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长沙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PCI术后危重症患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0:47 1

摘要:近日,长沙县江背镇68岁患者卢奶奶因突发胸闷胸痛就诊,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当地医院行急诊PCI开通闭塞血管后,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急剧恶化。

【多学科协作开启生命通道】

近日,长沙县江背镇68岁患者卢奶奶因突发胸闷胸痛就诊,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当地医院行急诊PCI开通闭塞血管后,患者突发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急剧恶化。

经县域医联体协作网络协调,患者通过120急救系统快速转运至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

【精准施治稳定循环功能】

接诊后,医院立即开启急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由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组建多学科诊疗(MDT)团队。

经全面评估,团队决定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技术为患者提供循环支持。该介入治疗通过机械性改善冠状动脉灌注,成功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窗。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期间,医疗团队基于精细化血流动力学监测体系,实时优化IABP辅助参数,联合应用机械通气、精准容量管理及强化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

经过72小时系统化救治,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血压稳定于110-125/65-80 mmHg,血乳酸水平由入院时危象值18.3 mmol/L降至正常范围,顺利撤离生命支持设备。经5日重症监护后转入普通病房康复治疗。

出院当日,这位经历生死考验的老年患者,哼唱着地方戏曲在病区巡廊缓步致谢,逐一向医护人员致谢,与同区病友作别。

【技术体系支撑急危重症救治】

本例救治凸显医院三大核心能力建设成效:

1、区域协同救治:依托县域医联体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120转运至IABP植入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

2、多学科协作机制:建立标准化MDT流程,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即救治”;

3、重症支持技术:常规开展IABP、CRRT等生命支持技术,配备PiCCO等先进监测设备。

重症医学科主任肖彦介绍:"IABP作为心源性休克的重要辅助手段,我院已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目前正探索其与ECMO的序贯应用,以提升复杂心血管危重症救治水平。"

【以心护心,守护生命的每一刻】

医院始终秉承“厚德、精医、仁和、创新”的院训,坚持“安全、有效、便捷、舒适”的服务理念,依托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优质资源,全力打造患者信赖、员工幸福、社会满意的现代化三级公立综合医院。

未来,医院将继续践行“生命至上”的宗旨,以更精湛的技术、更高效的协作、更温暖的照护,为每一位患者点燃生的希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李素文

(编辑YT)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