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曰:道以无有为体,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论道,而非道也。夫道者,内视而自反,故人不小觉,不大迷,不小惠,不大愚。莫鉴于流潦,而鉴于止水,以其内保之,止而不外荡。月望日夺光,阴不可以承阳,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末不可以强于本,
【原文】
老子曰:道以无有为体,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论道,而非道也。夫道者,内视而自反,故人不小觉,不大迷,不小惠,不大愚。莫鉴于流潦,而鉴于止水,以其内保之,止而不外荡。月望日夺光,阴不可以承阳,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末不可以强于本,枝不可以大于干,上重下轻,其覆必易。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玉在山而草木润,珠生渊而岸不枯,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咘堁bùkè,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可见眸子;浊之为害,河水不见太山。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浮江海不为莫乘而沉,君子行道不为莫知而止,性之有也。以清入浊必困辱,以浊入清必覆倾,天二气即成虹,地二气即泄藏,人二气即生病。阴阳不能常,且冬且夏,月不知昼,日不知夜。川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地广者德厚,故鱼不可以无饵钓,兽不可以空器召。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葵藿为之不采;国有贤臣,折冲千里。通于道者若车之转于毂中,不运于己,与之致于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原也。故举枉与直,何如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
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故事或不可前规,物或不可预虑,故圣人畜道待时也。故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来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为鱼得者,非挈而入渊也,为猿得者,非负而上木也,纵之所利而已。足所践者浅,然待所不践而后能行,心所知者褊biǎn,然待所不知而后能明。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亡而齿寒,河水深而壤在山。水静则清,清则平,平则易,易则见物之形,形不可并,故可以为正。使叶落者,风摇之也,使水浊者,物挠之也,璧锾yuàn之器,礛[石诸]之功也,莫邪断割,砥砺之力也。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裹粮之资而不饥。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视于无有则得所见,听于无声则得所闻。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螀jiāng得木,各依其所生也。
水火相憎,鼎鬲在其间,五味以和;骨肉相爱也,谗人间之,父子相危也。犬豕不择器而食,俞肥其体,故近死;凤皇翔于千仞,莫之能致。椎固百内而不能自椽chuán,目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其眦。因高为山,即安而不危;因下为池,即渊深而鱼鳖归焉。沟池,涝即溢,旱即枯;河海之源,渊深而不竭。鳖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于明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蔽,精于聪也。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䋤yào之为缟也,或为冠,或为袜,冠则戴枝之,袜则足蹍之。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之木;土之势胜水,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势胜火,一酌不能救一车之薪。冬有雷,夏有雹,寒暑不变其节;霜雪麃biāo麃,日出而流。倾易覆也,倚易翻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兰芷以芳,不得见霜;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精泄者中易残,华非时者不可食。
舌之与齿,孰先弊焉?绳之与矢,孰先直焉?使影曲者形也,使响浊者声也。与死同病者,难为良医;与亡国同道者,不可为忠谋。使倡吹竽,使工捻窍,虽中节,不可使决,君形亡焉。聋者不歌,无以自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步于林者,不得直道;行于险者,不得履绳。海内其所出,故能大。日不并出,狐不二雄,神龙不匹,猛兽不群,鸷鸟不双。盖非橑不蔽日,轮非辐不追疾,橑轮未足恃也。张弓而能射,非弦不能发,发矢之为射,十分之一。饥马在厩,漠然无声,投刍其旁,争心乃生。三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满;十石而有塞,百斗而足。循绳而断即不过,悬衡而量即不差。悬古法以类,有时而遂,杖格之属,有时而施。是而行之,谓之断;非而行之,谓之乱。
农夫劳而君子养,愚者言而智者择。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黯黣ànměi,必留其谋。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毕开,不如一户之明。蝮蛇不可为足,虎不可为翼。今有六尺之席,卧而越之,下才不难,立而逾之,上才不易,势施异也。助祭者得尝,救斗者得伤;蔽于不祥之木,为雷霆所扑。日月欲明,浮云蔽之;河水欲清,沙土秽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蒙尘而欲无眯,不可得絜jié。黄金龟纽,贤者以为佩;土壤布地,能者以为富。故与弱者金玉,不如与之尺素。毂虚而中立,三十辐各尽其力,使一辐独入,众辐皆弃,何近远之能至?橘柚有乡,萑huán苇有丛;兽同足者相从游,鸟同翼者相从翔。欲观九州之地,足无千里之行,无政教之原,而欲为万民上者,难矣!凶凶者获,提提者射,故“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君子有酒,小人鞭缶,虽不可好,亦可以丑。人之性,便衣绵帛,或射之即被甲,为所不便,以得其便也。三十辐共一毂,各直一凿,不得相入,犹人臣各守其职也。善用人者,若蚈qiān之足,众而不相害;若舌之与齿,坚柔相磨而不相败。石生而坚,茞chén生而芳,少而有之,长而逾明。扶之与提,谢之与让,得之与失,诺之与已,相去千里。再生者不获,华太早者不须霜而落。污其准,粉其颡,腐鼠在阼zuò,烧薰于堂,入水而增濡,怀臭而求芳,虽善者不能为工。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木方盛,终日采之而复生,秋风下霜,一夕而零。质的张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势之所致。乳犬之噬虎,伏鸡之搏狸,恩之所加,不量其力。夫待利而登溺者,亦必将以利溺之矣,舟能浮能沈,愚者不知足焉。骐骥驱之不进,引之不止,人君不以取道里。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虽齐,必有危。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无以正曲直,用规矩者,亦有规矩之心。太山之高,倍而不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竹木有火,不钻不熏;土中有水,不掘不出,矢之疾,不过二里;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止,丘山从成。临河欲鱼,不如归而织网。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顺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巧冶不能消木,良匠不能斲冰,物有不可,如之何君子不留意。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无辜不辜,甑终不堕井矣。刺我行者,欲我交,呰我货者,欲我市,行一棋不足以见知,弹一弦不足以为悲。今有一炭然,掇之烂指,相近也,万石俱熏,去之十步而不死,同气而异积也。有荣华者必有愁悴,上有罗纨下必有麻缋huì。木大者根瞿qú,山高者基扶。
【译文】
老子说:道以无形无声的虚无为体,观察它看不见其形体,倾听它而不闻其声音,这就称之为暗昧而无形,暗昧而无形,是所以用来论说道的,而并不是道,道是不可言说的,故所言说的就不是道。道这个东西,反听内视,自得于身,在体内自我修养,便可于自身中获得它。得道之人循道而行就可以做到不耍小聪明,不犯大迷糊,不施小恩惠,大事不糊涂。人不会照鉴于流水,而是照鉴于止水,因为止水可以保持,而不产生波荡。月望时月虽亮,太阳一出其亮光就会被日所夺,这是阴不可以胜阳的原故,太阳出现星光就不可见,这是因为它们无法与太阳的光芒争辉,树梢不可强大于树根,树枝不可以强大于树干,上边重下边轻,必然容易翻倒。一座深潭不能容纳两条蛟龙,一只雌性禽兽不能同时配与二只雄性禽兽,一个就安定,两个就相争。高山藏玉而草木润媚,深潭生珠而岸边不枯,君子积累道德而有光辉。蚯蚓没有筋骨的强硬,爪牙的坚利,却可以在地上吃干土,地下饮黄泉,就在于它用心专精。清水能明照,一杯水也可照见眸子;浊水藏污纳垢,即使是大如黄河也照不见泰山。兰草和白芷不会因为无人佩带就不发出芳香,船行江海不会因为没有乘人就自沉,君子修行道德不会因为没有人知道就自动停止,这都是本性所固有。把清水倒入浊水中必遭污浊,把浊水倒入清水中清水必遭污染。天上阴阳两气失调就会形成彩虹,地上阴阳两气失调就会使伏藏的昆虫泄漏出来为害,体内阴阳两气失调人就会生病。阴阳两气不能正常运转,天气就会冬夏颠倒,月不知昼尽而不降,日不知夜尽而不升。水深则鱼大,山高则木长,地广则德厚,所以鱼不能用无饵之钩去钓,野兽不能用无饵之器去捕。山里有猛兽,林木会因为此而不遭砍伐;园中有螫虫,蔬菜会因为此而不被採摘;国家有贤臣,便能拒敌于千里之外。通达于道的人就好像车轴,转于毂中,而自己却并不运动,但与毂相配合就能致于千里之外的地方,终而复始,这就是其转动无穷的原因。所以推举小人于君子,小人会很得意;推举君子于小人,君子还是不要去了。(我无事而民自正)
有鸟将要飞来,张开罗网以等待它。能捕获鸟的仅是罗网中的一个孔,现在织一个一孔之罗网,那就永远也捕不到鸟。所以事情有的不可提前规划,有的不可提前思虑,故圣人积累道德以等待时运。想让鱼来聚集要先疏通水道,想让鸟来聚集要先栽种树木;水积聚而鱼来,树茂繁而鸟集群。捕鱼的人,不需亲自入水潭;猎猿的人,不需亲自爬树;只要对它们施与利诱即可捕获,如此而已。用脚所能践踏的地方是有限的,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脚所能践踏的道理,然后才能知道什么叫行;用心所能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心所能知道的道理,然后才能知道什么叫明。河水断流山谷就会枯竭,山丘夷平渊潭就会堵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河水深则沃壤在山。水静就清,清就平,平就易(改变用途),清静平正然后就能变得可以照见物体之形,当所照物形不会发生相并,就可以作为参照标准。使树叶凋落的,是风的吹动;使清水混浊的,是物的搅动。璧瑗之器的美好,是由于磴诸(治玉之石)的功劳;莫邪宝剑的锋利,是由于砥砺的努力。吸血蝇虫附吸在千里马身上,可达于千里之外而不用自飞,不携带干粮也不会感到饥饿,有所依托之故也。狡兔捕得而猎犬遭烹,飞鸟射尽而良弓收起而不用,功成名就就要全身而退,天道就是如此。怒发于不怒,为出于不为,观察于无有才能获得其所见,倾听于无声才可获得其所闻。飞鸟终究会返回故乡,兔子奔跑终究会回归洞窟,狐狸死时必向往首丘,寒蝉必然依附于树木,事物的终极,没有不归根返本的,所以说各依其所生。(圣人以合道之法待之,取其中之一而已。而不是求其唯一啊。不执着于具体某一个,才会常有啊。)
水与火相互不容,但用鼎隔离于水火之间,以火烧水,五味能得以调和;父与子骨肉相爱,但谗人在背后离间了他们,父与子的关系就会产生危机。(隔害则有利,隔亲则有害)
猪狗不知选择食器而只知道吃食,身体越肥壮,越接近于死亡。凤凰翱翔于千仞之空,非梧桐不居,非醴泉不饮,远离险境,危邦不栖,乱世不现,所以无法引诱而得。槌子能使百孔坚固,但却不能自我敲击,自我坚固;目光可以看到百步之外的物体,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眶。世俗之人,都看远而遗近,追求外物而不鉴查己身。因高成山就安然而无危险,因低成渊鱼鳖就会不召而至。积水很浅的池塘遇着雨后的洪水就会满溢而出,遇着干旱又会枯干,江海的水源深广而不枯竭。鳖没有耳朵而眼睛却是明亮的,瞎子没有眼睛而耳朵却精于倾听。(自我求足、深修道德、不依赖才会有安全感。)
混混的浊水,可以用它来洗我的脚吗?冷冷的清水,可以用它来洗我的缨吗?䋤(生绢中上品)之为缟(细白的生绢),或用其做帽子,或用其做袜子。做成帽子会被人顶戴,做成袜子却遭脚的践踏。(好不好在于用的人,和事物本身关系不大。好,只因它恰逢其需罢了)
金可以克木,但是一刀不能残害一片森林;土可以克水,但是一捧土不能堵塞江河;水可以克火,但是一杯水不能救一车之薪的大火。冬天打雷,夏天落冰雹,但寒暑却没有发生变化,霜和雪虽然盛厚,但太阳一出来就马上化为流水了。(物性要与其量相匹配才行,不自量力,就会自取其辱)
倾斜的就容易颠覆,偏倚的就容易推倒,看见苗头就容易锄除,湿润容易下雨。(顺势而为,易于建功)
兰草和白芷因为芳香的缘故而早早夭折,不到秋霜落下之时便早已死亡;蟾蜍虽能避免兵器的伤害,但其寿命也仅在五月之望(被人捕杀)。精华外泄的,内中容易有所残缺,所以花之果实不合季节的不可摘食。(才华外显,比较容易遭受伤害。)
舌头和牙齿,哪一个先败坏呢?绳子和箭矢,哪一个先折断呢?影子弯曲是因为形体弯曲,回响重浊是因为声源重浊。患了必死之病,虽是良医也难以救治;国之必亡,虽是忠臣也难以谋存。如果让优倡吹竽,让工匠来按窍孔,即使能够符合节拍,也不能吹成曲调,这是因为心手不能一致的缘故。聋者不能歌唱,所以无法通过歌唱而自娱自乐,盲者看不到物,所以没办法通过辨认来待人接物。行走在树林中的人,不求直道,务在于能通;脚踏险境的人,不遵循规范,务求于解危。雨水出自大海,又通过江河复归于大海,海纳百川,所以能成就其大。太阳不并出,雌狐不二配,神龙不成双,猛兽不群居,猛禽不双飞。伞无骨架支撑就不能张开蔽日,车轮没有辐条支撑就不能疾驶而行,仅靠骨架和车轮是不足以成事的。张弓而射箭,没有弦就发射不出去,箭之为射,能中的也就不过十分之一。骏马饥饿在马圈,只能漠然而无声息,投放草料在它的身旁,争雄之心才又产生。三寸小管,器具虽小却无底,即使整个天下也无法装满。十石的器具,容量虽大却有底,仅有百斗就足够了。循法而断就不会产生错误,悬秤而量就不会产生差错。(万物各有其理,顺理则事易成,逆理则不能成事)
把先王的法令拿来用就像循绳而断和悬衡而量一样,但是,也要因时而调整才能成功,杖格一类的刑律,也是一样需要随实际情况的变化使用,用对了时间和方法,就是明断,用错了时间和方法,就是错乱。(既要因循,更要懂变通)
农夫劳动而君子得养,愚昧的人喜欢发表言论而智慧的人却知道有所选择。如果能看得明白,处理起来就会如玉石般无瑕。如果事物黑暗昏昧不可明辨,必定要留有谋虑。一百个星星的亮光,抵不上一个月亮的光芒;十个窗户都打开,也不如仅开一扇门那么明亮。蝮蛇不能让它用脚走路,老虎不能让它用翼飞翔。现在有一张六尺的席子,放倒了而越过它,对于下才的人来说也不是难事,立起来而越过它,对于上才的人来说也不是易事了,形势和方法不同的缘故啊。(明察然后能知变)
助祭的人可以借机品尝祭品的味道;救护搏斗的人会一起受伤;荫蔽于不祥之树下,会为雷电所击倒。日月欲明亮,但却为浮云所遮挡;河水欲清,但却为沙石所污染;丛兰想长高,但却为秋风所摧毁;人性欲平静,但却为嗜欲所伤害;被尘土所蒙盖而想眼不被迷,是不可能得到清洁的。黄金龟纽,为贤者所佩带;土壤广布大地,有能力的人可以此致富。所以给弱者以黄金和美玉,还不如送给他一尺的白绢有用。毂空虚而中间立三十根辐条,各尽其力,如果让一根辐条单独插入,其他的辐条弃而不用,则无论远近哪都不能去了。(才能和资源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橘子和柚子都有一定的产地,芦苇丛生也有一定的地点,同足的野兽必相从而游,有同样翅膀的鸟必相从飞翔。想要观察九州的地貌民情,足不能有千里之行,胸无政治教化之根本,而仍想要做万民的君主就太难了!即使再凶猛的野兽也可以被网捕获(比凶更凶则能获),即使飞来飞去的鸟群也可以被弓箭射落(能得其群则易射)。所以“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不求“唯一”,求“之一”就好)
君子有时也喝酒助兴,小人偶尔也击缶为乐,虽然不能放纵,但是都可以适当的娱乐。人的本性,平常无事便穿简便的丝绵衣服,如果有骑射之事便披上甲胄,适时而用,以取其便,为人之常情。(没有绝对的事情)
三十根辐条共支撑一毂,各处一孔,不可相互移动,就好像是人臣各坚守其职位而尽心尽力。善于用人的人,就好像蚜虫的脚,虽然众多但却不相互伤害;就好像舌头和牙齿,刚强与柔弱相磨合但却不相互妨碍。石头生来就坚硬,白芷生来就芳香,从小就有,与生俱来,长成以后愈加明显。扶持与提拔,感谢与礼让,得到与失掉,答应与否定,相去千里,差之甚远。(用人在组织得法)
一年两次生长开花的植物不结果,没有收获,开花太早的植物不待下霜时就已衰落。把鼻子弄脏,将额头施粉,腐败的老鼠在台阶上,再于殿堂熏香,就像在水里却怕被打湿;怀着臭东西而寻求芳香,即使是善巧之人也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净己)
冬天的冰可以折断,夏天的树枝可以打结,时光难得而容易流失,光阴可惜,时运难逢,君子应适时而动,不可丧失机会。树木生长茂盛之时,终日采伐它也会复生;秋风刮起而降霜,则一夜就会凋零。(适时而动,不失时机)
标靶立起来后箭矢就会射集而来,林木茂盛就会遭到斧斤的砍伐,并不是有谁招致的,而是形势导致的结果。(制造形势)
哺乳的母犬为了小犬可与老虎嘶咬,孵蛋的母鸡为了后代的安全可与野猫博斗,这是为恩情所驱使,而不考虑力量的大小。(此时莫欺之)
如果想要待利再去抢救落水者,那么必将因为利而使落水者溺水而亡。船是能沉能浮的,人因利而生,亦因利而死,愚蠢的人是不知道满足的,不知道满足,后患便无穷。(义在利先,知止不殆)
千里马驱使它是不前进的,而引导它却永远向前,不知停止。人君使用臣下就应是如此,这样才可以致远,成就大业。(用人之道,不在压,在导)
水面虽平,但却必有波纹;衡秤虽平正,但却必有差错;尺子虽齐整,但却必有偏斜。没有规矩不能定方圆,没有准绳无以正曲直。使用规矩的人,自己心中也有主观标准。(要使用标准)
泰山高大,背对着它却看不见;秋毫细微,正对着它却不难发现。竹木可以生火,不钻却不生火烟;土中有水,不挖掘却不会涌出。箭羽虽迅疾,但飞行不过二里;跬步不停,虽瘸腿之鳖亦可行千里;累土不止,丘山可成。站在河边想得到鱼,还不如回去织网。弓弦先调好而后再求其强劲,骏马先驯服而后再求其精良,人先有信义而后再求其贤能。(法要正用。方向比努力重要,德比才重要。)
铸工虽巧却不能熔化木材,工匠技艺精良却不能使冰成器物,君子不做不能为之事。让人不要渡河做得到,让河不起波涛却做不到。没有无缘无故的原因,甑是不会自己坠落到井里的。(善者因之)
斥责我行动的人,是想要与我结交;诋毁我财货的人,是想要与我交易。下一步棋子不足以了解其才能,弹奏一弦不足以使人悲伤。(全面了解)
现在有一炭燃烧,把火炭拾起来就会烧烂手指;万石木炭一起燃烧,但只要相距十步就不会被烧死。荣华的人,必有忧愁之事;上能有罗纨之美,下必有麻蒯之人忙碌。树木高大是因为其根四出交错,山体高大是因为有根基支持。(明理而后知行)
【我的收获】
列举了上德的各种表现。
来源:玄明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