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 创新谋发展 太原市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06:30 1

摘要:2024年,太原市专利授权量13686件。截至2024年底,太原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932件,占全省的68.9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04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94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34381件,占全省的31.43%;拥有国家知识

2024年,太原市专利授权量13686件。截至2024年底,太原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932件,占全省的68.9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04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94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34381件,占全省的31.43%;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1家;太原市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52件,占全省的46.9%,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11件,占全省的78.6%,产品关联专利769件,占全省的43.7%。

近年来,太原市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两项重点任务为“引擎”,锚定“六地”发展定位,聚焦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知识产权工作以新定位、新赛道、新举措,为太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两个集聚区

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生态

3月20日,在清控创新基地(太原)D座,不少企业专利申请人员陆续走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申请办理专利预审等业务。咨询服务台前人头攒动,工作人员耐心答疑解惑,发放知识产权政策宣传手册。

2021年10月,太原市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成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覆盖学府产业园区、唐槐产业园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等,入驻12家公共服务机构和28家社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23年底,采取集中建设与多点布局相结合的思路,在小店区建设一个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北大科技园(广州)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知识产权生态建设离不开高质量服务。据统计,仅综改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已累计办理申请、代理、交易、质押融资、专利导航、评估、信息检索、托管服务等各类知识产权业务近22万件次。小店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建设项目,线下完成集聚区VI识别系统、空间功能改造、户外精神堡垒、智能AI直播运营、视频拍摄等工作。

此外,太原市先后出台《太原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3年)》《太原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积极推进《太原市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立法进程。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为创新红利效应持续释放提供了重要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立法走深走实,太原不仅连续多年开展“剑网”“蓝天”“守护知识产权”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还设立中国(山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太原分中心,建成13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成立太原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和知识产权专业律师调解中心,成立1个院士工作站及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服务站。率先推行“先行裁驳,另行请求”案件审理模式,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的审理周期从法定120天缩短至平均63.2天,省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通过验收。2024年查办行政处罚案件59起,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0件。

四个中心

加速企业专利变“红利”

近日,记者从太原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他们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了一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其中绿色低碳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申报的案例尤为突出,该中心通过核心专利产业化,创造经济价值10亿元以上。

近年来,太原市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采取政府股权投资的方式,委托太原市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投资期限5年,共出资2000万元,建成太原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碳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绿色低碳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四个中心的运营效果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可以深刻感受到太原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运营中心通过互联互通的模式将企业和海量创新资源连接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瑞虹说。

在专利密集的节能环保产业,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大宗煤基固废利用与采注协同绿色开采关键技术及示范”申请专利15项,释放优质煤炭资源276万吨,创造经济效益约18.6亿元,获评中国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山西文龙中美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太原市“借力”知识产权、推进创新发展的缩影。四个中心建成以来,累计实施知识产权转化项目74个,实现知识产权转化运营6600余万元。太原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组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专利产业化项目”入选山西省2024年专利产业化10大案例;碳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进国外零碳专利技术并落地;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太原理工大学完成《基于移频信号的轨道电路故障监测平台及其监测方法》专利转让;绿色低碳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煤化所按照“产学研”模式建设绿色低碳高价值专利数据库。

一场场活动

助力更多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哪些企业适合申请数据知识产权?”“关于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开放许可声明手续有哪些要求呢?”在定期举办的“惠企直通车”活动中,参与线上直播的观众不断提出问题。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盘活知识产权价值,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深度解读数据知识产权、专利开放许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以及企业上市融资等专业知识,共同探讨知识产权工作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在“线上+线下”“机构+平台”的助力下,太原市举办全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专题培训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20余场,累计服务企业1200余家次。

以办赛事为抓手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太原市也在不断探索。太原市成功举办全省首个“并州杯”太原促进转型创新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150个创新项目报名参赛,覆盖全省11个市,涵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产业,经过项目评审、创新展示、专利培育与创新路演、专利导航分析、互动答辩,最终评选出16个优秀项目共享96万元奖励,参赛者满意度近90%。

说起对大赛的评价,太原理工大学参赛队伍提到了赛事匹配的专业服务。他们说:“参加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不仅是出于对自身项目技术的自信,同样吸引我们的还有赛事主办方提供的专家一对一知识产权辅导服务,帮助我们对技术定位、专利布局方向、产业化模式都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同时自身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运用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太原市市场监管局面向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遴选知识产权特派员30名,出台《太原市知识产权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从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专利申请预先审查质效提升、助力创新主体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等方面提供高品质知识产权服务。

下一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将丰富“晋创谷·太原”知识产权要素,省市共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落实数据知识产权任务,同时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保护刑行衔接,全面落实样板企业培育入库盘活工作,加快专利转化和产业化。

卢文艳 韩慧文 董金毅 山西日报

来源:太原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