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仲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第二天想进城,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牛人小传之晨门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仲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第二天想进城,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能用一句话定义孔子的人生,绝非等闲之辈。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看来晨门是大隐士。看城门的工作正适合他,既可以谋生,又可以笑看人生百态,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每天城里的人冲出去,城外的人涌进来,熙熙攘攘,无非为了名利二字而已。作为旁观者,局外人,能看得透,不动心,不羡慕,也算是极高的修养了。但晨门没有想到,能遇到孔子的高弟子路。于是一时冲动,点评了孔子,差点暴露了身份。
晨门并无半点轻视孔子之意,“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试想如果人们都不去做,那社会如何发展?文华如何传承呢?孔子亦知推行大道之难,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想法。(自己的道得不到推行,乘着竹筏去海上漂流)但孔子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道虽无法显于当代,必将功在千秋。正如仪封人所言: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老天要孔子做文化的传承者。木铎:木舌铜铃,古代宣传教化所用。)
晨门修为极高,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俗沉浮,与时俯仰。但相比于孔子,他还差得远,他只能算是牛人,而孔子是举世公认的圣人。
永吉徐守元,2025年3月27日整理。
来源:守元文化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