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消失的1979-1981年,罗维拯救了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0:00 1

摘要:那时我已经和李翰祥导演合作过两部戏了,(注:《金瓶双艳》《北地胭脂》),他很喜欢我。以动作片来讲,那时候谁拍刘家良的戏都会更红,他也是我的偶像。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上回说到,邵氏和嘉禾分别给成龙开出了500万和480万的价码。

那成龙选了谁呢?

历史已经发生过,是不能变更的。所以大家都知道答案。

成龙选择了嘉禾。

问题是?为什么?

成龙没文化,只会签自己的名,其余不认识几个字。这一点前文已经反复提过了。

所以,他和邵逸夫只提了两个要求:

第一,他想拍李翰祥和刘家良的戏。

第二,他想做国际巨星。

作为一个几乎目不识丁的演员,他能看到的也就这样了。用成龙自己的话说:

那时我已经和李翰祥导演合作过两部戏了,(注:《金瓶双艳》《北地胭脂》),他很喜欢我。以动作片来讲,那时候谁拍刘家良的戏都会更红,他也是我的偶像。

然后。。。。。。。

然后邵逸夫的老毛病又犯了。

邵逸夫说,李翰祥一定可以。刘家良嘛,他有自己固定的班底,我们会试试看。至于国际巨星嘛,是需要很多因素的。。。。。。

关于成龙的愿景,邵逸夫都说“好”,但这个“好”后面,总是跟着更多的“但是”,这态度非常之犹豫,成龙也只能理解为,邵老板很“严谨”。

还记得邵老板是怎么错过李小龙的吗?

这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嘛!

回去之后,陈自强就说,我认为嘉禾会答应你所有的条件,他们会让你做国际明星的。他们公司现在已经有一个叫安德烈·摩根(Andre Morgan)的人,在负责国际制作的部分。在电影制作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上,嘉禾也应该是更高的。

那个时候,嘉禾已经有了独立制片人的概念,李小龙、许冠文、洪金宝等人都可以在嘉禾成立子公司为自己拍电影,而不仅仅是打工。这意味着与嘉禾合作,我也可以这样做。

最后,在500万和480万片酬之间,我决定选择给我480万的嘉禾。---《我是成龙》

于是,嘉禾给成龙成立了一家叫拳威影业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嘛,当然是陈自强。

你们懂得。

此时成龙还不知道,自己这两个条件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闹得很大,罗维不仅起诉了成龙,后面罗维还找人各种阻挠《师弟出马》的拍摄,嘉禾和成龙都不胜其扰。

直到有一次,几个“三合会”的彪形大汉直接“绑架”了成龙,把成龙吓了一跳。

结果,他被绑到了罗维办公室。

罗维看着并不是很开心,显得阴晴不定(当时成龙还没意识到这是为什么),他拿出成龙的旧合同,上面过时的10万一部片酬已经被划掉了,这是为了展示给成龙看的。然后,他又拿出一个空白的支票,对成龙说:

“我不是在开玩笑,Jackie,”他说,“你想填什么数字就填什么数字,因为我知道,我能够相信你是讲道理的人。然后,我们又可以像从前一样了。罗维和成龙。你不是在为我工作,这你是很清楚的。它将是罗和成,伙伴关系,一个整体,明白吗?”

-----《我是谁:成龙自述》杰夫·杨著,英文版,因此是翻译腔

罗维的话近乎哀求,现在成龙知道,这阴晴不定的脸,并不是全冲着他。

成龙最后还是没签字。但是事情总要人解决。

于是,嘉禾、罗维、成龙、陈自强、王羽等人出来一起谈判,这个过程前面也已经提过了。

总之,嘉禾妥协了。答应拿出一部成龙主演的影片,送给罗维。那就是后来《龙少爷》,明明是嘉禾的作品,却被堂而皇之地冠上了罗维影业出品的大名。嘉禾做了活雷锋。

可是,这个过程发生在1980年下半年《师弟出马》的拍摄期间,嘉禾与成龙真的头疼不已。

怎么办?

这时候,他提出的要求就派上用场了。

你不是想做国际巨星吗?

安排!

于是《师弟出马》草草拍完后,成龙被立刻送去了美国,避祸的同时,顺便开启了这次国际化的征程。

用时两年。

这就是《杀手壕》和《炮弹飞车》。

大概是成龙在李小龙的《龙争虎斗》里打过酱油,知道这部好莱坞出品的影片对于李小龙打响世界巨星的意义吧。所以,他想学。

结局却是,成龙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差点就被按死在影坛上。再加上与罗维闹纠纷的1979年,等于是三年间,白白浪费。

要知道这三年间香港电影风起云涌,佳视的五台山大战已经落幕,佳视六君子退出,为电影界送来了一堆留洋背景的“新人”,当时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现在说一个影坛都能抖三抖,他们是,徐克、谭家明、许鞍华、方育平、麦当雄、严浩。。。。。。

香港电影新浪潮就是那时候刮起来的。

外加上已经完成蜕变的吴宇森、杜琪峰、尔冬升等人,以及正当红的刘家良、洪金宝、许冠文等等。各种大神都在往前猛冲,结果你成龙却消失了。。。。。。

在那个日新月异的节骨眼,跑去美国浪费了两年,你说这个“国际巨星”的风险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你说成龙说“我想做国际巨星”有什么错?

没有,但很显然那个节骨眼上有点不合时宜,你这个要求反而被当枪使了。

协议应该早就达成了,为什么成龙要去整整两年时间?

这个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1979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是罗维影业的《笑拳怪招》,如果不是罗维手里的旧片给成龙维持热度,按那个年代的更新速度,成龙可能真的就被按死了。

两年啊。要知道在那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真的是“日”新“月”异,字面上的。

那个时代的演员节奏,一般都是一年要拍三四部作品的。

你两年待在美国,香港这边不出作品,等于是一下错过了五六部作品的露面机会,热度基本上就被耗光了。跟现在的网红的性质差不多,你自己不主动维持热度,那就基本上红火一下,然后就销声匿迹了。去年最火的“郭有才”,一曲《诺言》天下知,现在呢?已经没多少人关注了。

电影人才像黄渤,曾经是国内演技No1,结果一头扎进综艺圈,恰快钱饭去了。电影作品方面,尤其是优质电影作品,一个不见有,就这么透支自己,没几年就把自己的好名声好人缘全挥霍光了。

还有周冬雨,凭借《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连获大奖,快速晋升为国内第一小花,无出其右者。可是,接下来,她突然就放慢了脚步,先是不出作品,然后出一部烂一部。还说什么呢?这就是给机会不抓住,浪费青春,辜负时光。

这样学人家“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可不行。小李子,哦,老李,未拿奥斯卡影帝前,每年都铆足了劲折腾自己,就是奔着获奖去的。然后终于获得了,心满意足,一下子就休息了好几年。但是人家有这个资本啊,钱早就赚足了,女朋友照样只泡25岁以下的。你周冬雨可就没这个资本了。唉。

成龙也是,你年纪轻轻,没这个资本啊。

就这样,1979-1980年,成龙在香港电影发展势头最旺的时候,肉体消失了。

但是,

但是,成龙的声势实际上并没有消失。依旧有作品不断上映,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就有赖于罗维的“功劳”了。

罗维,当然不是出于好心,不是为了帮助成龙,他只是为了自己。但是,客观上却帮助了成龙。

罗维,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跟风王”。前面讲过了,他自认为自己是天王推手,李小龙的大热全是他的功劳。毕竟,李小龙前两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都是他执导的。

为了延续热度,原计划是他与李小龙继续合作拍摄第三部影片《黄面虎》,讲霍元甲的故事,跟风《精武门》里陈真。结果李小龙更想先拍他自己的剧本《猛龙过江》,后面再说《黄面虎》。

结果是嘉禾老板邹文怀面见李小龙后,开了绿灯,《猛龙过江》先上。

罗维得知消息后,大怒,觉得李小龙摆了他一道。因为他已经筹备一段时间了,剧本给了李小龙,李也答应了要修改剧本。谁知道,居然是不拍了。于是,罗维找来初代动作天王王羽,将《黄面虎》改成《冷面虎》,决意要用给李小龙的剧本打倒李小龙。

当然结果我们也都知道,《冷面虎》被《猛龙过江》碾压,票房不及对方一半,但好歹也入了票房榜,位列第七位,票收203万。《猛龙过江》则票收530万,当年的票房冠军。而且,李小龙得知罗维背着他拍摄了《冷面虎》的消息时,也是大怒。因为他并没有放弃这个项目,只是想有个优先顺序而已。后来,他在拍摄《死亡的游戏》时,最初的卡板上面的名字就是《黄面虎》。后来才改成了《死亡的游戏》。

当李小龙倏然离世后,罗维初捧成龙的时候,将他的艺名“陈元龙”改成“成龙”,目的就是“成为李小龙”,而不是“成为龙”。

他为成龙打造的第一个项目是《新精武门》,就明显是跟风,想重走捧李小龙的道路。结果呢,很惨,压根没人看。

之后罗维为推成龙,采用的手段依旧是跟风。跟刘家良,跟楚原,结果是一个跟斗接一个跟斗,一再跌倒。

最后,还是吴思远出手,从他这里借走了成龙,扶正袁和平做导演,拍摄了《蛇形刁手》《醉拳》,这才真正为成龙找到了一条属于他的光明大道。

这些事,大家都熟悉了。就不细说了。

话说,在成龙被嘉禾签走之后,罗维当然是不甘心的。

除了闹事之外,想尽一切可能将成龙想要留下来。之外,他还想尽一切可能,要将成龙的遗产压榨干净。

所以,在1979-1980年间,他就搜寻罗维影业的片库,看看还有啥成龙的遗产,可以拿出来套现。

首当其冲,是1979年的票房冠军《笑拳怪招》,票收545万,尽管不如前一年票房亚军《醉拳》的676万,但好赖也是冠军。这也是成龙在火了起来之后,罗维给他的机会,扶正他当导演的作品。

因为是初次当导演,成龙也狠下了一些功夫,倾注了很大心血,虽然剧情什么的依旧简单粗暴,基本上就是模仿《醉拳》那一套,但本片的优势在于对道具以及环境的利用,无人能及!通过这部影片,成龙动作风格进一步确立,那年他才25岁。影片很成功,让罗维赚了大钱。

当然,影片上映的时候,成龙已经离开了罗维,也就一分钱没有他的份。就像现在,《大话西游》反复重映,但是作为主演的周星驰,一分也拿不到,因为版权属于西安电影制片厂,跟周星驰没有一点关系了。

在罗维手下,他只拿月薪,每月3000元。就像大鹏,当初在搜狐上班,以搜狐员工的身份自编自导自演了《煎饼侠》,票房11.62亿。可是,钱全归了搜狐老板张朝阳,因为大鹏只是员工,只能拿工资。当然,张朝阳也给了大鹏一笔奖金,以资鼓励,但份额相对票房收入来说,九牛一毛。所以,大鹏迅速就离职了。一样的道理。

此外,罗维亲自执导的《龙拳》,也在这年上映。票收100万,位列52位。总算没有辜负他“百万大导”的名头,尽管这时候票房过百万再就不再稀奇。但总好过之前扑街的那些电影。因此也小赚了一把。

所以,1979年的成龙,因为罗维的原因,人不在江湖,余响却依然在。当然了,因为与罗维闹掰。已经拍摄了一小半的《笑拳怪招2》,也因为成龙的拒绝回归,没能拍成,烂了尾,罗维也没法补救,成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等到转年的1980年,成龙在嘉禾匆匆拍摄完成的《师弟出马》上映了。毫无意外地拿下了票房冠军,票收1102万。成为了香港第一部票房过1000万的作品。

其实,《师弟出马》拍摄于1980年的下半年,同年的上半年与前一年,都在与罗维掰扯中。而且,拍摄期间依旧在掰扯。

至于罗维,又将成龙留在罗维电影的遗产《一招半式闯江湖》翻了出来。前文提到,这部影片罗维交给了陈志华执导,结果成片出来罗维大怒,直接雪藏了它,想彻底放弃。现在成龙走了,也趁东风拿出来上映,能赚多少赚多少吧。这部电影的票房倒是不怎么样,只收到42万,可谓惨败。但废品再利用,42万也可以算是纯利润。而且对于成龙来说,有作品上映,总好过没有作品,帮他维持了热度。所以,1980年的成龙,依旧是热闹的。

外加上好莱坞出品的《杀手壕》也上映于1980年,但本片在香港的票房收入也有577万,位列票房榜第三名。

所以,这一年里,成龙人在美国,结果本港依旧有三部影片上映,而且票房榜前三位里占了俩。对于成龙名声的积累,也算大成功,大有助益。

这没算此前的1978年底,罗维同样将成龙积压在罗维片库里上映的《拳精》呢。这部影片票房收了239万港币,也为罗维赚了一笔。

可是,接下来的1981年,成龙只有一部《炮弹飞车》上映。但是这部影片的主演是伯特·雷诺兹、罗杰·摩尔。尽管本片北美收获了7000多万美元的票房,但是成龙与当时正红的喜剧之王许冠文在片中只能算是打酱油,压根不能算是成龙的代表性作品。这部影片在香港电影票房榜单上也不见影子,惨败。

为啥这一年罗维没有捧出成龙的作品,继续套现呢?

因为他也没有了。三部库存已经耗光,他也没有办法了。

其实他也想来着。可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后来,罗维绞尽脑汁,开始了骚操作,还是硬拼凑出了一部影片来。那就是《龙腾虎跃》。

这部影片将成龙离开前的影片素材进行生硬地整合,凭空生产了出来。他把《笑拳怪招》以及《拳精》中的成龙NG的素材,甚至包括公映的片段,加上后来补拍的反派戏份,剪辑拼凑成了这部电影。这部片子的纰漏颇多,例如偷鸡摸泥鳅的片段来自《拳精》,结尾的大战则来自《笑拳怪招》。但实际上,两位大反派地煞(权永文 饰)和天煞(任世冠 饰)并没有和真正的成龙有过对手戏,全是罗维的剪辑之功,全靠骚操作。当然了,这种缝合怪,结果也不意外,票房惨败。这是后话。

这就是香港电影,全是利益操作。类似的操作,还发生在周星驰身上。那是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导演王晶的本意是捧一直不火的张家辉。为了捧他,就邀请周星驰前来客串,为张家辉配戏,说好了一天120万片酬,只演6天,加上来回路程,按7天算。

结果,影片正式上映时,周星驰惊讶地发现自己明明是客串,却被在王晶的骚操作之下,变成了男主角。说好的为张家辉配戏呢?

周星驰大怒。觉得自己被忽悠了,于是找王晶理论,要求按主角的片酬来补齐,“必须再补840万,不然就去告你!”

最终的结果,是王晶与周星驰原本的铁搭档,从此决裂,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也没有办法,那时候的张家辉完全接不住周星驰的戏,想要接班周星驰,如同做梦。面对现实,由不得王晶不动刀。

相对来说,成龙就好很多。对于《龙腾虎跃》,成龙没有说什么,甚至还出手帮助了一下。

当然,《龙腾虎跃》上映于1983年,没能在1979-80年间帮上成龙。只是在纯粹地消费他。

实际上,没有罗维的神助攻,1981年这一年才是成龙的常态。只有一部不属于他的《炮弹飞车》上映,在香港还票房惨败。

这就是造化。已经闹掰了的罗维,结果却在最风起云涌的时代,在成龙消失的前两年里,又助力了一把成龙。

熬过了难堪的1981年,到了1982年,成龙的蜕变来了。

这一年里,他参演了四部影片,除了朱延平导演的《红粉兵团》、《迷你特工队》以及日语片《伊贺忍法帖》之外,值得一提是《龙少爷》,片中在庙里的打斗戏份,现在看来依旧精彩纷呈。该片上映后收获了1793万票房。

不过很可惜,碰到了另一部大作,许冠文的弟弟许冠杰主演的《最佳拍档》。因此《龙少爷》只拿到了年度票房亚军。成龙也敏锐地发现观众们开始对民国功夫片的审美疲劳,于是开始寻求转变……

在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成龙制造了《A计划》。虽然该片的背景仍然是民国时期,但是剧情却转变为了海警抓海盗,故事更加贴近现代化,而且在本片中还解锁了一个新技能,那就是玩命!!

楼钟楼的这一跳让他第二天就登上了报纸的头条,也让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搏命的成龙正式现身了,一个全新的成龙横空出世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真正来临了。

什么刘家良、洪金宝也就此被他轻松拿捏,从此甩到了身后了。

不过,这是后话。

本篇说的是成龙在此之前的前两年。

其中,《龙少爷》,按照嘉禾与罗维的协议,版权归了罗维影业。

而《迷你特工队》,则是王羽出品。也是成龙出于报恩,为了报答王羽才接的片子。其他几部,都是他的探索期。

总之,他熬了过来,小小尝试了一下,就通过《A计划》,彻底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不过,回到当初嘉禾与罗维的谈判上,那可是有“三合会”与王羽所代表的“竹联帮”的参与的。

对于谈判的内幕是什么,无人知道。但当时惊动了警方,将他们的聚会强行驱散,可是有新闻报道的。

四方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转念想一想,如果,我是说如果,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是嘉禾和罗维影业达成的某种协议,给罗维卖出他的“旧片”争取档期?

当然这个阴谋论说不过去,因为罗维影业只是个制片公司,需要等片商来买片,嘉禾可是有院线的大公司,他完全可以买下罗维手里的电影。

我更相信嘉禾是真的想给成龙“国际化”一下,毕竟《炮弹飞车》的票房还可以(在海外还可以),后来还出了续集《炮弹飞车2》,成龙还继续出演了几秒钟。

而且,参与《炮弹飞车》的还有正当红大牌许冠文,嘉禾将自家最火的两个炸仔鸡全派去参与这部电影,说明嘉禾对于打造成龙成为“国际巨星”,大概是真心的。不像是阴谋。

还有,《杀手壕》的导演是罗伯特·高洛斯。他也是香港电影人的老朋友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就是由他执导的。后来李小龙去世后,嘉禾再次找到他,将拍摄了1/3的《死亡的游戏》交给了他。经过罗伯特·高洛斯重新改编,大量补拍,做了一部新电影叫《死亡游戏》,票房收入344万,位列票房榜第4名,表现不错,为嘉禾赚了不少。

嘉禾的这个操作,也有点罗维剪辑补拍《龙腾虎跃》的那意思了。嗯。

《杀手壕》找到他,也有重温李小龙成名路的意思。只是最后的成片,尽管票房还可以,但大家都不太满意。就像大家对《死亡游戏》不满意一样。

而且,成龙对于高洛斯的拍片方式也非常不适应。对于成片,他自然也不满意。

总之,成龙在1979-1981年,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

对了,既然聊了,就补充下《炮弹飞车》时的轶事吧,就当趣闻了。

当时,拍完了《杀手壕》,嘉禾的制片人安德烈·摩根为成龙接了一部新戏,也就是《炮弹飞车》。

很明显,这个摩根不是什么重要角色。在嘉禾,他是外来和尚,在那个慕强的时代,大家都很尊重他。可是,在好莱坞,他只能是无名之辈。

当拿到《炮弹飞车》的片约时,摩根拿鸡毛当令箭,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这部电影里会有很多好莱坞的明星跟你搭戏,你演的是一个赛车手,很刺激的剧情,片名叫《炮弹飞车》。”

光是听这个片名,成龙就很有兴趣,心里默默希望这是一部风格不同的影片。而且,摩根告诉他《炮弹飞车》不是动作片,只需要把精力专注在表演上面就好了。成龙以为自己是主演。

《炮弹飞车》是嘉禾公司投的,导演叫哈尔·尼达姆(Hal Needham),是做武术指导出身,执导过《法国毒品网络2》,以及1976版的美剧《神奇女侠》。成龙觉得好莱坞之前的赛车题材电影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人做赛车手,现在有了,就很感兴趣。

结果,拿到剧本,发现自己和许冠文扮演的是两个日本赛车手,这让他有点不舒服,但是剧本已经写好了,就要开拍了,也没有办法。

而且,透过剧本,他发现自己的角色不需要说大段的英文台词,但要负责做各种鬼脸去搞笑。这哪是主演,分明是妥妥的搞笑配角嘛?对这样的安排,他也不是很开心,但已经签约,没办法推掉了,只能硬着头皮演。

这部戏里面,确实有很多当时好莱坞的明星,男主伯特·雷诺兹、罗杰·摩尔就正当红。伯特·雷诺兹,因出演《不羁夜》荣获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罗杰·摩尔,则是第三任007,好莱坞当红炸仔鸡。

至于女主费拉·福赛特(Farrah Fawcett),也是好莱坞1970年代的性感娇娃,当红偶像。

可是,这些大明星相互配戏,哪里知道成龙和许冠文是谁?

在拍戏期间,他俩每天收到的通告上面就写个“stand by”,意思是“靠边站、等着”,都不需要去片场。拍摄期间大部分的时间,他俩就是在等。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这就意味着你哪都不能去,就在酒店等电话,电话一来,就要到现场。

当时他们在拉斯维加斯。赌城还没有发展成后来高度发达的样子,但赌场已经有了。成龙以前赌过,知道赌博的坏处,就不想去赌场,就想好好拍戏。所以连酒店里面的老虎机都不打。每天除了健身,顶多就是去打打游戏机。

就这样,干等了7天。

终于,第8天早上要拍大场面,成龙与许冠文也被通知到现场。

按照通告上的时间,他俩准时到了。片场在一个巨大的赛车场里面,现场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忙碌。

副导演见到他俩,就过来吩咐说,一会儿听到通知,你们两个就开车冲过终点。就这样,OK吗?

OK!当然OK啦!!

一想到终于要与大牌好莱坞同台飙戏了,他俩都感到很兴奋。

结果,他俩一等就是一上午。其他所有的明星都没到,只有他俩一直站在那里。

许冠文慢慢就很生气:“人家都没到,我们在这里等什么啊?”

成龙很理解他的心情。毕竟,他俩在香港都是最当红的大明星,但是在美国,谁认识。

“我不等了,我先走了。”许冠文转身就走。

成龙觉得这样不太好,就拦住他说,“别别别,咱们就配合一下呗。我们在香港拍戏也是这样的嘛,我们也会让其他人等啊。”

“我不等了,我去钓鱼!他们都不来。拍的时候再叫我。”

于是,就剩下成龙在那里紧张地等着,因为他不仅要看进度,还要看着时间,要负责把许冠文喊回来。

远远地看着他划了个船到湖中间,开始钓鱼了。

又过了一阵子,周围开始有更多人来了,成龙就朝着湖中间喊,“Michael.差不多了!”

他往这边看看,说:“等开始拍的时候再叫我。”

之后,那些大明星终于陆续过来了,根据剧本直升机也起飞了,这时候成龙也走不掉了,他一旦离开,位置就空掉了。

忽然,就听到副导演从后面喊,“一会儿听我喊3、2、1。我说3,你们后面的演员先动,喊2的时候,中间的演员动,喊1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动了,清楚了吗?”

成龙赶紧跟他说,“喂喂喂,Michael不在啊,赶快通知他一声!”

“Who?”

“是 Michael 啊,演员啊。”

“It doesn't matter(没关系)。”

啊?少一个演员都可以?!

紧接着,就开拍了。

拍完一遍之后,副导演说要再来一遍。

成龙说,我去叫Michael,他说不用了不用了。

这下成龙也明白了,其实他不在都行。他们俩在这场戏里面根本无关紧要。

第二遍拍完,许冠文也回来了,看现场大家都走了,问,怎么样?

成龙说,拍完了。

“啊?没有等我?”

“他们说随便,有你行,没你也行。虽然他没说,但是我知道,其实没我也行。”

这件事,让他俩认清楚了他们在人家的地盘是什么样的地位。

当时香港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连英国都是美国的小弟。你香港来的演员,在漂亮国的上面,自然没什么都不是。管你红不红呢?

然后,到了拍摄的最后一天,终于拍到他们两个的戏了。

那些戏是怎么拍的呢?

一部拖车,拖着他们的车,周围放了四部机器,他们俩就在里面假装开车。毕竟他俩演的赛车手嘛。

导演说,一会儿你们俩就讲对白,他说走这边,你说走这边,然后你们俩就吵起来。下一个,就是拍你们俩快要撞车。再下一个……

成龙明白了,反正他与许冠文两个就坐在车里面,一天内把剧本里所有他俩的戏份都拍掉。

然后,他俩坐上了车。结果发现,现场所有的灯光、摄影、工作人员全都是无精打采快要收工的样子,没有人在乎他们,没有人要来调整什么,大家只是惦记着快要杀青了。

终于开拍了。

他俩就对着镜头讲对白,做表演。一场,两场,三场,拍完了。每一场导演喊完cut之后,都说,good,very good。

把全部十来场戏都拍完之后,导演说,来,再全部重来一遍。

为什么?

连此时的成龙都知道他这个所谓的再来一遍。是因为当时每部机器是1000尺的胶片,总共4000尺。他要把 4000尺拍完,不然剩下的底片也是浪费。重拍,纯粹的是为了完成KPI,将预算花完。

根本没有人管他们演得好不好。

许冠文也清楚这个事实。于是,在重拍的过程中,他俩也不按脚本来了,就在那里开骂,喷剧组,喷美国人,发泄他们的不满。反正,他们说粤语,老外也听不懂。

结果,导演看完之后还说,哇,很好啊,你们这次的表情比上一次更好。然后又拍了第一遍,导演喊cut,然后就过来恭喜收工了。

再后来,有天突然成龙接到《炮弹飞车》剧组的电话,说片子已经剪完了,需要他回来补录一些对白。

成龙为了配合,就回去了。

结果,一看片子,发现用的镜头全是他与许冠文开骂喷人的镜头。

成龙立时觉得头大,赶紧说,不行不行不行,不能用这段,他们很迷惑,“为什么?我们觉得很好啊。”

成龙也不敢说当时我们俩是在骂人,只好说当时里面很多对白都讲错了,我来给你们重新配音吧,他们就答应了。

结果当时只有成龙一个人来了。于是,配音上就变成了他一个人配两个角色,许冠文的声音也是他的。

这次闯荡好莱坞,以伤自尊的形式,彻底宣告失败。

不过,这次经历也让成龙意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以为自己在亚洲有名就有什么了不起,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要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拍适合自己的、别人拍不出来的好作品。

失了锐气的成龙,还是回到了香港,铩羽而归。

后来的事,大家都熟悉,经过磨砺的成龙,更成熟了,也更成功了。

那么,在成龙身在美国两年间。香港电影市场上只有刘家良和洪金宝,和一群新浪潮旋风。

那么刘家良和三毛哥洪金宝在干啥呢?

明天见!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