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果粉们还在回味春季发布会的“革命性”iPad Pro时,苹果的2025年新品预告却让人打了个哈欠。
当果粉们还在回味春季发布会的“革命性”iPad Pro时,苹果的2025年新品预告却让人打了个哈欠。
HomePod mini 2、Apple TV新款、AirTag 2——这些“例行更新”的产品,真的能挽回销量下滑的颓势吗?
还是说,苹果的创新引擎已经悄然熄火?
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了苹果的“平庸”?当“革命性”变成“例行性”,苹果还能否成为那个改变世界的公司?
1. HomePod mini 2:音质提升,但诚意不足
据彭博社报道,HomePod mini 2将搭载Apple Watch同款芯片,音质有所优化。
但问题是,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亚马逊Echo、谷歌Nest、甚至小米的智能音箱,早已用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生态抢占了用户。
苹果的“小修小补”能否打动消费者?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中,苹果的份额已跌至个位数。
2. AirTag 2:技术升级,但场景有限
AirTag 2搭载UWB第二代芯片,追踪范围更广,续航更强。然而,追踪器的核心功能早已被市场验证,用户真的需要“更强”的追踪范围吗?
更何况,三星的SmartTag+、小米的防丢器早已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苹果的溢价策略,还能撑多久?
3. Apple TV新款:强大芯片,但对中国用户无关痛痒
配备A17 Pro或A18芯片的Apple TV,听起来很“硬核”。
但对中国用户来说,Apple TV的生态几乎是“鸡肋”。没有本地化内容,没有主流视频平台支持,再强的芯片也只是“空中楼阁”。
苹果的“创新焦虑”并非孤例。从诺基亚的衰落到三星的疲软,科技巨头的创新周期正在缩短,而用户的耐心却在耗尽。
当市场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苹果的“例行更新”策略,正在失去竞争力。
苹果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方向。当“例行更新”成为常态,用户对“革命性”的期待逐渐冷却。苹果需要的不是更强的芯片,而是重新定义规则的勇气。
那些年,我们为苹果的发布会彻夜难眠;那些年,我们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而现在,当果粉的信仰逐渐被现实击碎,我们是否还能期待那个曾经让我们心跳加速的苹果?
真正的创新,不是例行更新,而是重新定义规则。
如果苹果的新品发布会变成了“例行公事”,你会不会开始怀念乔布斯时代的“One More Thing”?
来源:小8说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