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那个冬天,三岁的她穿着单薄棉袄,被父亲丢在南通乡下外婆家门外,土坯房漏雨,晚上冻得蜷缩在被窝里哭,外婆心疼得把她搂在怀里,用体温给她取暖。
陈若琳的人生,简直比电视剧还跌宕!
1995年那个冬天,三岁的她穿着单薄棉袄,被父亲丢在南通乡下外婆家门外,土坯房漏雨,晚上冻得蜷缩在被窝里哭,外婆心疼得把她搂在怀里,用体温给她取暖。
没过多久,她就高烧不退成了“病秧子”,外公看着实在揪心,骑着二八自行车跑了二十里路找到城里的舅舅:“你侄女太可怜,带回去养吧,给口饭吃就行。”
谁能想到啊,这个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后来会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让国歌为她奏响!
舅舅把她接回城里,看她体弱多病,1996年花500块钱把她送进儿童体校学游泳,结果被跳水教练高峰一眼看中:“这孩子四肢比例太好了,天生吃跳水这碗饭!”四岁的陈若琳哪懂什么跳水,在水里只会扑腾,高峰教练愣是从零教起,每天陪她泡在泳池里,嗓子喊哑了就用手势比划。
七岁那年训练骨折,为了赶上省里的少儿比赛,她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做无麻复位手术,40分钟的手术疼得她昏过去三次,醒来还抓着教练的手说“我要比赛”,最后拿了第四名,省队教练当场拍板“这孩子我要定了”!
进省队后她更拼了,为保持37公斤体重,每天称重三次,超重500克就罚跑10公里,有次偷吃半块巧克力,被教练发现后哭着跑了20圈,边跑边喊“我要拿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前视网膜撕裂,医生警告“再跳可能失明”,她戴着特制护目镜训练,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后一跳完美入水,裁判打出十个满分,那一刻她抱着教练哭得像个孩子。
伦敦奥运逆转夺冠时,解说嘶吼“陈若琳创造奇迹”,电视机前的舅舅舅妈激动得摔了遥控器——这个当年被嫌弃的女儿身,成了全家的骄傲!
可谁能想到,2016年她刚退役,亲生母亲就带着哥哥找上门,一开口就要50万“补偿”,撒泼打滚说“你现在是奥运冠军,养我们是应该的”。
更恶心的是,哥哥还偷偷变卖她的童年奖状,被网友扒出来骂上热搜。陈若琳通过律师发表声明“断绝关系”,舅舅气得住院,她守在病床前说“以后我只有你一个亲人”。
现在的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体育管理专业,带全红婵用VR技术分析动作,把奖金成立基金资助了12个贫困孩子,其中3个进了省队。
私下里她弹钢琴缓解压力,已达业余十级,偶尔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训练日常,全红婵吐槽她“比我妈还凶”,却偷偷在采访里说“陈导对我最好,给我买裙子还帮我补作业”。
最近她还在学英语,说想以后带队员去国外比赛不用翻译,训练日记里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那些打不倒我的,终将让我更强大——致3岁被抛弃的自己。”看到这里我眼泪都下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啊!
悄悄说,她最近被拍到在体校图书馆看《运动心理学》,笔记做得比学生还认真,这个永远在进步的姑娘,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舅舅当年为了支持她训练,卖掉准备结婚的房子,现在她把舅舅接到北京同住,每天给舅舅做早餐,这双向奔赴的亲情,比金牌还珍贵!
来源:投研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