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诗,十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初读不知诗中意,如今,再读已是诗中人 ,父母先后离世已经五年了,每到清明,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会潸然泪下。
文:王姐 素材:孙昊天
(声明:作者@王姐日记112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十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初读不知诗中意,如今,再读已是诗中人 ,父母先后离世已经五年了,每到清明,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会潸然泪下。
父母去世后,老家的房门已经上锁,忙碌的生活,远走的双亲,如今回去的日子越来越少,但每年的清明节,无论多忙,我和弟弟都会一起回老家给父母扫墓,今年当然也不会例外。
昨晚,翻看手机,看见大姐已经在家族群里留了言,大姐说,大弟、二弟,清明节回来扫墓,家里屋子已经收拾妥当,你们什么都不用带,你姐夫在家准备饭菜,祭扫完墓我们一起回家吃饭。
看到大姐的留言,我再一次忍不住热泪盈眶,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我的全身,往事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我叫孙昊天,75年出生,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你们每天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养育着我们姐弟三人。
我的父亲兄弟六个,父亲在家排行老三,奶奶常年卧病在床,爷爷一个人养大几个孩子,很不容易,为了让几个儿子能娶上媳妇,爷爷的腰没有直起来过。
儿子们结婚后,就马上分出去单过,下面任务重,完成一个是一个。
奶奶身体不好,自己顾自己都难,更是没法给儿子们带孩子,所以,父母有了大姐以后,几年都没敢再要孩子。
我出生时,大姐已经五岁,父母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劳作,我从小是大姐带大的,后来,母亲常常跟我说,我小是时候很胖,大姐抱不动我,但我又特闹人,大姐为了带我,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父母去田里干活,大姐在家带我,我哭的厉害,大姐怎么哄都哄不住,只好抱着我去田里找母亲,我太沉了,大姐为了能抱稳我,就抱着一直往上送,结果一不小心,用过劲了,我一头从她的肩膀上耸下来,头磕破了,流了血。
大姐吓坏了,一边哭一边抱着我去找到母亲,见到母亲,大姐哭着说,妈,你打我吧,我把弟弟摔了。
母亲一手抱着我,一手抱着大姐说,妞妞不哭,这么大点孩子就开始帮妈带孩子,心疼还来不及,咋舍得打你呢?
磕磕绊绊中,大姐带大了我,后来又接着带大了弟弟。
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但我们的生活依然很甜。
父亲和母亲恩爱,对我们三个更是疼爱有加,家里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白天父母一起去田里劳作,晚上,母亲坐在灯下做针线活,父亲就给我们讲故事,他上过初中,读过一些书,故事怎么来的不知道,但父亲讲得动听,我们姐弟三人听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父亲也会给我们念书上的戏文,母亲不识字,每当父亲念得动情,那时,母亲便听的最认真。
都说严父慈母,但我的父亲却异常的慈祥,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姐弟三人一次。
我六岁分田到户了,我们家里五口人,分了十五亩的田地,父母和母亲摩拳擦掌,计划着大干一番,我们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到来。
母亲能干,天天在地里忙碌,把田里整理的一个杂草都没有。
父亲脑子活,种地讲究科学,我们家的亩产年年村里第一。
那时候,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都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大姐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尤为疼爱,父母更希望大姐能好好读书,只可惜大姐读书实在是不行,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回家了,从此洗衣服,做饭,给家里的两头牛割草,成了父母的最得力助手。
大姐辍学后,除了帮父母洗衣服,做饭,还负责管我和弟弟,父母忙地里的活,大姐就监督我们学习,她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我没学好,你们两个要好好学,考上大学,给爸妈争光。
大姐人能干,脾气也大,要是发起脾气来,父母也要让她三分,我和弟弟都怕她。
弟弟老实,而我从小就非常调皮,每天放学,我就带着弟弟在外面疯玩,为什么带着弟弟呢,是因为怕弟弟回家,大姐就知道已经放学了。
如果没人找,我带着弟弟在外面玩到三更半夜才回家,但是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时间一晚,大姐就开始满庄子找我俩,找到我们,好声好气的带回家,但我时常不想让大姐找到,总让小伙伴们帮我们打掩护。
后来大姐开始跟我们斗智斗勇,假装离开,等我们放松警惕出来,她又突然出现,这个时候,大姐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一手揪起一个耳朵,就把我们哥俩提溜回家了。回到家,大姐就开始教训我们,督促我们好好写作业,课文不会背饭都不能吃。
父母从田里干活回来,我指着红红的耳朵跟父母告状,父亲说,你姐的事情,我们可管不了,所以,告状这件事,我们一次都没赢过。
10岁那年,临近中秋节,隔壁三婶家的石榴长得又红又大,弟弟看见嘴馋,一直说,哥,我想吃石榴。
看到弟弟馋嘴的模样,又看了看对我招手的红石榴,我动了歪心思,那天晚上,趁着父母和大姐都在场面里干活,我就带着弟弟偷偷的溜进了三婶家的院子,摘了两个大石榴。
回去后,我俩躲在柜子里,把两个石榴吃的一干二净,因为害怕被发现,我还特意把石榴皮扔进了家里的化粪池里。
本以为一切做的天衣无缝,谁知道第二天一早,三婶就站在村头吆喝谁偷了她家的两个石榴,说要是不承认,她就要在村里开骂,骂到有人承认为止。
三婶在村里出了名的厉害,她说到做的,要是没人承认,她能从中秋节骂到春节。
我心里毛嘚嘚的,看见三婶绕着走,弟弟更胆小,头都不敢抬起来,那天,我俩心事重重,吃饭都没有胃口,父母还以为我们生病了。
最终,大姐看出来端倪,父母干活走后,大姐就把弟弟拉到屋里,还没怎么问,他就乖乖承认了,我以为大姐一定会狠狠打我一顿。
结果,那天大姐居然没有动手,只跟我和弟弟说了一句话,你俩别出门,在家里等着,说完扭头出去了,我想她一定是去告诉父母了。
父母为人老实,从来不碰人家一针一线,要是他们知道我偷了人家石榴,挨打是小事,父母该有多伤心呀,大姐走后,我心里跟猫抓一样难受。
等了一个多小时,大姐手里掂着两瓶罐头,还有一兜果子茶从外面回来了,进门大姐说,走吧,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去三婶家赔礼道歉。
我和弟弟乖乖的跟着大姐后面,到了三婶家,头都没敢抬,大姐陪着笑脸说,三婶,真不好意思,我两个弟弟不懂事,嘴馋,偷摘了您家的石榴,都怪我这个当大姐的没有管好,我带他俩来给您赔礼道歉,这点东西,你收下。
伸手不打笑脸人,三婶看着大姐手里提的东西,笑盈盈的说,小男孩皮,没事,两个石榴多大点事情,下次想吃直接跟三婶说。
大姐说,你俩还不快给三婶鞠躬,谢谢三婶。
我和弟弟赶紧照做。
临走的时候,大姐说,三婶,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他俩,这事您能不能不告诉我爸妈。
三婶说,多大点事,肯定不跟你爸妈说。
那天,从三婶家回来,大姐说,昊天,你是哥哥,要给弟弟做榜样,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再好,再喜欢,也不能去偷,我们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做人。
大姐的话我记一辈子。
大姐虽然对我们要求严格,但却是真的疼我们,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她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我们。
大姐从16岁就开始在镇上的鞋厂打工,挣的钱除了拿回家交给父母,就是给我俩买好吃的回来,馓子、麻花、果子,都是我和弟弟爱吃的。
母亲说,闺女,你自己挣的钱给自己添新衣服不好吗,不要都花在他们两个臭小子身上。大姐就笑着说,我穿好穿歹都一样,弟弟们喜欢吃,不让他们馋。
父母能干,再加上大姐打工挣钱,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不几年我家盖起了六间亮堂堂的大平房,四间正房,还有两间偏方。父亲还在院子的四周拉起了院墙,装上了铁大门,当时我家这条件,在我们附近几个村也数一数二。
农村的孩子结婚早,我上高二那年,大姐出嫁了。
大姐能干,长得又漂亮,当时上门提亲的人很多,父母就大姐一个女儿,不希望她远嫁,千挑万选,最终,大姐嫁到了邻村,跟我们村相距不过三里地,母亲做好饭都可以喊大姐来家里吃。
大姐出嫁那天,我哭得一塌糊涂,大姐拍着我的肩膀说,这么大人了,哭啥?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了离咱家一扎远,你想我了不会去看我?还是说怕我不给你俩买吃的啦?
我说才不是,我是舍不得姐。
我一句话,大姐红了眼眶,大姐说,放心吧,不管姐在哪,永远都是你们的大姐。
我背着大姐上了婚车。
大姐出嫁后,我心里失落了很多天,每次大星期,我从学校回来,不回家,就先去找大姐。
后来,我和弟弟先后考上了大学,一个农村家庭仅靠家里的十几亩地供两个大学生谈何容易,多亏了大姐。
姐夫是个善良老实的人,他对大姐很好,那些年,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腰一直不好,干不了重活,每年农忙,姐夫就先去我家,帮父母先收割地里的庄稼,重活忙的差不多,他们才开始忙自己家的。
我和弟弟上大学,每年学费不少,每次到该交学费的时候,大姐就提前往家里送钱,父母常说,闺女,你出嫁了,自己也是一家,不能总帮着娘家。
大姐就会说,我就是嫁人了,也是爹娘的女儿,也是两个弟弟的大姐,他们上学我咋能不管,算我投资的,将来他们有本事了,加倍还我,就这样大姐一直无条件的为我们付出。
转眼间我和弟弟都大学毕业了,毕业后,我和弟弟都留在了省城发展,离家三百多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开始的几年,交通没有那么便利,我们也就一年回去两三趟,都是大姐在父母跟前尽孝,而我们每次回去,又数大姐最忙,忙着去镇上接我们,忙着给我们收拾房间,忙着张罗饭菜。
每次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姐都说,你们两个尽快谈对象成家,趁着爸妈还年轻,还能帮你们进城带带孩子,要是你们结婚晚了,爸妈年龄大了,我可不同意他们再帮你们。
我们笑着说,大姐放心吧,我们只会好好的孝敬爸妈,不会再让爸妈辛苦的。
不两年,我结婚了,我的爱人虽然是个城里姑娘,但知书达理,脾气性格都很好,结婚后,我们想接父母到城里生活,他们说,再等等,等你们有了孩子,我们就去帮你们带孩子。
婚后第二年,爱人终于怀孕了,我心心念念的想,这次父母终于可以来城里跟着我们一起生活了,结果一个噩耗打破了我所有的期望。
那年的冬天的一个早上,我还在睡梦中,突然接到大姐的电话,电话接通,大姐说,弟,你们快回来,妈没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头天打电话还说要来帮我们带孩子的母亲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我心里特别难以接受。
父亲打鼾,母亲睡眠不好,父亲为了不影响她休息,他们分屋而住,那天一早,一向勤快的母亲居然到七点还没动静,父亲去喊她,结果发现母亲已经没了呼吸。
母亲就这么走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我的悲伤逆流成河,这么多年,我还没来得及为她尽孝,她还没能看到她心心念念的孙子。
那天,我和弟弟不知道怎么到家的,反正一路上弟弟都在流泪,一边流泪一边说,哥,咱俩真不孝顺,妈没有享我们一天福。
是呀,我们怎么不难过呢?
母亲的葬礼结束,我们要接父亲到城里跟着我们生活,母亲已经不在了,我们不想再留下遗憾,但父亲说什么都不同意跟我走,他说,你妈不在了,我哪里也不想去,就想在家守住她。
父母感情深,我们拗不过他,只能经常回去看望,为了表达不能在身边尽孝的愧疚,我和弟弟就多往家里拿钱,弟媳妇和我爱人就经常买好东西寄回家,父亲穿的衣服,家里需要用的日常用品等等,我们都准备的足足的,就是为了父亲晚年的生活过得幸福。
好在,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我们也安心不少。
那几年,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都是大姐照顾,去做饭,洗衣服,一天几次的往家里跑,村里的人都出去打工,而大姐为了照顾父亲,成年累月没有出过远门,家里全靠姐夫一个人出去挣钱。
为了报答大姐,我和弟弟就想补贴些钱给大姐,每当这个时候,大姐就生气的说,爹也是我的爹,尽孝是我分内的事情,我那能要你们的钱呢?
我们欠大姐的实在太多太多。
五年前,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情况很不好,我和弟弟把父亲接到省城治疗,住了一个多星期的医院,不见好转,父亲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情况,那天他说,在医院太闷了,我想回家。
父亲回家的第三天病情就恶化了,临终前父亲说,你们不要难过,父母哪能陪你们一辈子,你们都有了幸福的家庭和生活,我很安心,倒是你们姐弟三人,以后要相互帮扶,好好相处。
我们点头承诺。
安葬完父亲,弟弟哭着说,哥,爸妈都不在了,以后我们真的没有家了。
弟弟哭,我也哭,看着父亲生前睡的房间,床头还摆放着母亲的照片,我的心也一下子被掏空了,是呀,父母都不在了,以后再也没人在门口等我归。
这时,大姐走过来揽住我和弟弟的肩膀说,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咱们的家还在,大姐还在,你们什么时候想回来住了,提前说,我在家里等你们。
大姐的一句话,我和弟弟心里有了着落。
父亲去世后,为了减少大姐的麻烦,春节我们只邮寄东西回家,而不再回去过年,每年都是大姐把老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在家里的大小门上都贴上对联,她时常叮嘱我们在外面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的小家。
春节我们不回去,但清明节和父母的周年我们一定会回去的,大姐担心我们不好意思打扰他们,每次,都提前在群里说,大弟,二弟,房子通风了,屋子收拾好了,被褥也都晒过了,你们随时可以回来,我在家里等着你们。
每次听到大姐这样的留言,我心里都说不出的温暖,父母虽然不在了,但大姐一直牵挂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回去,大姐都会在门口笑着迎接我们,推门进去,干净整齐的院子,温暖如初的房间,如同父母还在时没二样,我们心里都是温暖。
又是一年清明节,看到大姐的留言,我就知道大姐一定同往常一样,早早的晒好了家里的被子,买了一大堆的菜,在等着我们回家。
我回复大姐说,大姐,好的,我们家里见。
父母离我们远去了,但老家还有大姐等着我们,无论何时,我们回家的路一直温暖,此刻,身虽未动,心早已飞回了家,那片炽热的土地,那方温暖的院子,那个牵挂我们的人,也永远是我们的牵挂。
半生父母恩,一世手足情,愿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来源:逗趣小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