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最牛卧底”,在临刑前逃脱,手握国民党高官大量把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02:31 1

摘要:"范少将,断头饭还合胃口吗?"1949年4月10日深夜,上海提篮桥监狱的走廊里,狱警端着空碗揶揄道。

"范少将,断头饭还合胃口吗?"1949年4月10日深夜,上海提篮桥监狱的走廊里,狱警端着空碗揶揄道。

铁栅栏后的范纪曼抹了抹嘴:"红烧肉太肥,下次记得用五花。"

谁都想不到,这个被判死刑的"国民党少将",此刻正盯着牢房角落的木板——那是他准备给蒋介石政权的最后"惊喜"。

十二小时后,当解放军先头部队的炮声隐约传来时,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叛徒",正踩着木板翻越三米高墙。

看守拎着警棍站在暗处,突然冲他背影喊了句:"早去早回!"这句意味深长的送别,揭开了中共"最牛卧底"的终极逃亡。

1906年,四川梁平县的茶馆里,13岁的范纪曼给说书先生递茶:"您刚讲的《三国》不对,蒋干盗书是周瑜设局!"

这份较真劲头,让他在19岁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时,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

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血雨腥风中,21岁的范纪曼在武汉街头目睹同志被砍头。

他躲进英租界,用俄语向巡捕解释:"我是圣约翰大学的外语教师。"

靠着精通五国语言的本事,他成了国共两党争抢的"活字典"。

1932年的北平,范纪曼在茶馆偶遇老同学陈恭澍。

这个后来的"军统第一杀手"拍着他的肩膀:"帮我翻译日本领事馆文件,每月三十大洋!"

范纪曼接过文件,当晚就抄送两份——一份交给陈恭澍,另一份塞进东安市场馄饨摊的暗格。

1947年的上海霞飞路,别克轿车里的范纪曼摇下车窗,宪兵立刻敬礼:"范专员好!"

此时的他已是国防部二厅少将,掌管国际情报。

办公室里,他当着毛人凤的面撕毁文件:"这种假情报也敢报?"

淮海战役前夜,范纪曼参加绝密会议。蒋介石指着沙盘怒吼:"把黄百韬兵团撤到碾庄!"

散会后,范纪曼钻进厕所,用口红在卫生纸上画出行军路线。

第二天,上海菜市场的鱼肚里,这份情报就到了粟裕手中。

最惊险的是1948年冬,他在南京国防部偷拍"长江布防图"时,突然听到走廊传来脚步声。

情急之下,他掀开窗帘把相机塞进鸟窝——那里住着他喂了半年的信鸽。

1949年3月的上海,春寒料峭。

范纪曼在百乐门舞厅搂着女特务跳舞,突然被军统的人按在墙上:"沈寒涛把你卖了!"

原来,被捕的地下党员在酷刑下供出:"范少将书房有本《资本论》......"

提篮桥监狱的审讯室里,毛人凤亲自操刀:"当年我给您端茶倒水,现在该您给我交代了!"

烙铁烫在胸口时,范纪曼突然大笑:"你办公室第三个抽屉,藏着宋美龄的翡翠耳环吧?"

这种"上司秘闻"让行刑者手抖——他们不知道,这些把柄是范纪曼十年卧底攒的"保命符"。

"4月11日执行枪决"的判决书送达时,范纪曼正用饭勺在墙上刻正字。

他突然对送饭的看守说:"兄弟,借块木板垫床脚。"

没人注意到,这个"娇气"的要求藏着惊天计划。

行刑前夜,范纪曼吞下整碗红烧肉。

凌晨三点,他捂着肚子惨叫:"吃坏肚子了!"

看守打开牢门时,他瞥见对方腰间的钥匙串少了两把——这个细节让他确信,对方在"放水"。

厕所墙角,一米长的木板早已备好。

第一次攀爬时,他摔得满脸是血。

第二次,他用皮带捆住木板,终于够到墙头。

翻越瞬间,远处传来解放军的炮声。

1990年,弥留之际的范纪曼仍有两个未解之谜:那个说"早去早回"的看守,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故意放长线?当年摔下木板时的巨响,为何没引来追兵?

2015年解密的台湾档案揭晓部分答案——典狱长周黎扬曾在日记中写道:"4月10日晚接到南京密电:'明日犯人可酌情处置'。"

而当时的代总统李宗仁,正秘密与中共洽谈和平协议。

更戏剧性的是,那个"失踪"的看守后来出现在香港。

有茶客认出他时,他正听着京剧《空城计》,拍腿大笑:"诸葛亮的城墙上,缺的不就是块木板么!"

上海解放次日,范纪曼穿着少将军装走进市委大院。

哨兵举枪阻拦,他掏出珍藏的《资本论》:"同志,我这本书里,夹着整个长江防线。"

2009年,提篮桥监狱旧址竖起块特殊展板:三米高的墙面复原场景中,那块改变历史的木板旁写着:"有些台阶,要踩着敌人的尸体才能看见。"

而范纪曼1990年捐献的将军服上,至今留着越狱时的血渍,像朵永不褪色的红花。

来源:小雪爱说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