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 | 贺兰81岁老人捐赠上千册藏书、音像制品给图书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0:26 1

摘要:3月27日,家住贺兰县的81岁老人朱桂香将夫妻俩近50年来收藏的515盘音像制品和882本藏书捐赠给了贺兰县图书馆。这是贺兰县图书馆近年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其中,捐赠藏品中有一套《毛泽东选集》,是1977年出版的。

3月27日,家住贺兰县的81岁老人朱桂香将夫妻俩近50年来收藏的515盘音像制品和882本藏书捐赠给了贺兰县图书馆。这是贺兰县图书馆近年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其中,捐赠藏品中有一套《毛泽东选集》,是1977年出版的。

老人将自己珍爱的《毛泽东选集》亲手交给图书馆馆长李文卿。

当日,走进贺兰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打包书籍和音像制品。记者看到,朱桂香捐赠的书籍以历史、社科、音乐、工具书籍为主,还有少量红色书籍,这些书都保存得很好,随手拿起一本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没有任何折角,偶有磨损的还被主人爱惜地包上了牛皮纸书皮。打开音像制品包装箱,不仅有《毛泽东诗词》《洪湖赤卫队》,还有齐秦等明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行的专辑,以及收录有朱桂香丈夫创作作品的磁带。此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台夏普收录机了,当电源插上,朱桂香随手将《洪湖赤卫队》的磁带塞入,按下“PLAY”键后,“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的美妙乐曲便从收录机里传了出来,让人秒回上世纪90年代的感觉。

《洪湖赤卫队》磁带一放进收录机,便传出了动听的音乐。

捐书这件事,盘桓在朱桂香心里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担心图书馆不收。直到今年3月13日,贺兰县图书馆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响应,让这批承载着岁月与智慧的书籍得以找到“新家”。3月21日,贺兰县图书馆派出4名工作人员前往朱桂香家取书,4个人花了一个半小时细心地将书捆扎好,再将音像制品一一摞进牛奶箱子里。朱桂香家位于二楼,为了搬运这一大批书籍,工作人员穿梭在楼梯之间,接力传递。一个多小时下来,这些小伙子一个个热红了脸,冒出了汗,嘴里却说着“很有意义”。90后王晓楠正是其中一位,他在搬书的过程中深受感动,“都是很多年的藏品,我们搬的时候,老人说她是党员,把这些带头捐了更有意义,我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听了热血澎湃。”

老人捐赠的部分书籍。

朱桂香夫妇都是书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人都曾担任教师一职,家中藏书最多时是现在的两倍,为此,夫妻俩搬家时专门打了两个书柜用来存放这些“宝贝”。“那时候我们家吃完晚饭,我在那儿看书,先生搞音乐创作,3个女儿在我们的带动下写完作业就捧上了书。”朱桂香回忆,她捐赠的所有藏品里最贵的便是那台收录机了。“具体哪一年买的不清楚,但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们两口子工资加起来也就200多块钱,这台收录机的价格却过千了。”朱桂香说,虽然贵,但这钱花得很值,不仅丰富了一家人的业余生活,还让先生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一番成就。她先生在担任贺兰县文化馆馆长后创作的音乐作品,经过舞蹈演员演绎,在一个大赛上获了奖。

这些藏品中被她视为珍宝的便是1977年出版的那套《毛泽东选集》了,这套书总共有4本,总价2.8元。此外,由她先生亲自参与编写的《贺兰县民间谚语》《贺兰县民间歌谣》等藏书也是心头之爱。为了给这些藏书“保鲜”,朱桂香不仅一有时间就整理书柜,还用晒干的橘子皮、柚子皮来给书防潮、防虫。

“接下来,我们将为老人搞个捐赠仪式,给她颁发纪念牌。我们图书馆也将对这批图书进行分类、筛选,部分书籍将作为馆藏补充,部分将供读者循环阅读。”贺兰县图书馆馆长李文卿表示,老人的行为不仅体现了“退休不褪色”的党员本色,更彰显了心系组织、心系下一代的深厚情怀。赠人书卷,手有余香,贺兰县将号召更多党员、群众向老人学习,支持图书馆建设,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若英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