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间:现代人的情绪火山,怎能纵容社会戾气的无底线蔓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04:49 1

摘要:你好,六零后的我来了,带着半生经历和经验,来一起看人间悲欢故事,品世上真善美丑,悟天下人情道理,修以后平安人生。

嗨,你好,六零后的我来了,带着半生经历和经验,来一起看人间悲欢故事,品世上真善美丑,悟天下人情道理,修以后平安人生。

写文章一个多月了,终于,我也遭受了那种让我心里难受的评论。

应该不算网暴,因为在大量的评论中,仅有极少了几个点评,不那么友好。

居然骂我脏心烂肺?

我只不过写了一篇当年的旧案:苏州的一名医生杀妻案而已。

事实是存在的,语言是比较客观的,阅读量已经13万多,分享量855,评论数据97 个。

大多数人看的事实,以及背后的警示意义。

挨顿骂,我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难道,一个医生杀了妻子,我写了文章,读者会认为所有的医生都会这么做?

一名犯法的医生就代表所有的医生?

或者,违法乱纪的事情,我等普通百姓不能写?不应该写?

好在我心态还好,没被打倒。

因为我的见惯不怪。

01

我看过一段视频,是陈道明关于百姓戾气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

看过一篇文章,看了下边的留言之后,不知道百姓的戾气从哪里来。

然后,引发了很多人对他的狂轰:你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怎么了解底层百姓的不容易?

实际上,个人认为,陈道明关于"百姓戾气太重"的观察,恰似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划开了当代社会的情绪溃疡面。

我们平心静气的来看。

2018年,一位乘客坐过了站,让公交车司机停车。

司机没有停车。

这位乘客来了脾气,窜到司机座前,动手打司机。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用手阻挡。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公交车驶离方向,越过栏杆,坠桥。

如果乘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发生这种事吗?

02

除了现实中,生活的各种场所,能够看到人与人互不相让的争斗以外,网络上更是比比皆是。

2023年,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

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坚决打击以下7方面问题:

“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

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

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

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

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

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

以及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行为。

为何?

那一定是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中央网信办才出手整顿。

是的,从寻亲少年刘学州、到粉色头发的保研少女郑灵华、再到疫情时因仅打赏骑手200元跳楼的女士、汶川地震幸存者“钢腿女孩”牛钰……不少都酿成了死亡的悲剧,而这一切背后的恶魔,都是网络暴力。

上千条谩骂与侮辱背后,是无数个难以定位的个人和营销账号,或者是个人行为,或者是有组织的行动,网暴已经成为了目前互联网最大顽疾之势。

网暴的背后,是不是戾气在作祟?

03

固然,我们可以振振有词:我们压力太大了。我们生活很困难。

但,这就是理由吗?

把自己的不愉快或者痛苦,转嫁到别人的身上?

甚至,见不得别人的好?

要知道,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你以为,手握手机,可以肆意张扬自己的文字去任意的讽刺挖苦甚至咒骂别人时,别忘了,网警也在盯着你。

而,法律,也不惯着你。

这些年,因为网络上的这些行为,进去改造反思的人还少吗?

鲁迅先生曾说:愿我们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的事,能发的声。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一束光,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

更希望当我们凝视戾气的深渊时,看到的不是人性的堕落,而是社会转型期的集体阵痛。

让那些沸腾的能量,转化为文明进阶的驱动之力吧。

来源:雄安胡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