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 Sc 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 Al-Zn-Mg-Cu-Zr-Sc 合金微观结构、力学及阻尼性能的影响,发现 Sc 添加量为 0.25% 的合金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
导读
研究了 Sc 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 Al-Zn-Mg-Cu-Zr-Sc 合金微观结构、力学及阻尼性能的影响,发现 Sc 添加量为 0.25% 的合金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快速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随其快速发展,对机身选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7XXX系铝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密度低、焊接加工性能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及交通运输领域。进一步优化7XXX系铝合金力学及阻尼性能,有望使其在无人机制造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成分调整是优化7XXX系铝合金综合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将Sc加入含Zr铝合金熔体中,可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初生Al3(Sc,Zr)相。作为异质形核点,该相可大幅细化、等轴化铸态合金晶粒。对铸态合金进行后续均匀化热处理,可析出与Al基体共格的纳米Al3(Sc,Zr)相,该相具有强晶界钉扎效应,因此,可提高合金再结晶温度并进一步促进7XXX系铝合金晶粒细化。研究表明,细晶结构不但有助于优化铝合金的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而且可提高铝合金的阻尼内耗值。尽管含Sc的7XXX系铝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是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工程应用。因此,关于7XXX系铝合金Sc添加量的研究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及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刘崇宇等在《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5 年第 45 卷第 1 期发表了题为 “Sc 添加量对 7XXX 系铝合金结构、力学和阻尼性能影响”的文章。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 Sc 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 Al-Zn-Mg-Cu-Zr-Sc 合金的影响。
【研究亮点】
Sc 添加形成的纳米 Al3(Sc,Zr)相能抑制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和晶粒粗化。Sc 添加量为 0.25% 的合金展现出优异的力学与阻尼综合性能。固溶 - 人工时效合金强度高于固溶 - 自然时效合金,但塑性较低,高温内耗值更高。
【研究方法】
原材料包括99.99%(质量分数,下同)的Al锭、99.9%的Zn锭、Al-50Mg、Al-2Sc、Al-50Cu和Al-10Zr中间合金。首先将铝锭放入SJ2-7.5-12型电阻炉内的坩埚中加热,熔炼温度为780 ℃。依次将Al-2Sc、Al-10Zr、Al-50Cu中间合金、Zn锭、Al-50Mg中间合金加入炉中,待其全部熔化后保温0.5 h。浇注温度为710~720 ℃,采用石墨型,浇注前对其进行200 ℃预热。所制备的4种合金的设计化学成分见表1。
对铸态合金进行470 ℃×24 h均匀化处理,再通过多道次热轧将其由12 mm轧至4 mm,热轧温度为450 ℃。对热轧态试样进行470 ℃×1 h退火处理,再通过多道次冷轧轧至2 mm。对冷轧试样分别进行T6和T4两种后续热处理。T6处理工艺:470 ℃×1 h固溶处理后进行120 ℃×24 h人工时效处理,记为T6试样;T4处理工艺:470 ℃×1 h固溶处理后在室温环境中静置240 h,记为T4试样。
对试样依次用180、600、1 200和2 000号砂纸打磨,随后利用W2.5金刚石研磨膏进行机械抛光,使其呈镜面状态。通过光学显微镜(OM,DMi8,Leica)及扫描电镜(SEM,Gemini SEM 300,Zeiss)观察合金微观结构。使用能谱仪(EDS)研究相化学成分。OM阳极覆膜腐蚀液为HF酸-H2BO3酸-蒸馏水混合液,电压为20 V。对试样研磨至0.1 mm后进行双喷减薄,双喷腐蚀液为HNO3-CH3OH混合液,环境温度为-10 ℃,对制得试样进行透射电镜(TEM,Talos F200X,FEI)观察。
沿轴线平行于轧制方向制备拉伸试样。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AGS-X, Shimadzu)在1.1×10-3 s-1的应变速率下测试合金的拉伸性能,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沿轴线平行于轧制方向制备阻尼试样,其尺寸为35 mm×4 mm×2 mm。使用动态机械分析仪(DMA, 242E, Netzsch)测定合金的内耗值,测试振幅为10 μm,频率为1 Hz,测试温度为30~360 ℃。
【全文解读】
T6态0Sc合金的晶粒长径比显著低于相同热处理状态其他合金的晶粒长径比。由冷轧所导致的纤维状组织在经T6处理后的含Sc合金内得以保留。T6态0.25Sc和0.4Sc试样晶粒尺寸显著低于相同状态下的0.1Sc试样晶粒尺寸。另外,对于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试样,热处理并未显著影响其晶粒形态与尺寸。
图1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OM图像
研究表明,少量Sc添加不会导致铝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初生Al3(Sc,Zr)或Al3Sc相。在本研究中,当Sc添加量仅为0.1%时,试样在熔铸过程中未形成初生Al3(Sc,Zr)相,因此未出现显著的非均匀形核现象。低Sc含量还导致试样在均匀化处理的早期阶段难以形成高密度纳米Al3(Sc,Zr)相沉淀,因此,晶界迁移未得到有效地控制,这导致了该试样发生晶粒粗化。尽管后续轧制变形可细化合金晶粒,但其尺寸仍远高于相同状态下高Sc含量合金的晶粒尺寸。
高Sc含量导致7XXX系铝合金在熔铸过程中形成初生Al3(Sc,Zr)相,进而促进熔体在凝固过程中发生非均匀形核。在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高Sc含量7XXX系合金内形成高密度纳米Al3(Sc,Zr)相,这些相在后续轧制及固溶处理过程中有效地钉扎了晶界,抑制了合金的再结晶。因此,T4及T6态高Sc含量合金晶粒更加细小。变形态合金的晶粒粗化发生在高温固溶处理阶段,而非低温时效阶段。本研究所用的两种热处理方法的固溶处理制度相同,因此,相同化学成分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具有相同的晶粒结构。研究还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25%的Sc后,合金能够兼顾晶粒细化与成本效益。
T6态0.25Sc与0.4Sc合金内的第二相密度显著高于相同状态下0Sc和0.1Sc合金中第二相密度。能谱结果显示,0Sc与0.1Sc合金内的第二相为含Fe相,而0.25Sc与0.4Sc合金中第二相主要为Al3(Sc,Zr)相。轧制可导致合金内的部分微米级初生Al3(Sc,Zr)相碎化,并沿轧制方向呈链状分布。对于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的试样,热处理并未显著影响其Al3(Sc,Zr)相分布与尺寸。
图2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SEM图像
0.1Sc试样内存在尺寸为1 μm左右的亚晶粒,这是该试样在T6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再结晶晶粒。在0.1Sc和0.4Sc合金内均可观察到高密度纳米相,通过对其衍射斑点分析也可知这些相为Al3(Sc,Zr)相。Al3(Sc,Zr)相对晶界和位错均具有钉扎作用。0.1Sc合金的Al3(Sc,Zr)相平均尺寸约为36 nm,而0.4Sc合金的Al3(Sc,Zr)相尺寸更大,约为60 nm。
图3合金经过T6处理后的低倍TEM图像
T6处理态0.1Sc合金试样内存在高密度针状纳米析出相,该相尺寸小于10 nm。由高分辨TEM可知,纳米针状相为η′相。
图4T6-0.1Sc合金的高倍TEM明场像及高分辨透射照片
可见无论T4还是T6态的合金,其强度均随Sc含量增加而增加。相比于T4态合金,T6态合金的强度更高,但是伸长率更低。相比于其他成分合金,0.25Sc合金在T4与T6状态下均表现出更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图5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由Sc添加所引起的Al3(Sc,Zr)相硬度高于Al基体硬度,因此可提高合金强度,进而导致T4与T6态合金的强度均随Sc含量提高而提高。此外,高Sc含量(0.25%和0.4%)合金的晶粒更加细小,因此,相较低Sc含量(0.1%)和无Sc合金具有更高细晶强化效应。T6态合金拥有高密度η′相,更高的析出强化效应导致其强度高于T4态合金。
尽管高Sc含量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但在拉伸过程中,高密度粗大初生Al3(Sc,Zr)相引起更大的应力集中,这导致了0.4Sc合金塑性不理想。相比于T6态合金,T4态合金内的固溶原子数量更多,因此,其加工硬化率及塑性更高。
各合金的内耗值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无论T4还是T6态,随Sc含量增加,合金的最高温内耗值均先增加后下降。0.1Sc与0.25Sc合金表现出更高的阻尼性能。对于相同化学成分的合金,T6态合金表现出更高的高温内耗值。
图6合金经过不同热处理后的内耗曲线
铝合金的高温阻尼机制为以晶界滑移为主的界面滑移。0Sc合金和0.1Sc合金晶粒尺寸大于0.25Sc合金和0.4Sc合金的,因此其晶界滑移能力更差。但无论在何种状态下,0.1Sc合金的高温内耗值均高于0.4Sc合金的高温内耗值,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0.4Sc合金内的高密度具有晶界钉扎作用的纳米Al3(Sc,Zr)相,对晶界滑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晶界钉扎相密度与晶粒尺寸的双重影响下,0.1Sc与0.25Sc合金阻尼值更高。Al/η界面滑移也会影响铝合金的高温阻尼值,因此,对于相同化学成分的合金,T6态合金高温内耗值略高于T4态合金的高温阻尼值。
【主要结论】
(1)Sc添加量为0.1%可有效抑制冷轧态Al-Zn-Mg-Cu-Zr-Sc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发生再结晶,但少量添加无法有效细化合金晶粒。当Sc添加量为0.25%时,T4及T6态Al-Zn-Mg-Cu-Zr-Sc合金表现出细晶结构,而进一步增加Sc含量至0.4%,合金的晶粒未能被进一步细化。Sc含量增加可显著增加Al-Zn-Mg-Cu-Zr-Sc合金中Al3(Sc,Zr)相密度,T6热处理则可促进高密度η′相的形成。
(2)相比于T4态合金,高密度纳米析出相使T6态合金表现出更高的强度及更低的塑性。T4与T6态合金的强度随Sc含量增加而增加,添加0.25%的Sc后合金表现出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3)随Sc含量增加,T4及T6态合金的最高温内耗值均先增加后下降。在晶界钉扎相密度与晶粒尺寸的共同影响下,添加0.1%与0.25%的Sc后合金表现出更高的高温内耗值。更多的相界使得T6态合金的高温阻尼值略高于相同化学成分T4态合金。
【引用格式】
周杰锋,刘崇宇,杨霞. Sc 添加量对 7XXX 系铝合金结构、力学和阻尼性能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5,45(1):95 - 99.
ZHOU J F,LIU C Y,YANG X. Effects of Sc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ping capacity of 7XXX series Al alloys[J]. Special Casting & Nonferrous Alloys,2025,45(1):95 - 99.
扩展阅读:欢迎登陆www.special-cast.com,阅读、下载、引用《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来源:特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