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2025年5月14日主产地煤炭市场动态及多源数据分析,当前煤价呈现“普降为主、零星探涨难改颓势”的特征,市场情绪整体悲观。以下从价格表现、供需矛盾、市场逻辑及后市预期四方面展开解读:
根据2025年5月14日主产地煤炭市场动态及多源数据分析,当前煤价呈现“普降为主、零星探涨难改颓势”的特征,市场情绪整体悲观。以下从价格表现、供需矛盾、市场逻辑及后市预期四方面展开解读:
一、价格表现:大矿竞拍惨淡,区域跟降明显
1. 主流煤种普跌
神府区域面煤、籽煤、原煤价格普遍下调5-20元/吨,块煤虽暂时趋稳,但成交乏力。陕煤大矿竞拍均价全线下挫,原煤、沫煤、三八块最高降幅达45元/吨,部分煤种流标,显示市场接货意愿低迷。
2. 区域联动跟降
榆阳、横山地区大矿(如金鸡滩、魏墙煤矿)带头降价,民营矿迅速跟进,部分煤矿全煤种跌幅达20元/吨。此前零星探涨的煤种(如榆阳区个别矿)因市场信心不足,价格反弹被迅速压制。
3. 结构性分化
末煤与焦煤价格表现差异显著:末煤受供需宽松拖累持续下跌,而焦煤因钢铁需求支撑局部上涨(如山西部分焦煤报价达1100元/吨),但整体对市场提振有限。
二、供需矛盾:高库存与弱需求主导市场
1. 供应端压力不减
产能释放充分:主产区煤矿复产进度加快,榆林在产煤矿数量恢复至32座以上,鄂尔多斯、山西等地产量稳定,北方港口库存突破3300万吨(同比增40%),压制煤价上行空间。
进口补充冲击:印尼煤政策调整及澳煤价格优势显现,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压力。
2. 需求端持续疲软
电力行业淡季:电厂电煤库存天数普遍超90天,采购仅维持刚需,非电行业(如水泥、化工)按需采购,市场煤需求低迷。
运输成本倒挂:公路运费累计下跌超50元/吨,叠加雨雪天气影响,司机接货积极性受挫,运输效率下降加剧销售不畅。
三、市场逻辑:情绪博弈与政策调控交织
1. 贸易商悲观预期
港口贸易商出货压力加大,报价较指数贴水10元/吨,市场普遍预期价格将继续探底,囤货意愿降至冰点。
2. 政策干预效应有限
尽管发改委通过释放储备煤、强化长协履约等手段平抑价格,但高库存与产能弹性削弱调控效果,市场煤价仍受供需基本面主导。
3. 矿方策略调整
部分高成本煤矿逼近盈亏线,主动减产意愿增强(如神府地区煤矿关停进入“冬眠”),但短期内难以扭转供应宽松格局。
四、后市展望:短期承压,下旬或现企稳信号
1. 5月中下旬走势分化
中上旬延续弱势:供需宽松格局难改,港口煤价或继续无量下行,预计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区间为625-635元/吨。
下旬边际改善:随部分煤矿完成月度产量任务后暂停产销,叠加迎峰度夏备库需求启动,供需矛盾或小幅缓解,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2. 长期破局路径
供给侧:需优化产能退出机制,加速低效矿井淘汰,动态调控进口煤配额。
需求侧:推动非电行业清洁煤技术应用,提升高附加值煤种需求占比。
总结
当前煤炭市场处于“高库存、弱需求、低情绪”的三重压制下,零星探涨难掩整体颓势。短期价格仍将承压,但下旬后供需再平衡动能增强,市场或进入筑底阶段。建议企业优先消化库存,谨慎参与市场博弈,关注政策调控与极端天气对供需的扰动。
来源:乌金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