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15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A型血容易得癌症”“AB型血容易变痴呆”……听起来好像血型能决定一个人的健康命运。真的是这样吗?科学研究确实发现,血型可能与某些疾病的风险存在关联,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关联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相对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不同血型与肿瘤、痴呆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看待这些结果?
不少研究发现,A型血人群在某些癌症上的发病风险确实高于其他血型,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
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指出,A型血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明显高于O型血。这并不是因为A型血“体质差”,而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有关。A型血人群更容易被这种胃癌高危致病菌“盯上”。
此外,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非O型血(包括A、B、AB)患胰腺癌的风险比O型血高出32%,其中A型血风险最高。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血型抗原参与免疫调节、影响炎症反应有关。
不过,这类研究只是发现“相关性”,而非“因果性”。也就是说,A型血人群患癌风险略高,不代表A型血“注定”会得癌。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依旧是决定癌症风险的主要因素。
说到老年痴呆,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你可能没想到,血型也可能和它有关。
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院曾在《神经病学》期刊上发表研究,发现AB型血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其他血型高出82%。这是目前为止发现风险最高的血型。
原因可能在于:AB型血在血浆中含有独特的凝血因子和炎症分子,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微血管循环与神经保护功能,从而增加痴呆风险。
相反,O型血在这方面似乎更“抗打”。《Brain Research Bulletin》的一项研究指出,O型血人群大脑某些区域的体积更大,尤其是与记忆和注意力相关的部分,这可能为其提供更强的“认知储备”,能延缓痴呆的发生。
不过也要强调一点:痴呆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血型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线索”。
读到这里,很多O型血的朋友可能有点沾沾自喜:“我是不是天生免疫力强?”
确实,O型血在某些疾病上表现得相对“低调”。除了癌症、痴呆风险略低,新冠疫情期间也有研究发现O型血感染率略低。例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O型血人群重症感染新冠的风险略低于其他血型。
原因可能是O型血天然存在的抗A、抗B抗体,在病毒识别和清除上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O型血“无敌”。事实上,O型血人群的凝血因子水平偏低,更容易出现出血问题,比如胃出血、术后出血等。在外科手术或重大创伤中,O型血患者更需注意止血问题。
所以,没有哪种血型是“完美血型”,每种血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血型之所以能影响疾病风险,很大程度上和免疫系统的先天差异有关。
不同血型之间,不光表现在红细胞抗原不同,还可能影响细胞识别、炎症反应、细菌黏附能力等生理过程。
比如,A型血人群在感染幽门螺杆菌、流感病毒等方面更容易“中招”;而O型血则可能更易感染某些肠道病毒。
但这类差异属于概率上的轻微偏差,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免疫力的核心,还是后天养成的生活习惯,比如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健康等。
既然血型和某些疾病的风险有关,那不同血型人群,是否可以做些有针对性的“防守”?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建议:
A型血:注意胃肠道健康,定期检查胃镜,避免高盐饮食,尽早筛查幽门螺杆菌。
B型血:注意血糖、血脂变化,控制体重,预防代谢综合征。
AB型血:尤其要注意心脑血管健康,保持良好睡眠,减少压力,防止认知能力下降。
O型血:关注凝血功能,避免长期服用可能引发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手术前要提前评估出血风险。
当然,这些建议是基于研究趋势,并不是绝对标准。真正决定健康的,是你每天的选择,而不是你出生时的血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关于血型的说法,是伪科学或者过度解读。
比如“B型血的人性格古怪”“AB型血更聪明”“O型血脾气暴躁”……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属于典型的“血型性格论”伪科学。
国家卫健委在多次科普文章中也明确指出,血型与性格、智力、命运等无直接关系。不要因为听信“血型标签”而误判自己或他人。
血型,确实在某些疾病上可能略有“偏心”。但这种偏心,远远比不上你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你是A型血,胃癌风险或许高一点,但如果你饮食清淡、规律作息、定期体检,那风险依然可以降得很低。
你是AB型血,痴呆风险或许高一点,但如果你保持社交、锻炼大脑、控制三高,照样可以活得清醒又长久。
血型不是命运的代名词,而是健康管理的一个小线索。真正的命运掌握权,永远在你自己手中。
[1]《非O型血更易患癌?这些研究值得一看》,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12月
[2]《AB型血与痴呆风险相关性研究》,Neurology,2023
[3]《血型与免疫系统关系研究综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2
[4]《新冠感染与血型关系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1
[5]《警惕“血型性格论”伪科学》,国家卫健委健康科普平台,2024年
来源:水沝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