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从为什么游戏是艺术,游戏是怎样的艺术,游戏如何借由技术的进步解放我们的创造力等方面,为观众全面介绍了自己多年以来对游戏的观察。
3月29日下午,花城文学课第15讲,“游戏与艺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在越秀公园·陌上花开举办。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从为什么游戏是艺术,游戏是怎样的艺术,游戏如何借由技术的进步解放我们的创造力等方面,为观众全面介绍了自己多年以来对游戏的观察。
著名科幻作家分形橙子受邀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及对谈嘉宾。
游戏能给人艺术的体验
严锋以自己与广州的一段奇妙的缘分作为开场。1992年,严锋为了给自己的个人电脑配置一张声卡,专门来到广州法政路65号的一个小店里。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游戏《银河飞将》,成为了他之后几十年“沉迷”游戏的开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讲座当日上午,他重游故地,产生了一种“跨越现实的时空之旅”的感觉,因为游戏与广州这座处于开放前沿的城市结缘,正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游戏能给人艺术的体验,游戏就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从古至今有大量学者就这个话题提出看法,严锋梳理了柏拉图、康德、尼采、托尔斯泰、罗兰·巴特、布迪厄等人的思想,认为这些关于艺术概念的论述,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对应。
在严锋看来,游戏毫无疑问就是艺术,更重要的问题是,游戏是什么样的艺术。
与传统的文学、戏剧、影视相比,游戏是一种可以轻易打破作者与读者(观众)界限的艺术。“阿伦·斯穆特认为电子游戏是第一个创造性的大众艺术。这个观点我很认同。游戏能打破很多墙,打破限制,把现实的时空和超现实的时空叠加在一起、连接在一起。”严锋说。
在讲座中,严锋播放了《战地1》《风之旅人》等游戏的片段,借以说明游戏在情感体验和受众互动等方面的特性。严锋还认为,艺术是困难的,艺术水平越高的游戏,越有防止沉迷的效果。
严锋在讲座现场
严锋提出了“表演”这一概念。
“游戏,我们通常是玩,叫Play,但是Play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表演。表演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我们前面讲到艺术的定义,包含自我表现、情感、模拟,在游戏中,这些元素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虚拟并不是替代生活,而是要让生活更美好
前些年元宇宙概念经过了从爆火到沉寂的过程,但人们对虚拟现实的探索仍未结束。严锋对于虚拟现实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应当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它源于人性,要合乎人性,有利于人性的滋养和发展。它一定会得到科技的加持,科技越来越重要,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我们也要小心,就是它可以放出希望、放出理想、放出强烈的情感,也可能放出沉迷、各种暴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人文,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的积淀予以纠正。”
虚拟并不是替代生活,而是要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当下,不能离开生活、逃离生活,但是我们又不局限当下的生活。这也是很多游戏设计者他们的理念和游戏发展的方向,我们要玩更好的游戏,也希望我们的孩子玩更好的游戏,我觉得这都是一种思考的方向。”严锋说。
严锋讲解游戏的虚拟与现实
在对谈环节,科幻作家分形橙子分享了自己的游戏体验,一款充满艺术感的游戏,可以让他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感动。
同时他也谈到了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玩游戏这样的现实问题。分形橙子认为,对于孩子玩游戏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玩游戏可以促进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体验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确实要防止沉迷,避免危害健康。谈到科幻与游戏的关系,严锋认为游戏本身就是很科幻的东西,而且游戏给了他更多接触科幻的机会。
“我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科幻迷,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第一波科幻热,到了80年代中期这第一波科幻热就偃旗息鼓了。直到我拿起游戏之后,又回到科幻了,因为游戏当中有很多科幻。”
分形橙子认为,游戏可以把玩家带去一个未知的全新的奇异世界,实际上科幻作品也是,科幻作品会把世界扩展到其他的空间、其他的时间,甚至古代、更遥远的未来,这是人类好奇心的一种体现。“现实中不存在的体验,我们能在游戏里面去亲身融入、进入这个世界,我觉得这是科幻和游戏共有的一个魅力,这也是游戏跟科幻结合得这么紧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谈环节,分形橙子谈自己对游戏的看法
此次讲座全程围绕游戏展开,通过对游戏的层层拆解,使观众们充分领略了游戏与文学艺术的深刻联系。
一直以来,花城文学课不断拓宽文学话题,以文学为起点,向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延伸,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元的知识与体验。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讲座同时在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B站四个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2万,足见网友们对游戏这个话题的关注。
【链接】
花城文学课是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花城》杂志、《随笔》杂志在2024年共同推出的系列文化公益活动,已邀请的主讲嘉宾有陈晓明、彭玉平、张莉、孟繁华、葛剑雄、六神磊磊、黄灯、陶东风、徐则臣、刘文飞、何平、叶兆言、黄天骥、李敬泽、严锋等名家学者,采取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市民读者的参与,已成为文艺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品牌活动。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