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瓷笔记(26、崇祯青花人物莲子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08:31 1

摘要:《周易》蒙卦中的卦辞如晨钟暮鼓:学问之道在于"童蒙求我"而非"我求童蒙"。这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求法者皆需三步一叩首,方得入藏经洞。知识传承如同佛门圣境,求道者若不能以虔诚之心叩响门环,又如何能看见智慧的光芒?

关注今日头条《高古瓷话》,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拍卖行拍卖及各大博物馆资料。

发文3:提供元青花、明清瓷器、玉器、铜杂等收藏方面的资料。

发文4:发布在宋元瓷器学习群对藏友藏品点评的视频。

现在把宋元瓷器学习群教学的学习资料,选出部分图片发上来与大家分享。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周易》蒙卦中的卦辞如晨钟暮鼓:学问之道在于"童蒙求我"而非"我求童蒙"。这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求法者皆需三步一叩首,方得入藏经洞。知识传承如同佛门圣境,求道者若不能以虔诚之心叩响门环,又如何能看见智慧的光芒?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但始终坚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并非计较几束肉干的物质价值,而是看重求学者的诚意。就像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头上敲三戒尺,实则是考验其悟道诚心。当今网络时代,键盘侠们动辄以"在?懂王解答下"的口吻发问,这般轻慢的态度,与《荀子》所言"问楛者勿告"的场景何其相似。

知识传播自有其庄重的仪式感。明代医家李时珍访遍千山,每求一味草药必焚香沐浴;宋代大儒朱熹讲学,弟子需斋戒三日方得入室。这些看似繁复的礼仪,实则是将求知者的心性打磨成盛接智慧的器皿。当现代人抱怨导师严苛、感叹真经难求时,可曾反思自己是否已备好承接智慧的容器?

在这个知识付费与搜索引擎并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拾"问楛勿告"的古老智慧。正如龙泉宝剑需经千锤百炼,真知灼见也必待赤诚之心。当我们以谦卑姿态拂去心镜尘埃,知识的清泉自会映照出天地至理。

来源:高古瓷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