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图兹:特朗普对决美联储——历史如何迫使我们思考中央银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11:15 2

摘要:欢迎来到「图说政经Chartbook」。这里是由知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 Tooze)主理的Chartbook的中文版,经图兹教授本人授权。Chartbook是当今英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Newsletter之一,每周定期更新,用图表解读

【编者按】欢迎来到「图说政经Chartbook」。这里是由知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 Tooze)主理的Chartbook的中文版,经图兹教授本人授权。Chartbook是当今英文世界最具影响力的Newsletter之一,每周定期更新,用图表解读全球政经世界的激流与暗涌。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以“正当理由”解除美联储理事 丽莎·库克 的职务,同时还提名其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出任美联储理事,引发民主党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在全球高度互联的当下,美联储若陷入动荡,无人能在 美债危机的冲击下 独善其身。对此,图兹指出, 民主党在面对MAGA运动的激进手段时,缺乏同样的冒险精神和政治魄力。

特朗普以“正当理由(for cause)”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的举动,使他与美国中央银行的长期斗争升级。

此举引发强烈愤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哈钦斯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心(Hutchins Center for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主任大卫·魏瑟(David Wessel)在《金融时报》撰文警告:

“特朗普总统似乎决心掌控美联储——并动用一切手段确保在美联储理事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这是总统破坏民主根基的又一手段。”

若魏瑟的“我们的民主”已足够震撼,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表态更胜一筹。

这位素来直言不讳的经济学家,更以“我是斯巴达克斯!”的呐喊结束了他的动员演说。

译注:1960年电影《斯巴达克斯》中,斯巴达克斯率领奴隶起义,两度击败罗马军队,但最终陷于围困。罗马人向奴隶们承诺交出斯巴达克斯即可免死。片刻沉默后,斯巴达克斯起身说:“我是斯巴达克斯。”随后众人纷纷站起,同声认领:“我才是斯巴达克斯。”

如今特朗普的举措已超出寻常范畴。这不仅加剧了他与美联储的长期争端,更与整个行政体系展开全面对抗。

今年五月,最高法院在裁决特朗普解雇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官员一案时,特意强调“美联储是结构独特的准私人实体,承袭了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独特历史传统”。因此总统不能无故解雇主席或理事。但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中存在一条未经检验的条款,允许因“正当理由”解雇主席或理事。自五月以来,特朗普阵营似乎一直在搜寻“正当理由”。先是美联储翻修工程的建设成本问题,如今又冒出丽莎·库克的抵押贷款申请。

值得玩味的是, 为何特朗普阵营如此急切地升级攻势? 毕竟美联储正转向降息轨道,他们终将如愿以偿。为何要强行加速?

是投机取巧吗?——他们发现了把柄,正准备加以利用。或是源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狂妄与控制欲?——他们决心摧毁美联储的独立性。又或是为长远的银行业监管布局?抑或忧虑美国经济现状,因此执意掌控美联储政策,以便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

但且慢,自由派的反应(the liberal reaction)同样耐人寻味。注意这里被唤起的 个人认同感 :“ 我们的 民主”和“我是斯巴达克斯!”

从某种层面看,这有点可笑。但从另一层面看,却痛彻心扉地真实。

可笑之处在于美联储本身就是极不民主的机构。 美联储理事会席位分配之所以如此关键,正是因为明年各地区联储主席的任命权将由国会参议院行使。 华盛顿的联邦储备系统在遴选地区主席时,实质上是在监管那些由地方商业利益委员会主导、本应不受问责且不透明的运作。美联储是美国政府中商业利益直接参与决策的分支机构。请仔细品味这句话:“我是斯巴达克斯!”

身处该体系的人拥有实权。丽莎·库克并非像你我这般持有异于特朗普观点的普通人——她是美联储理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决策委员会之一拥有权。克鲁格曼没有,我没有,我们都没有。 我们绝非全都是丽莎·库克。

但若剥离那些愤慨又荒谬的泛泛之论,你便会突然窥见一个令人痛苦的真相。

丽莎·库克堪称成功高效的专业管理型人才的典范——至少在我有幸与她共事委员会期间,她给我的印象正是如此。她属于“(我们)这一类人”。从这个狭义角度而言,克鲁格曼的论断并非全无道理。任何以职业经理人阶层模式行使权力的群体——这很可能包括阅读“图说政经(Chartbook)”或克鲁格曼文章的相当一部分读者——都或多或少会遭受她此刻承受的骚扰式攻击。我们理应深有体会,毕竟,职业道德、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正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若将“我们”的范围收窄至布鲁金斯学会式的民主范式,那么魏瑟的论断同样成立:这种意义上的“我们的民主”的支柱确实正遭受严重威胁。

MAGA 2.0阵营显然意图挑战“我们的”权威,重塑“我们的”美国民主运作模式。他们还企图在选区划分、选票操控等领域实施更赤裸裸的操作,但这已是另一回事。

但与其惊恐应对,我们更应深思。此刻不禁令人想起奥巴马那段愤愤不平而自我暴露的即兴发言:“试想若是我做了其中任何一件”。没错!试想……

为何民主党政府在推进自身议程时,不像“MAGA”运动那样雄心勃勃、决心坚定、冷酷无情、积极进取、敢于冒险——甚至可以说 缺乏勇气 ?“MAGA”运动或许疯狂鲁莽,但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而“我们”却不敢。“我们”的民主或许高效,却也过于 循规蹈矩

我与丽莎·库克共同参与的委员会专注于绿色能源转型与金融事务,成员还包括前美联储理事莎拉·布鲁姆·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2022年她获提名担任美联储重要监管职位,却因共和党人的丑闻炒作及西弗吉尼亚州参议员曼钦(Manchin)对其气候政策立场的反对而撤回提名。 此事深刻揭示了美国民主中约束机制如何不对称地运作。 共和党人手段狠毒,当然,民主党人并非无辜,他们在其他领域也进行法律战。为论证央行参与绿色能源转型具有正当性,必须构建极其繁复的理论依据。在美国,这些努力注定徒劳。曼钦的反对彻底终结了希望。民主党人或需思考,难道曼钦无把柄可言、毫无破绽?难道没有任何手段能移除他设置的障碍?

经济层面 的论辩同样值得玩味。美联储视现代货币理论(MMT)为禁忌,并宣称直接政治化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独立的央行更优越”。这些论调如今正被重新搬上台面。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援引了拜登经济顾问委员会在2024年5月发布的入门指南,强调美联储独立性的重要性。

以下为节选:

“拜登·哈里斯政府始终强调独立中央银行的重要性。鉴于该议题在不同场合被反复提及,经济顾问委员会认为此刻正是阐释中央银行独立性(CBI)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良机。独立中央银行指能够不受政治干预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图2显示,CBI在发达经济体中已变得更为普遍。”

实证研究表明,央行独立性的演进进程与发达经济体通胀率长期下降趋势相吻合,并对应着稳固的长期通胀预期。正因这些宏观经济效益,全球各国政府持续强化央行独立性:对1923至2023年间370项央行改革的研究发现,自2016年起全球对央行独立性的承诺再度增强。

拜登政府受这一历史启示,坚定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历史已昭示:忽视这一教训或逆转过去半个世纪来之不易的进步,必将引发持久而破坏性的通胀后果。

但别指望这些论点能在MAGA的支持者群体中产生多大影响。

可以说MAGA支持者们疯狂且鲁莽,但也可以认为,他们的观点不无探讨价值。关于独立央行普遍优势的结论,往往源自那些对全球经济影响甚微、缺乏议价能力的国家样本。美国本就如同浴缸里的鲸鱼,它制定规则,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它享有“过度的特权”。

有人认为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将危及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此言不虚。但大型投资者究竟能去向何方? 全球可供投资的公共债务市场格局 如下:

若欲投资数万亿美元,除美国外,选择仅限于中国、日本及零星欧洲国家。欧元当前的强势绝非偶然。但欧元距离取代美国国债市场仍相去甚远。

迄今市场反应尚属平稳。截至欧洲时间周二上午撰稿时: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若特朗普成功掌控美联储,此处或将承受最大冲击——今晨攀升至4.94%。虽较本月初的4.75%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23年5月和10月突破的5%关口。”

这种局面能持续吗?

《金融时报》阿尔法城(FT Alphaville)专栏的杰出作者罗宾·威格尔斯沃思(Robin Wigglesworth)今晨如是开篇:

“在混乱无序的贸易战已成定局的前提下,本专栏长期预测特朗普2.0执政期间金融经济灾难的核心诱因,正是其对美联储的全面攻势。如今,这一幕终于上演。”

文章标题为《为美国国债市场祈祷》。但威格尔斯沃思究竟要我们祈祷什么?祈祷美国国债市场能安然度过这场风暴?祈祷债券警察骑马赶来惩戒特朗普?这无异于祈求危机降临。抑或为国债市场自身的灵魂祈祷——祈祷它尚未陷于MAGA狂热?目前市场几乎毫无反应的现状,似乎正引发这般忧虑。

正如威格尔斯沃思所言:

“……初始市场反应乐观得荒谬,毕竟此举绝非孤立事件。就在数周前,特朗普总统因一份不尽如人意的就业报告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根深蒂固的规范预期与制度诚信如今已荡然无存。许多投资者曾寄望于这样一种论调:任何强行接管并重塑美联储的企图都将引发债券市场的剧烈动荡,就连特朗普政府也曾对此心存畏惧。

然而针对库克的赤裸裸政治打压表明,政府对市场后果的担忧远不及投资者所料。即便库克最终通过司法途径胜诉,她遭受的围剿已向美联储董事会其他成员发出明确信号:特朗普政府乐于对任何令其不满者施展全套戏码。这极易对央行决策者产生恶性影响——若他们不担忧被武器化的美国政府动用一切手段进行骚扰,那才不合人之常情。”

我始终认为, 建立更民主的央行治理与公共债务政治 才是更优选择。

鉴于美国政治整体的毒性,这种立场始终充满风险。对手方极其危险。若要开启政治博弈,必须确保胜券在握。拉斯金等人的候选资格遭封杀,正昭示着行动空间是何其有限。

当前形势下,MAGA阵营的咄咄逼人已使民主党人(按:原文为“我们”)别无选择。 历史催迫着行动。

威格尔斯沃思在报告结尾引用了荷兰合作银行的精辟论断:

“正如荷兰合作银行所言,货币定价这一本应独立的技术性流程竟被公然政治化,再次印证,我们已不再身处1990年代。关于政策传导最优性、央行公信力及重大决策需隔绝民意影响的旧有观念,面对赤裸裸的权力政治新范式已无力招架。正如法律解释本质上具有政治性,货币价格同样具有政治属性,国家政策的各个方面正被征用以支撑‘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及其定位。”

若布鲁金斯式民主已成过往,若针对“我们”——即职业经理人阶级(PMC)——的持续攻势已不再令人震惊而成为既定事实,那么问题在于:我们的反应是否仅限于防御?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莫过于最高法院的干预,或债券市场的恐慌?我们难道要以“斯巴达克斯”之名,退守到要为央行独立辩护的阵地上吗?

难道不该真正定义“我们的民主”究竟有何吸引力?难道不该定义中央银行民主政治可能呈现的模样?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