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同步开展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启动仪式。
3月29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琼海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首席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同步开展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启动会现场由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宣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倡议》,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力保护支持和生命质量提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防治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主办方供图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35.72万例,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年轻乳腺癌患者由于发病时年龄尚轻,存在普遍的生育需求,更需要关注患者长期的生存质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介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绝非单纯的技术命题,而是关乎国家人口安全、家庭幸福与社会公平的民生工程。
为响应国家 “2030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防治方案。由肿瘤科、生殖科、妇科、产科、心理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发起成立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联盟,联合多机构共同建设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平台。
作为联盟的核心行动,“早发乳腺癌防治与生育健康工程”也在会上同步启动。这项工程聚焦学术、公众、患者三方协同,未来将持续开展相关学术和公益活动,依托肿瘤生育力保护联盟、媒体机构和患者组织构建科普防治网,以乳腺癌作为首个试点癌种,未来针对整体年轻肿瘤患者,推动形成癌症早诊早筛和生育力保护重要性的科普宣传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性支持性网络。
如何建立肿瘤学科与生殖学科协作机制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多位跨界专家在跨界医咖秀——肿瘤生育学访谈环节,就肿瘤生育力保护与在场媒体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跨界医咖秀——肿瘤生育学访谈。主办方供图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西安交通大学张淑群院长均表示:“多学科专家和资源建立保护联盟,提高患者对生育保护的认识和接受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方仪教授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吕铮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严杰教授则从外科、内科角度分享对年轻女性的生育保护做出观念上的改变,并从专业角度告知患者疾病的风险及生育对预后的可能影响。
责编:呼梦瑶
主编:张赫
校对:刘颖琪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