、市场及客户、供应链等资源,在嵌入式领域发挥协同效益。
也有半导体设备企业拟进行横向并购:2024年12月,华海清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华海清科(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拟合计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0.045亿元,收购公司参股子公司芯嵛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剩余8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芯嵛半导体将成为华海清科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加大离子注入机业务投入。
截至目前,国内EDA上市三巨头均已有类似案例:华大九天于2022年10月发布公告称,拟以1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2024年12月,广立微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3478万元受让上海亿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控人孟凡金所持有的43%股权。
在今年3月份,华大九天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芯和半导体的控股权。3月11日,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宣布,拟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作为国内EDA头部厂商,概伦电子并购整合方面的动作不断。2019年,概伦电子完成了对博达微的收购,这是国内首个成规模的EDA行业并购案例;2021年,概伦电子又收购了韩国的Entasys,完成了首例跨国EDA并购;随后在2023年上半年,又完成了对芯智联的收购。
对此,概伦电子表示,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EDA是一个市场规模较小但技术流程很长的产业,需要种类繁多的软硬件工具相互配合形成工具链。因此,EDA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已经被市场证明成功的产品及其企业,进行技术整合,将并购作为内部研发的有效补充。通过多次行业并购提升竞争力,逐渐发展为龙头企业。
来源: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