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原本充满爱国热忱的公益活动,却意外点燃了一场席卷网络的职场风暴,南京一位企业老板的善举,竟因合作方广告公司设计师的一句“没听说过”,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职业操守、乃至国民情感的激烈交锋。
[吐舌]在南京这座承载着民族伤痛和历史记忆的城市,一位设计师竟对“93阅兵”闻所未闻!瞬间点燃了甲方老板的滔天怒火。
面对甲方老板的质问,该设计师更是轻描淡写的回复,这也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
一个在南京的设计师,怎能对这件事如此麻木?究竟是无知,还是对国家情感的公然漠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一场原本充满爱国热忱的公益活动,却意外点燃了一场席卷网络的职场风暴,南京一位企业老板的善举,竟因合作方广告公司设计师的一句“没听说过”,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职业操守、乃至国民情感的激烈交锋。
故事要从9月3日那场万众瞩目的大阅兵前夕说起,这位南京的甲方老板满怀激动,计划利用公司门口那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在阅兵当天撤下所有商业广告,全天候直播阅兵盛况,他不仅希望公司员工能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更打算免费开放场地,邀请周边的市民一同观看。
为此,他还特意安排了带有空调的舒适场地,力求让大家能在大屏幕前感受到震撼体验,为了把这个想法落地,他亲手撰写了一份名为《9月3号大阅兵》的文档,将所有安排和想法都清晰地罗列其中。
随后,他将这份文档发给了长期合作的一家广告公司,希望他们能帮忙策划一下现场的布置和相关主题装饰,这本应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合作,这次的任务甚至不需要广告公司搭建舞台或屏幕,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布置工作。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份满怀期待的策划案,却在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上卡了壳,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问题出来了。
文档被发到工作群后,那位负责对接的设计师并未如预期般领会意图,反而直接在群里抛出了一个让甲方匪夷所思的问题,他完全没搞懂“大阅兵”是什么,甚至将其误解为企业内部要搞一场“誓师大会”。
甲方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文案表达不清晰,产生了歧义,于是耐心地解释起来,强调这不是公司内部活动,并希望对方能优先处理这个项目。
可设计师的追问接踵而至,他理直气壮地表示,根本没人告诉过他“大阅兵”究竟是什么,这一连串的反应让甲方心中的困惑迅速转变为震惊和不解,他想不通,一个年龄不小的专业设计师,怎么会对如此重大的时事热点一无所知。
甲方强压着怒火,平复了一下情绪,再次在群里要求设计师先打开文档,再去网上搜索一下相关视频,了解一下阅兵到底是什么,他本以为,设计师在了解情况后,至少会为自己的无知和草率道个歉。
但接下来的发展,彻底点燃了甲方的怒火,设计师在搞清楚状况后,非但没有丝毫歉意,反而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回应:“我平时不看手机,不关心这些事,这也没必要隐瞒。”
那副理直气壮、毫无愧色的姿态,彻底激怒了甲方,设计师不关注时事,连最基本的工作素材和背景都不去了解,已经是严重的职业失职,一个连客户需求背景都懒得去理解的设计师,如何能做好本职工作。
如果说职业素养的缺失只是让甲方愤怒,那么设计师对“九三大阅兵”这一事件本身的无知,则深深刺痛了他,这场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举国上下共同期盼的盛事,而这位设计师,恰恰在南京这座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一个生活在南京的中国人,不知道“九三大阅兵”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完全不可理喻的,这种无知,是对一段民族记忆的漠视,更是对民族情感的不屑。
网络上的舆论也迅速发酵,许多网友对设计师的“成分”表示怀疑,认为这种冷漠背后或许隐藏其他原因,比如对甲方的轻视,甚至是刻意的挑衅,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设计师的第一反应本应是打开文档查阅资料,而不是反复质问。
他后续那些“阴阳怪气”的解释,更像是故意为之,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他可能真的只是一个被生活重压、对外界事物彻底麻木的中年人,但这并不能成为其无知的借口。
工作群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甲方怒不可遏,直接在群里宣布,他拒绝再与这位设计师进行任何对接,并将重新审视与这家广告公司的合作关系,眼看事态失控,广告公司有人出面打圆场。
设计师的一位同事接手了工作,并试图为他开脱,解释说设计师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确实无暇看手机和新闻,这位同事还特意声明,这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与广告公司无关,希望甲方不要迁怒于公司,然而,这种解释在甲方听来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网友们也普遍不买账,纷纷指责这位“和事佬”同事是在“拉偏架”,认为这种时候不应该为失职的同事开脱,而应正视问题,表明态度,事件曝光后,巨大的舆论压力转向了广告公司。
在舆论压力下,设计师终于在工作群里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甲方也明确表示,合同到期后,会慎重考虑双方的合作关系。
对此,小编也认为该设计师的行为十分不妥,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怎么能忘记历史,更何况他还是在南京这座城市,小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在我们心中民族大义和国家情怀是万万不能遗忘的!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