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特朗普和普京的强刺激下,德国已经准备卸下量入为出的财政枷锁,在大举借债上一路狂奔了。即将上任的德国总理默茨用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扭转欧元危机局面时的那句话来形容德国的历史性决心:“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他甚至学起了特朗普句式称
这起历史性债务计划的顺利通过表明,德国之前缺的不是借钱的可能,而是背债的决心。
在特朗普和普京的强刺激下,德国已经准备卸下量入为出的财政枷锁,在大举借债上一路狂奔了。即将上任的德国总理默茨用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扭转欧元危机局面时的那句话来形容德国的历史性决心:“不惜一切代价”(Whatever it takes)。他甚至学起了特朗普句式称,“德国回来了。”
3月22日,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正式签署了万亿级“债务刹车”改革和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历史性计划,为其扫清了最后的障碍。这是一项对德国基本法的修改计划:所有超过GDP 1% 的国防和民防支出(也包含对乌克兰的援助)都不受“债务刹车”限制;设立5000亿欧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气候保护方面的额外支出;放松对联邦各州的债务限制。
债务刹车,顾名思义,即控制债务,量入为出。2009年,德国将“债务刹车”写入宪法,规定将结构性财政赤字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0.35% 以内,但在自然灾害或者紧急状态下除外。因为急需钱是否应当坚守“债务刹车”问题让德国交通灯联合政府提前解体,联邦议院选举也由此提前举行。而在德国经济低迷、乌克兰局势和美国这把安全保护伞均摇摇欲坠之下,无论振兴经济,还是升级军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此情况下,德国的“债务刹车”成为众矢之的。
前文所提的计划中的GDP 的1%,按照2024年德国的情况相当于约 430 亿欧元,而该年的国防预算略低于520亿欧元。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斯今年1月时曾说,无论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如何,2%是不够的。鉴于美国威胁退出安全联盟的形势下,德国人已经在考虑3%甚至更高的比例,那就意味着仅此一项每年就将达到约1300亿欧元及以上。
此前,该债务计划已经得到了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的放行。德国总统签署该计划可谓顺理成章,而联邦议院的投票才是最关键的环节。18日,在经过六个小时的讨论后,联邦议院议长贝尔•巴斯宣布了对此计划的投票结果:投票总数为720票,其中513票赞成,这意味着该计划获得了三分之二多数票。21日,代表联邦州的德国联邦参议院也投票通过了该计划。在投票中,12个联邦州支持该计划,包括勃兰登堡州在内的四个州则选择弃权。
这场历史性的投票也算得上默茨完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因为今年2月的联邦议院选举,新联邦议院即将重新分配席位,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席位将翻倍。在新一届联邦议院中,联盟党、社民党和绿党不再拥有实现这一债务计划目标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席位,而必须依赖德国选择党或左翼党的帮助,而后两者显然会拒绝这一方案。
这起历史性债务计划的顺利通过表明,德国之前缺的不是借钱的可能,而是背债的决心。钱的问题算是解决了,那么,钱能解决问题吗?或者说,钱能解决多少问题?
首先说问题。困扰着德国的问题清单很长:能源价格高企、汽车业陷入困境、出口低迷、官僚主义、美国政府关税威胁等等。而被公认的德国经济成功有三大秘方,即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美国长期撑起对欧洲的安全保护伞,这些秘方或骤然消失,或面临消失的风险。
3月17日,经合组织将德国原本已经很低的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近一半至0.4%。在G20经济增幅中,德国排倒数第二,仅比墨西哥的表现好一些。当然,该预测并没有考虑到德国出台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同一日,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甚至将其对德国2025年的增长预测从冬季预测值0.4%下调至0.2%,主要原因在于德国和美国政治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反复无常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而德国国内尽管正在讨论加强基础设施和防御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是否会实施、何时实施仍不清楚。该研究所经济预测负责人蒂莫•沃尔默绍瑟(Timo Wollmershäuser)表示,“德国经济陷入了困境。尽管购买力有所回升,但消费者信心仍然低迷,企业也不愿意投资。” 而2026年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预计增长率为 0.8%,但该预测值尚未包括新联邦政府支出计划可能带来的影响。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看好新政府巨额投资计划。根据该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测,仅该专项基金便可能使得GDP在未来十年内年均增长超过2%。而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在有专项基金的情况下将比没有专项基金高出一个百分点。由于投资项目需要一段时间来启动,投资计划最早要到2026年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但在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茨舍尔(Marcel Fratzscher)看来,以专项基金的形式规避债务规则并不能取代对债务刹车和其他经济条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弗拉茨舍尔表示,“有两点尤其重要:消除劳动力短缺和刺激私人消费。首先,必须更好更快地让寻求庇护的300万人融入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与此同时,必须扫除来自非欧盟国家的高素质技术工人移民的障碍。为了刺激内需并更好地利用劳动力供给,为了既增强国内需求又更好地利用劳动力资源,迫切需要对中低收入人群实施减负措施。”急于要收紧庇护政策的德国,需要外来移民来解决它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伊福经济研究所最近进行了一项有着205名经济学教授参与的调查。受访经济学家们支持通过债务来满足安全和国防政策的额外资金需求,但认为,用于基础设施的新债务并非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在官僚主义、养老金制度、能源和气候政策领域进行改革。
看来,解决钱的问题只是创造了让德国走出困境的可能性,但钱能不能花到刀刃上,才是更关键的问题。
来源:慧眼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