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结束后,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表态:绝不重蹈战争覆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10:04 2

摘要:9月3号上午,大阅兵在一片屏息中划上句号,这场阅兵格外克制。没有大规模群众游行,徒步方阵也明显精简。镜头更多停在体系上,停在“成建制、成体系”的作战模块上。车队一排排压过来,颜色素,不炫技。能看出有些型号做了遮挡,涂装也刻意保持低调。信息留白很大,但该表达的意

9月3号上午,大阅兵在一片屏息中划上句号,这场阅兵格外克制。没有大规模群众游行,徒步方阵也明显精简。镜头更多停在体系上,停在“成建制、成体系”的作战模块上。车队一排排压过来,颜色素,不炫技。能看出有些型号做了遮挡,涂装也刻意保持低调。信息留白很大,但该表达的意思,已经给到。

外面看得更认真,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被问到对这次阅兵怎么看。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先说一直密切关注相关动向,至于中国阅兵的意图,不便评论。话锋一转,就开始强调日本绝不重蹈战争覆辙,战后走和平国家道路。这段话,他们说得不止一次。后面又补了一句,日中两国愿意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态度有点微妙,前段时间,东海的所谓中间线、钓鱼岛相关话题,他们口气不软。遇到这次阅兵,提法明显换了档,话里话外都是谨慎和克制。很现实。国际政治里,情绪不值钱,算账才作数。看清楚对方手里握的牌,才知道怎么说话。热词越少,越说明看得明白。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了祝福,愿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美好的庆祝日。他这种行事风格的人,话里有没加料,大家心里有数。但能在这个节点主动释放友好,很说明问题。此前坊间流传过他有意访华的消息,还有人提到他在会见来访的韩国政要时提过同乘飞机去中国的设想。这类说法网上很多,权威渠道暂未见到清晰落地的信息,中国方面也没发出过正式邀请的通告。所以只当一阵风,别当成结论。可就是一句祝福,也足够耐人寻味。强硬的人突然放软,往往不是情绪变了,而是心算表里的数字变了。

这届阅兵让外界看到了什么,不靠外人解读,我们自己也能读懂。就拿尾声压轴的那一刻来说,车队滑过,镜头定格,解说员抛出覆盖全球四个字,甭管你是不是专业出身,心里一下就有了画面。关于具体型号,外界热议很多,有的叫法挺唬人。一句覆盖全球,已经是足够清楚的表达。

日本为什么在话术上踩刹车,有人说他们骨子里就怕硬的,不太吃道德说教。这话糙,但有几分实。国际关系就是这样,实力是话筒,谁声音大、底频厚,谁就更容易被听见。过去几年,日本在安全政策上频频动作,对外军售,对外部署,与盟友联训,这些都公开可查。今天说和平,不一定是心口如一,更多是一种姿态,一种腾挪。看见对手的手臂线条,就会下意识护住要害。哪怕只是短期的权衡,也足以改变话术。

美国的逻辑更直白,祝福不是表态,但氛围不同了。对强者释放礼貌,本质还是自我克制。这届阅兵把体系实力摆上台面,告诉外界,任何方向,预案都在。你可以不同意,但你会认真对待。特朗普这样的风格人物也会在这种时刻选择收口,不是他突然温柔,是对方的牌值得尊重。

这场展示对我们自己也有提醒,常看阅兵的人应该能感觉到,这回更像一次体系检阅。没有太多的仪式铺陈,把重量放在作战能力上。它不是一锅热闹的大杂烩,是一次干干净净的对外表达,告诉你,我们不是只会守,我们会打,会联动,会在各个方向做同一件事:把风险压住。这个信号,传给谁,几乎不需要字幕。

外部环境不算安静,欧洲的战火还在拖长,地中海和中东随时有热浪翻涌,我们周边海天线也不时冒出波峰。南海方向,你懂的,对抗的场面越来越多,有些国家喜欢用小动作试温度。有的填,有的闯,有的喊,一直没停。东海这边,围绕海域、资源、岛屿的较劲也没消停。北边西边也不完全安生。信息时代的你我,刷开新闻,冲突、演训、对峙,这些词常驻热搜。不是我们想看,是它就在那里。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防的仪式感不是用来热闹的,是用来定心的。手里没剑和手里有剑不用,完全是两码事。你不必每时每刻挥舞,但你必须让对方知道你握着它。这就是威慑的语言。用一次大阅兵,把态度摆正,把能力摆上,这不是“秀肌肉”的小心思,是稳定局面的必要环节。你让我不舒服,我得让你不敢冒进。这个平衡,一旦建立,反而能让周边少些冒险主义的冲动。

日本口径收一收,强调和平,强调互惠,强调稳定,这不是坏事。只要落到行动上,不挑衅、不试探、不在边角捅针眼,口头友好就有意义。美国的祝福更像一张名片,背面写着一句话:我们听到了。听到了不代表认同,但意味着他们在调整应对策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道理大家都知道。阅兵是政治的表达,背后还是实力的比划。你让我看到了,你也让我想清楚了。我可以不喜欢,但我得计算。

阅兵也不是魔法棒,它不是一播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它的意义在于“让所有人看到”,看到你不容冒犯,看到你准备好了。接下来,靠的是按部就班的建设,是持续的训练,是科技与工业链一层一层垫起来。外部会继续试探,内部也会继续优化,二者一起往前推。相较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外交辞令,坦坦荡荡把能力摆上台面,更有效,更省话。

这次阅兵的一个亮点,是它的“克制感”。没有花哨的镜头语言,没有过度渲染的表情包。节奏干净,信息明确。它把全社会的安全焦虑往前拽了一步。你会发现,朋友圈里少了几句无端的担忧,多了几句踏实。有人留言,心里像压上了一块石头,稳了。也有人说,别在网上打空仗了,安安静静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对这个国家最好的支援。看似鸡汤,落地却是实操。每个人把自己的活干扎实,才是真正的国力。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