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师与汕大首次联合开展“南粤左联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21:56 1

摘要:两校师生80余人以“缅怀韩江左联烈士,践行左翼文化精神”为主题,共赴潮州红色左联革命遗址,通过实地探访戴平万故居、洪灵菲故居、红棉公园、冯铿故居、龙湖古寨等红色地标,沉浸式学习左翼文化历史,深化红色基因传承。

3月29日,韩山师范学院与汕头大学首次联合开展“行走的红色文学课堂” “中国左翼文学的课堂教学与实地躬行”教学实践活动。

两校师生80余人以“缅怀韩江左联烈士,践行左翼文化精神”为主题,共赴潮州红色左联革命遗址,通过实地探访戴平万故居、洪灵菲故居、红棉公园、冯铿故居、龙湖古寨等红色地标,沉浸式学习左翼文化历史,深化红色基因传承。

师生们在戴平万故居观展学习

联合研学队伍首站到达戴平万故居,此处不仅是潮汕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更是左联文化的重要见证。

为了推动高校与乡村联合建设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潮州市归湖镇溪口村特聘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刘文菊、汕头大学教授李斌为戴平万纪念馆研究及讲解专家。

刘文菊、李斌被聘为戴平万纪念馆研究及讲解专家

两校学生代表分享了阅读戴平万文学作品、调研戴平万故居建筑特色、观摩戴平万纪念展览等方面的收获和体会。李斌表示,实地考察是文学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触摸实物、观察空间,能更直观地理解左联作家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革命文学资源。

联合研学队伍到达第二站洪灵菲故居。两校师生通过观看故居展陈的历史文物,深入了解洪灵菲在文学创作、翻译国际左翼作品和组织工人运动等方面的具体贡献。

刘文菊为学生们介绍了革命先烈洪灵菲的传奇人生。洪灵菲自幼聪慧勤学,被称为“屋顶上的读书郎”,他的一生虽充满了坎坷,但始终坚守理想,满怀着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激情,以笔为枪,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

两校师生在洪灵菲故居合影

随后,联合研学队伍探访了冯铿纪念馆及冯铿出生纪念地。冯铿纪念馆馆长王锡强表示,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烈士冯铿用短暂而炽热的一生,诠释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感受冯铿的革命精神,将这份红色力量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师生们探访冯铿故居

而在冯铿出生纪念地即龙湖水利公园和龙湖古寨,两校师生走进千年古寨,感受这片红色热土上激荡至今的革命精神。

刘文菊为学生们讲述了从古寨中走出的新加坡华文作家蓉子的故事,蓉子的长篇小说《别人家神》道出几代潮汕女性过蕃东南亚的悲欢离合。

两校师生探访龙湖古寨

此次“清明缅怀韩江左联烈士,践行中国左翼文化精神”主题教学实践,通过粤东校际联动与行走教学创新红色教育范式,通过“故居探访——文学解读——精神溯源”的沉浸式教育闭环,实现历史记忆的具象化传承,深化了青年大学生对左翼英烈精神的理解。

两校师生协作完成的红色讲解、学术导览,推动了潮汕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跨校际流动,赋能青年学子成为红色基因的主动传播者,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芒。

文|记者 梁善茵 图|李鸿樟 林子亿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