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和中国正大力投资建设并现代化其军事力量。它们的国防工业正以惊人的——可以说令人震撼的速度——生产武器和重型军事装备。
九三阅兵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这次阅兵给西方带来的震撼却依然如黄钟大吕,久久回荡。
对于九三阅兵,西方主要政要评论不多。除了作为“阅兵爱好者”的特朗普外,北约秘书长吕特的发言相当引人注目。
9月4日,吕特在国际战略研究所举办的布拉格峰会上是这么说的
“当谈到造船业和我们的海军,尤其是美国海军时,我真的很担心。”
“中国现在航行的船只比美国还多,而美国的造船速度还没有达到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赶上中国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的速度。”
此后,吕特话锋一转,又提到了中国的大阅兵,他说:
“俄罗斯和中国正大力投资建设并现代化其军事力量。它们的国防工业正以惊人的——可以说令人震撼的速度——生产武器和重型军事装备。
这不仅是为了在莫斯科或昨日北京的大型阅兵中炫耀,而是为了积极施加影响,试图重塑全球秩序,并威胁我们的自由与安全。”
吕特敌意满满的发言并不是偶然,主要出自于北约长久以来对中国的忌惮。虽然北约远在数千公里外的欧美,而且北约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反对苏联。照说和中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大使馆,却成功让中国和北约结下了梁子。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总有一种警惕乃至于恐惧的心理。对于这种心理,地缘学大师布热津斯基总结得特别好,他在《大棋局》里写道:
“中国从辉煌的地位上跌落下来,在过去的150年中蒙受的种种屈辱,是一种畸变,是对中国特性的亵渎,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个人的羞辱。这种羞辱必须洗雪,作恶者必将惩罚……”
西方国家很清楚,中国积贫积弱时,都带给了中国什么耻辱。而这种耻辱,中国将之称为“百年耻辱”。
正是因为担心中国的复仇,西方人才总是玩“狼来了”以及“贼喊捉贼”的把戏。总是用一种恐惧和仇视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以及军事的发展,时不时就捏造中国的负面新闻,渲染中国威胁论,还炮制所谓“中国崩溃论”来给自己壮胆。
结果到了1999年,北约给中国带来了新的耻辱。
1999年5月7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国B-2隐形轰炸机轰炸,3名使馆人员牺牲,另有20多人受伤,大使馆建筑被击穿。
官方反应迅速且强硬。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连夜发表声明,称这是“对国际法准则的粗暴践踏”,强烈谴责美国的“野蛮行径”,要求美国道歉并承担全部责任。
随后中国各界人士举行游行,对美国施以最强烈的谴责和抗议。当时,游行的大学生从我家门口经过。除了“打倒美国”的口号外,另一个口号则是“解散北约”,即使笔者当时年纪尚幼,但仍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很多中国人都希望能武力报复美国或北约。但当时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20年让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提升,但与美国相比,武器装备方面仍有巨大的差距。
最终,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北约秘书长分别进行了道歉。当时秘书长名叫索拉纳,他说:“战争中难免有附带伤害,我们感到遗憾。”
很显然,这点轻描淡写的道歉并不能让中国人释怀。
对此,北约是心知肚明的。地缘学者瑟洛特·奥德加德曾撰写文章:《中国看北约:北京对印太跨大西洋合作的担忧》。
文章指出:
“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它使北约和中国之间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并巩固了中国的观点,即北约是一个美国主导的联盟,欧洲对自己的安全没有太多发言权。中国不相信美国声称这次爆炸是一个错误。这一事件在中国政治建制和广大公众中引起了对美国和北约的许多负面情绪。”
很显然,我们没有继续追究北约在轰炸南联盟大使馆中的责任,并不等于我们忘记了当时的耻辱;而北约也很清楚,他们欠中国一个交代,还欠着中国的三条生命。
因此当中国军力发展愈强,北约就越恐慌。特别是在2025年的大阅兵中,中国展示了大量智能化、无人化、隐形化、超高速化的武器时,北约才会展现出肉眼可见的慌张。
其中,北约还专门关注了中国堪称神话的造船速度。吕特就说,中国造船速度是美国的200倍。难道北约在担心,中国海军一旦成了气候,就会去欧洲搞“炮舰外交”。就像当年西方在中国所做的那样?
因此吕特才会大声提醒美国,赶紧发展海军吧,否则中国海军就要开到北大西洋了。
然而美国真的靠得住吗?美国自顾不暇。美国政客新闻网披露,五角大楼正起草一份文件,建议优先保护西半球和美国本土的安全,而非继续将重点放在所谓“中国威胁论”上。
很显然,美国正对北约去责任化,剩下的欧洲国家,那就自求多福吧。
对此欧洲有惊又怒。欧洲动态网发文称:
“现在,关于欧洲时刻的讨论已经让位,取而代之的是对欧洲陷入“屈辱世纪”的恐惧,类似于中国19世纪遭遇列强凌辱的“百年国耻”时期。”
真没想到,曾经不可一世、经常联合起来欺负人的北约也有今天。曾几何时,“解散北约”只是一句口号。随着美国的撒手不管以及俄乌战争的持续进行,北约的解散可能成为现实。
然而北约各国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中国从来只讲究和平共处,讲究牢记历史、继往开来,也从来不屑于使用“炮舰外交”。北约各国真正要做的,就是好好反思当年的罪恶以及现如今对华不友好的政策。
来源:陶陶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