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简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02:40 1

摘要:近代以来,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生了密切关系。他们与祖(籍)国命运与共、风雨同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任贵祥主编的《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

【图书评介】

近代以来,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生了密切关系。他们与祖(籍)国命运与共、风雨同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任贵祥主编的《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最近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丛书》全面系统收录了近代以来广大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珍贵历史资料,是一套内容丰富、学理深厚、富有特色的系列著作。

《丛书》共六册约308万字,分别为《华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华侨华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华侨华人与毛泽东、孙中山等政党领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纪事》《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文献资料选编》,具体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境况下,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动国共合作、积极投身国民革命,大力支援抗日战争,投身全国解放战争,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多方面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历史进程;编撰了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关系大事记,收录了见证他们支持祖(籍)国革命和建设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以往研究多集中于三件大事,即支持辛亥革命、支援抗战、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丛书》进一步介绍了华侨支持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最早走上救国道路;继之大力支持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斗争;随后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舞台,声援五四运动,传播马列主义,参与推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投身国民革命;率先支持局部抗战,竭尽全力支援全民族抗战,声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积极推动并参与创建新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广大华侨华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丛书》将以往着重研究的三点连成一线,上下贯通,纵横结合,广泛拓展,全面展现。

《丛书》广泛收集利用丰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如第二册挖掘利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侨务档案资料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档案馆有关资料;其他许多颇具特色的资料,如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江门华侨历史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云南昆明“华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展陈资料等,也得到较为全面有效的收集利用。在此基础上,与以往相关研究比较,《丛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比如关于华侨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以往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涉及较少,《丛书》阐述了华侨从海外多种渠道、多重方式向祖国传播马列主义,一些先进分子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的沟通以及共产国际帮助创建中共的过程中穿针引线,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又如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侨与中国革命事业的关系,书中提出,九一八事变后,广大华侨纷纷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齐心协力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反对内战和专制,部分华侨精英参与创建新中国大业,为推动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近两个世纪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部有分量、有功底、有价值的作品。它以大量史实说明,广大华侨华人是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得以推进的有力支持者,也是当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