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瞅着2025年9月都过了小半,9月7号就是白露节气,虽说南方不少地方还热得穿短袖,北方白天太阳底下也挺晒,但明眼人都知道,这高温天已是强弩之末,早晚的凉风里都带着秋意了。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老辈人传下来的农谚可不是随口说说。
眼瞅着2025年9月都过了小半,9月7号就是白露节气,虽说南方不少地方还热得穿短袖,北方白天太阳底下也挺晒,但明眼人都知道,这高温天已是强弩之末,早晚的凉风里都带着秋意了。
对咱种地的老乡来说,9月就是菜园子里的“黄金冲刺期”,尤其是要种秋菜和越冬菜的,这会儿要是犯拖延症,等霜降一到,可就真得“望园兴叹”了!
为啥说白露前后是种菜的关键?这节气一换,天气就跟翻书似的变。
北方地区入秋早,像东北、西北的不少地方,10月前就可能飘霜,9月里白天晚上温差能差十来度,地温也在慢慢降;华北一带虽说霜降来得晚些,10月底11月才见霜,但9月不把菜种下去,等天冷了小苗根本长不壮;南方倒是还热,但“秋老虎”也不是好惹的,白天高温暴晒,种早了菜苗容易被烤蔫,种晚了又赶不上冬前的生长期。
咱农民过日子,讲究的就是“顺时而为”,季节不等人,就跟春播不能等立夏似的,秋种也不能等霜降。
前几天吉林有个老乡跟我说,去年就因为觉得“天还热,再等等”,结果白露过了才种菠菜,刚冒芽就遇上了早霜,一园子菜全冻成了“冰疙瘩”,最后只能拔了喂鸡。
所以今年刚入9月,他就把小菜籽备齐了,就等着节气一到就下地。
虽说都是9月种菜,但南北方的“时间表”和“菜单子”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先说说东北、西北那些“早霜区”,像黑龙江、吉林、内蒙东部、新疆这些地方,9月上旬就得把秋茬的叶菜种下去——小白菜、小油菜、香菜、生菜这些“速生小菜”,种下去一个多月就能吃,就算沾点轻霜也不怕,口感反而更嫩。
还有白露葱和越冬菠菜,那更是得踩着白露的点种,黑龙江的老乡说,他们那儿有“白露种葱,寒露种蒜”的说法,晚个三五天,明年春天葱就长得细弱;辽宁那边下霜晚几天,能拖到9月中旬,但也不能再往后了,不然根扎不深,冬天容易冻坏。
再看华北的“过渡区”,京、津、冀、鲁、晋、豫、陕这些地方,9月到10月上旬都是种菜的好时候,能种的品种也多。山东、河北的老乡,9月上旬就得给洋葱育苗,晚了苗不够大,冬天抗冻性差;大蒜、大葱和越冬菠菜得等9月底10月初,地温降到20度左右种才合适。
像秋菠菜、生菜这些,过了白露就能种,温度高的地方晚几天,温度低的地方早几天,灵活得很。
河南有个种菜老手说,他们那儿种香菜有诀窍,白露后种,出苗后撒点草木灰,又防虫又保暖,过年都能吃上新香菜。
最后是南方的“晚种区”,虽说9月还热得冒汗,但萝卜、白菜这些“冬储菜”,白露前后就得种了,不然等冬天冷了,萝卜长不大、白菜包不实。
像广东、广西那些冬季温暖的地方,9月还能种胡萝卜;大蒜、葱得等9月中下旬到10月,等“秋老虎”退了再种。
不过南方种菜得防着秋老虎,中午太阳毒的时候,得给菜苗盖层遮阳网,不然刚种下去的种子就被晒得不出芽。
去年湖南有个大姐,没盖遮阳网就种了生菜,结果小苗全被晒得蔫头耷脑,后来补种种晚了,冬天只收了点“小生菜叶”。
想想看,要是这会儿咱按节气、顺气候把菜种下去,等10月北方飘霜的时候,小白菜、生菜正好能摘着吃,咬一口脆生生的;南方的萝卜、白菜也长得绿油油的,到了冬天,腌点酸菜、晒点萝卜干,炖肉的时候放一把,那香味能飘满整个院子。
要是种了越冬菠菜、白露葱,明年春天一解冻,地里最先冒头的就是它们,割一把炒鸡蛋,那才叫“春天的味道”。
可要是错过了这波种植期,那结局就有点“惨”了——北方老乡可能冬天只能买大棚菜,又贵又没味儿;南方老乡的菜园子可能空荡荡的,想炒个青菜都得去赶集。
去年陕西有个大哥,9月忙着打工忘了种菜,结果冬天吃菜全靠买,一算账比种菜多花了好几百,他说:“这钱花得冤,还不如当初抽两天时间种种菜,又新鲜又省钱。”
其实种菜和咱过日子一样,都得“赶早不赶晚”,顺应时节、抓住机会,才能有好收成。白露是大自然给咱的“提醒钟”,敲醒了咱该下地种菜了;各地的气候是“指南针”,指引着咱啥时候种、种啥菜。
咱农民靠天吃饭,但更要懂天、顺天,把老辈人的农谚记在心里,把节气的规律用在地里,才能让菜园子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这会儿,你家的菜种子备好了吗?是不是已经扛着锄头下地了?可别再等啦,赶紧去菜园子忙活起来,不然真就晚啦!
来源:咖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