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干脆光脚站到人群最前排,笑得没心没肺,脚丫子沾着泥,合照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姐,咱能别省这俩拖鞋钱吗?
爷爷过寿那天,瑾汐一脚踩进院子,才发现拖鞋被谁给穿走了。
她干脆光脚站到人群最前排,笑得没心没肺,脚丫子沾着泥,合照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姐,咱能别省这俩拖鞋钱吗?
”
没人想到她竟回得飞快:
“找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脚先凑合吧。
”
这语气,跟邻村二妞在村口聊天没两样,粉丝一下子被戳了笑穴。
别看视频里嘻嘻哈哈,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那栋莆田老屋是瑾汐充电站。
爷爷一声吆喝,三代人立马到位,桌子不够板凳凑,人多到得把门口石阶也当座位。
有人感叹:“这一家人说话都没字幕,全靠吼。
”吼着吼着,网友却被吼出羡慕:原来热闹也能治愈社恐。
热闹之外,她家里最不缺故事。
大姐早些年远嫁,二姐姐守在身边成了半个小管家,爸妈白天在外做鞋,晚上回来就是“直播间后台”。
瑾汐说过最暖心一句:“我只要喊一句饿了,我妈能把锅铲舞出火星。
”底气,就是这儿来的。
二姐姐之外还有俩活宝,“大哈”“二哈”。
一个负责讲梗,一个负责把梗摔碎。
前一秒“大哈”说瑾汐今天像卖烤地瓜的,后一秒“二哈”递过来真地瓜,顺手往瑾汐怀里塞。
三人同框,评论区就开启斗图大赛,粉丝票选“地主家三傻”。
不过再欢乐,小团队最近也经历了暗涌。
某个直播回放里,弹幕突然吵翻天,有人说“带货选品同质化”,另一些人冲上去护主。
瑾汐没关评论区,只在凌晨更新一条:“再吵就请自掏腰包请全公司喝奶茶。
”一句话,群嘲变群转账,吵得最凶那位最先发起拼单,戏剧性收场。
吵归吵,事业线没停。
她把下一站定在温州——电商之都,租金贵得肉疼,但她还是租下一间带院子的工作室,理由是“狗子得有地跑”。
新直播间墙面刷成脏橘色,说是爷爷最爱的颜色,爷爷听了嘴上说浪费,背地里把油漆钱悄悄塞回她包里。
重启带货不是简单复活。
她在笔记里写:以前靠脸冲销量,现在要搭脑子。
温州供应链扎堆,她跑工厂跑得脚起泡,晚上十二点回酒店,还和选品经理开腾讯会议对品。
有粉丝心疼劝她歇歇,她甩过来一句:“歇了,你们去替我喝西北风?
”
被黑也学会闭嘴。
前段时间有人放话“她家人集体蹭流量”,瑾汐没直播开撕,只在生日宴多摆了双碗筷留给那位“键盘侠”,配文:“来吃饭就行,别饿着骂。
”网友直呼高级,黑子删帖退场。
说到底,她拿捏流量的秘诀就三字:不装、不逃、不贪。
光着脚也不怕露怯,因为她知道自己背后那群人有多稳。
再过两星期,小院直播首秀。
预告没写煽情文案,只放一条爷爷的录音:“妮子,把灯开亮点,别叫人家看不清楚我家门槛。
”粉丝集体破防:这年头,谁还记得直播也可以有烟火气。
来源:海上日出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