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书 l 往事漫上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10:30 1

摘要:今天在家整理抽屉,一本《书单更新》“啪嗒”掉在地上。翻开扉页,指尖抚过那行字:“TO:马桥《党工信息》编辑张健 —— 何婕,2019.5”。她的签名笔锋里藏着股爽利劲,“婕”字最后一捺像道轻快的桥,便把她和马桥连在了一起。六年前她来马桥给职工讲课的模样,连同我

头条撰稿 / 张健

采访交流:面对面互动沟通;聆听授课:专注听其讲课

今天在家整理抽屉,一本《书单更新》“啪嗒”掉在地上。翻开扉页,指尖抚过那行字:“TO:马桥《党工信息》编辑张健 —— 何婕,2019.5”。她的签名笔锋里藏着股爽利劲,“婕”字最后一捺像道轻快的桥,便把她和马桥连在了一起。六年前她来马桥给职工讲课的模样,连同我编《党工信息》时的灯下校稿、组建读书会的热闹,全跟着这行字倒带般撞进脑海。不如把这些浸着油墨香的片段摊开来讲 —— 或许于同路的朋友,也算段温故知新的回味。

记得何婕来马桥那天,我早早候在会场入口。远远望见这位SMG知名主持人,我快步迎上,引至会场接待室。简单自我介绍后便直入正题:请她为工会《党工信息》提办刊建议,也借着这场“采访”聊聊“工会如何推动职工阅读”。她说经常趁候播间隙读书,“碎片时间像散落在地上的珠子,串起来也能成项链”——这话后来被我登在刊物上。交流末了,我取出刚买的《书单更新》请她签名,她提笔利落,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倒比镜头前的声音更添几分亲和。

何婕以“让阅读如呼吸般自然”为题开讲,结合自身分享:碎片时间需像串珠子般利用,大块时间要提前规划防虚度;强调读书笔记的价值,提及《书单更新》即源于大量笔记,还分享了几本书的阅读心得,另有选书经验传授。一个多小时的课,尽显其丰厚阅读量与知性气质。互动时,她耐心解答职工关于成人及幼儿阅读等问题。面对“文化水平不高如何找切入点”的疑问,她建议从喜好入手:“读不喜欢的书如畏途,而由短及长、由点及面,视野自会拓宽。”

信息刊物:党工信息登载刊;肇始笃行:起步踏实去做

2017年8月2日,马桥总工会《关于建立工会信息员队伍的通知》正式印发。在主席领导下,笔者时任劳动关系指导员,以编辑身份深度参与统筹。通知明确,为畅通基层工会信息渠道、及时反映职工心声与工作动态,决定组建覆盖各基层单位的信息员队伍,要求聚焦劳动竞赛、权益维护等重点,定期报送鲜活素材。笔者同步牵头制定信息采编规范,细化选题方向与报送要求,为队伍高效运转奠定基础,助力工会工作信息传递更精准、响应更迅速。

为提高马桥所属基层单位工会信息员的写作能力,根据主席的意见与安排,笔者给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围绕工会信息采写核心展开。培训聚焦选题挖掘,指导从职工急难愁盼、基层创新实践中提炼亮点;详解写作技巧,强调用数据说话、以案例鲜活呈现;规范格式标准,统一标题、导语、主体结构要求。结合往期优秀案例剖析,通过互动答疑、模拟写稿实操,帮助信息员提升捕捉重点与精准表达能力,为《工会信息》供稿质量筑牢基础。

《工会信息》按季度刊印,聚焦工会重点——基层组建、职工服务、文体活动等内容,成为展示工作、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2019年5月,为深化党工共建,刊物调整为《党工信息》,整合党建与工会内容,突出党的引领,共出刊三期,强化党工联动传播,服务中心工作与职工成长。为保每期刊物质效,笔者全程参与:从选题撰稿、逐篇审稿,到版式编辑、对接印刷,乃至完成后上门向基层单位发放,事无巨细把控全流程,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内容扎实有力。

因书结缘:牵起职工书香缘;共守初心:行基层服务事

初遇马桥,便与职工读书会结下缘起。2017年8月,受工会委托,我同刘金城、胡登宝等携手夏朵园党组织,推动成立“夏草书香”读书会,向首批会员赠《三冈水》时,便盼这方天地如草木般蓬勃。次年端午,那场跨单位的读书会尤难忘——居委会、餐饮工会、夏朵商业工会齐聚,读文声伴着粽叶香,徐主席亲临更添暖意。从初创时的精心搭台,到众人围坐的热闹相聚,读书会像纽带,把各行各业职工拧成一股绳,让书香在烟火气里深深扎根。

2018年,我以夏朵园香槟街党支部书记身份,用“三个以前”与“三个现在”的对比分享心得,和职工讲光阴故事、阅读是照见时代的明镜。2019年,东方卫视何婕的讲座成了转折点,我以《工会刊物》编辑身份专访她,记下“从喜欢的书读起”这句箴言。面对职工“文化不高咋入门”的困惑,何婕的解答如明灯,让大家明白阅读不必畏难,从碎片到长文,本就是眼界渐宽的旅程。这一路,读书会不只是读书,更是帮职工找到与文字相处的舒适方式。

2020年“四史”学习中,我推荐《学习之道》,盼职工以知识为翼,竟获区总书评奖,更懂分享的意义。2021年,女职工诗歌朗诵颂党恩,王阳明读书会里众人论“知行合一”,征文比赛中职工笔下的爱岗与赤诚,都让我动容。丰子恺曾言人生有三层楼,读书会带我和伙伴们试着登上“精神二楼”——我从参与者成了书写者,500多篇文章、二本《随笔》,恰是这段旅程的见证。五载春秋,读书会早不是简单的读书场,而是职工们涵养初心、蓄力前行的精神家园。

结语:合上《书单更新》,扉页的签名旁不知何时多了道浅浅的折痕,像段被时光熨平的记忆。那些因阅读联结的瞬间,早已从刊物上的铅字、读书会的笑声,沉淀成基层工作里最温润的底色——就像何婕说的,阅读从来不是任务,而是让日子变得有光的本能。《党工信息》刊物,与读书会的朗读、征文的赤诚,都在说:信息传递与书香浸润,终究是让每份坚守被看见,每个普通人的成长有回响。这折痕里藏的从不是过往痕迹,而是带着温度向前的力量。

来源:自由海洋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