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春三月的通化山城,松花江支流的冰凌尚未完全消融,市自然资源局三楼东侧的办公室却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2025年3月28日,当纪委监委的通报如惊雷般传遍大街小巷时,那个曾手持规划图指点江山的崔晓东,已在审查调查室的日光灯下褪去了所有光环。
暮春三月的通化山城,松花江支流的冰凌尚未完全消融,市自然资源局三楼东侧的办公室却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2025年3月28日,当纪委监委的通报如惊雷般传遍大街小巷时,那个曾手持规划图指点江山的崔晓东,已在审查调查室的日光灯下褪去了所有光环。
这位被称作"改革急先锋"的局长,去年此时还站在清洁能源项目奠基仪式的镁光灯前。他亲手签批的土地确权文件,曾让二十七家企业的厂房在半年内拔地而起;他主持修订的城市供暖规划,让三万户居民告别了呛人的煤烟。坊间流传的会议记录显示,在某次政企座谈会上,崔晓东当众撕掉某企业主的红包,纸屑在投影仪的蓝光中纷飞如雪。
可当纪委监委的调查人员撬开某开发商保险柜时,二十余份标注"特急"的规划调整函件,却将另一个崔晓东暴露在阳光下。这些加盖着自然资源局鲜红印章的文件,让城西三百亩生态林地悄然变更为商业用地,使某工业园区的环评报告神奇地跳过了三个审批环节。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文件的签发日期,竟多数落在崔晓东带队考察长三角城市群的行程期间。
在通化老城改造指挥部,至今挂着崔晓东题写的"守土有责"匾额。讽刺的是,调查人员在其住所搜出的八本房产证,地址横跨海南三亚与黑龙江雪乡。那个总把"土地红线不容践踏"挂在嘴边的局长,自己的道德防线却在权钱交易中节节败退。知情人士透露,某次土地拍卖流标后,崔晓东连夜修改了容积率参数,让原本无人问津的地块在次日拍卖会上溢价成交。
如今,通化市规划展览馆里,崔晓东参与设计的沙盘仍在循环播放解说词。沙盘上那些象征未来的LED灯带,却照不亮他亲手构筑的灰色地带。纪委监委的通报中"指定管辖"四个字,像把锋利的手术刀,正缓缓剖开地方资源领域的沉疴积弊。
松花江的春水裹挟着残冰向东流去,江畔新栽的云杉在晚风中沙沙作响。这些树苗的种植规划,正是崔晓东去年亲自审批的项目。不知当他隔着审查室的铁窗望见这片新绿时,是否会想起自己曾在某次廉政会议上说过的话:"别让公章变成私人印章,别让蓝图染上铜臭颜色。"如今看来,这话倒成了命运馈赠的黑色寓言。
【本文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旨在传递清风正气,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