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亮得早,这事咱们都知道,但你要是真去过东北抚远,就会发现:这地方的早晨,真不是一般的早。每当太阳刚贴着地平线冒头,第一抹光就洒在黑瞎子岛上——这名字听着有点唬人,其实它还有个正式点的叫法。你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似孤零零的小岛,命运里藏过那么多波折与故事?不
天亮得早,这事咱们都知道,但你要是真去过东北抚远,就会发现:这地方的早晨,真不是一般的早。每当太阳刚贴着地平线冒头,第一抹光就洒在黑瞎子岛上——这名字听着有点唬人,其实它还有个正式点的叫法。你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看似孤零零的小岛,命运里藏过那么多波折与故事?不少东北老乡至今提起黑瞎子岛,都难免抿嘴叹息:它在咱中国地图上,简简单单一个角,却得来如此之难。
说句闲话,黑瞎子岛的位置真是太特殊了。三江汇流,水路崎岖,东头连着天尽头,一直望出去就是俄罗斯那头的哈巴罗夫斯克。其实自打清朝末年起,这块地界就跟着咱国家一起遭了不少罪。那时候可不是说打仗就打仗的事儿,更多还是外交桌上的刀光剑影。你想啊,晚清那阵儿,旧制度摇摇坠坠,光腚小孩都能看出是大厦将倾。说不好听点,列强们看准时机,哪个不想趁火打劫?有点像咱家门口烂木门,谁路过都忍不住踹两脚。
不过,比起以往只会在条约上画圈圈,沙俄后来拿黑瞎子岛的心思还特地加了点“巧劲”。别的不说,就拿1900年的东正教堂修建说事——这事很多人听说过:俄罗斯那头非要在岛上修个金顶的教堂,美其名曰“传播信仰”。表面上是交流,私底下却悄悄调进了一百多号人,驻扎在教堂周围,生怕夜长梦多。这可不是简单的宗教仪式,人家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岛上本来十里八村的中国渔民,不少都惴惴不安,开始琢磨着能不能挪一挪。
其实要说最窝囊的,还得数“北满铁路事件”。彼时列强都忙着争霸,俄国却如狼似虎。与其死乞白赖抢地,为啥不打一场“经济战”?所以俄国人干脆在黑龙江边大搞“合作修铁路”,让咱清政府出钱出力,他们坐等收成。结果呢?铁路建成后,一车又一车的俄国工程师就这么顺溜地占据工地,地方巡捕根本插不进手。黑瞎子岛的边防蒸发了一样,顿时变成了灰色地带。
等民国上台,事情就更复杂了。东北少帅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过摊子,本想把持疆土,怎奈对手太强。1931年“九一八”,日军突如其来,东北失守。那时候,你以为俄国人会“知趣”么?相反,趁乱加强了对黑瞎子岛的驻防。岛上那几年,渔船都不敢随便靠岸,年纪大的老人夜里听到江对面传来歌声,心里明知不是自家人,却也不敢作声。
再后来,局势就越发胶着。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边疆问题搁在一边,但黑瞎子岛始终像根刺——有时候扎心,有时候只是隐隐作痛。60年代边界对峙期间,岛上甚至时不时发生些摩擦:有年春天一伙中国渔民下网,不料俄方边防巡逻艇把网给扯走。村里冷了几天锅灶,久而久之,“这块地啥时候才能回来啊?”成了河边老汉的口头禅。
每谈到这里,难免让人琢磨:外交谈判到底得熬多少回,才熬得出一个公道?其实早在1980年代初,中国就有几回想“抓手儿”解决黑瞎子岛的归属。别的阵势都没吹响,俄罗斯那会儿也正值国内烟雾弥漫,问题一拖就又是二十年。有一阵岛上挂着两国国旗,相隔不过几百米,春风吹得旗帜咔咔响,你说这闹心不闹心。
有时候国家大事真就像咱们村里分地,谁都觉得自己是理儿正、底气足。中国这边说,按江中分界线来算——主航道划线,岛自然而然归咱。俄罗斯那头死认早年那块界碑,硬说“你看,这碑可不是我们瞎立的”。就这样,原本一个岛,变成了两家伸手扳腕子的赌桌。
我见过内部调解人员的感慨。他说,最棘手的不是条约一句话的理解,而是老百姓的心安。一半渔民思念家园,一半渔民早已换了国籍,岛上的野草年年疯长,大家思念的各是各的根。
转折终于来得有点突然也有点必然。2004年,中俄双方不得不都“认栽”,“你一半我一半”。消息落地那天,岛上的风其实吹得很大,有本地人大大咧咧地说:“这下总算是有个定论,咱回头能正大光明去岛那边遛遛了!”其实心里头未必不用遗憾——历史里那些扯不断的事,总要靠现实一点点剪齐。
后来这岛西半边变成了风头正劲的旅游胜地。黑瞎子,东北人一听都知道“其实就是黑熊”,不稀奇。可外地来客还以为能看到什么稀奇古兽。为这点噱头,边防部队甚至带头搞了生态旅游,没成想真给发展起来了。客流一到夏天就热闹得很。可有意思的是,黑熊不认国界,它东边溜达溜达,西边打个滚,护林员管不着,它只认谁手里有蜜。
要说这两边发展,真有点一语难尽。咱这头修大路,拆破房、盖民宿,到处绿化带、小超市——人气旺起来。俄国那边则安安静静,远看像一块懒洋洋的荒原,有力气倒也顾不上。俄乌关系继续胶着,资金都撒在大后方,黑瞎子岛东半边只能慢慢熬着。
有人笑说,黑瞎子岛现在像极了两家邻居:一边夜色温柔,把日子过成了诗;另一边风雨难料,时常只剩回声。可不管怎么说,这份平分,你说是谁赢了,谁输了?或者说,经历那么多磕绊和拉扯,最后大家还愿意心平气和分清你我,其实也是时势推着往前走。
岛屿的故事没完,但人们的心思总得落在眼下。每当我站在东极塔上,看着一江两国的烟火和晨雾,有时候会想到:那些年错过的、丢掉的、争抢的,终归还是要回到土地、回到生活本身。历史的归属权说到底,不就像岛上那群黑熊一样——边界可能有,但人情和命运,总归有共通处。你说是吧?
来源:单纯鲸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