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1诱导焦亡增强胃癌CD8+ T细胞浸润,助力PD-L1疗效提升——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19:36 1

摘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对抗包括胃癌(GC)在内的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免疫疗法在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改善治疗效果。癌症高甲基化基因1(HIC1)被认为是对细胞发育等多个方面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但其在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项中国研究揭示了HIC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为探索新型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思路。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对抗包括胃癌(GC)在内的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免疫疗法在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改善治疗效果。癌症高甲基化基因1(HIC1)被认为是对细胞发育等多个方面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但其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仍不完全清楚。焦亡作为一种炎症性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被广泛认为在抗肿瘤免疫激活中扮演关键角色。2025年Advanced Science刊登了一篇题为《HIC1 sup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Enhances CD8+ T Cells Infiltration Through Promoting GSDMD-induced Pyr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的研究(IF: 14.1)[1],聚焦于转录因子HIC1在胃癌中的新功能。研究发现,HIC1通过转录激活Gasdermin D(GSDMD),诱导胃癌细胞焦亡,增强CD8+T细胞浸润,并协同PD-L1抗体产生抗肿瘤作用,为胃癌免疫治疗带来新思路。本文特摘重点内容如下,供读者参考。图1 研究标题

研究背景

G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尤其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2]。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如PD-1/PD-L1抗体的问世为部分患者带来希望,但总体应答率仍较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免疫微环境(TME)不仅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而且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近年来,焦亡因其强烈的免疫激活效应而受到关注。该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由Gasdermin蛋白家族介导,其中GSDMD是经典执行者,可形成膜孔、释放IL-1β与IL-18等炎症因子,吸引免疫细胞浸润。已有研究指出,诱导肿瘤细胞焦亡可显著增强CD8+T细胞浸润,从而抑制肿瘤进展。HIC1是一种位于17p13.3的抑癌基因,其表达缺失与细胞增殖增强、焦亡减弱及抗肿瘤免疫反应受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还受多种翻译后修饰如SUMO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影响,在多种实体瘤中得到证实。有研究指出HIC1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在GC中下调的关键因素,但其在GC发生发展中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发现,HIC1在GC中显著下调,与不良预后相关。HIC1可通过转录激活下游靶标GSDMD促进肿瘤细胞焦亡并增强CD8+T细胞浸润;此外,C-Jun激活结构域结合蛋白-1(Jab1)可介导HIC1的泛素化降解,提示HIC1/Jab1轴可能成为提升胃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转化医学意义。

研究结果

HIC1表达下调与不良预后相关,并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焦亡研究首先通过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IHC)检测发现,GC组织中HIC1表达显著下调,且HIC低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更短,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其为独立预后因素。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团队在两种GC细胞系MKN45和HGC27中过表达或敲低HIC1,结合CCK-8检测和克隆形成实验证实HIC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生长。此外,进一步实验证实HIC过表达还可以诱导典型的焦亡特征(如膜孔形成、细胞膨胀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18释放增加),而HIC敲低可以减弱上述效应,细胞焦亡抑制剂DMF亦可部分阻断HIC诱导的细胞变化。这些结果表明,HIC不仅在GC中表达下调,还可能通过诱导焦亡实现抗肿瘤作用。图2 HIC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不良预后相关HIC1通过转录激活GSDMD介导焦亡过程为进一步揭示HIC1诱导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检测了焦亡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HIC1过表达显著上调了GSDMD的mRNA和蛋白水平,而对NLRP3、Caspase-1和GSDME等分子的影响不明显,提示GSDMD是其主要下游效应分子。数据库分析进一步证实GSDMD在GC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HIC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免疫荧光(IF)结果显示HIC1过表达可增强GSDMD N端(GSDMD-NT)的荧光强度,该效应同样可被DMF抑制。进一步的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了HIC1可直接结合GSDMD启动子区域(-1734/-1900位点)并促进其转录,且该调控作用依赖于该位点的完整性。综上表明,HIC1通过转录激活GSDMD,诱导焦亡并释放炎症因子,为免疫激活提供基础。图3 HIC1通过转录激活GSDMD介导焦亡过程Jab1介导HIC1泛素化降解并抑制焦亡为了探究HIC1在胃癌中下调的原因,研究进一步利用免疫共沉淀结合质谱分析筛选到其互作蛋白Jab1。研究发现,Jab1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显著上调,且功能实验提示Jab1可促进HIC1从细胞核转移至胞质并加速其蛋白降解;敲低Jab1可恢复HIC1蛋白水平。机制上,Jab1通过靶向HIC1的K517位点介导K48链多聚泛素化,加速其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最终削弱HIC1诱导焦亡的能力。HIC1增强CD8+T细胞浸润,协同PD-L1抗体发挥抗肿瘤作用鉴于HIC1在体外可通过诱导焦亡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激活免疫相关信号,研究进一步在体内验证其抗肿瘤作用及临床转化潜力。在免疫健全C57BL/6J小鼠和免疫缺陷BALB/c裸鼠的皮下成瘤模型中,HIC1过表达均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其中在免疫健全小鼠中抑瘤率更高(约80%vs.60%),提示其或部分依赖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为进一步评估HIC1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潜力,研究团队在615系免疫缺陷小鼠中构建了MFC胃癌细胞皮下成瘤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HIC1过表达还是Jab1抑制,均能显著延缓肿瘤生长;而与PD-L1抗体联用时,抑瘤效果进一步增强。相反,HIC1敲低可削弱PD-L1抗体的疗效。这一结果提示,HIC1表达能够增加PD-L1抑制的抗肿瘤效应,而Jab1抑制作为成药性更可及的手段同样具备显著的增敏作用。为探讨上述疗效提升的免疫学基础,研究检测了肿瘤组织中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HIC1过表达组CD8+T细胞浸润显著增加,且伴随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毒因子表达上调;联合PD-L1抗体时,这种免疫活化效应更为明显。这表明,HIC1可能通过增强CD8+T细胞浸润和功能激活,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增加其对PD-L1治疗的协同作用。图4 HIC1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并与PD-L1抗体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HIC1通过转录激活GSDMD诱导胃癌细胞焦亡,进而促进CD8+T细胞浸润与免疫激活,增强肿瘤对PD-L1抗体的应答。作为经典抑癌因子,HIC1在本研究中展现出此前未被充分认识的免疫调控功能。围绕HIC1/GSDMD轴的调控机制与干预手段,或将为胃癌患者带来更有效、精准的治疗选择。图5 研究机制图

参考文献

[1]Kang M, et al. HIC1 sup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Enhances CD8+ T Cells Infiltration Through Promoting GSDMD-induced Pyr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Adv Sci (Weinh). 2025 Jul;12(26):e2412083.

[2]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审批编号:CN166371 过期日期:2026-08-18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