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保研碰撞测试结果揭晓!#问界M9#以全优成绩刷新行业安全标准!”3 月 20 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发布 2025 年首批测试结果,问界 M9 凭借四 G + 超安全评级,成为唯一在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辅助安全三大核心领域均获 “优秀 +
“中保研碰撞测试结果揭晓!#问界M9# 以全优成绩刷新行业安全标准!” 3 月 20 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发布 2025 年首批测试结果,问界 M9 凭借四 G + 超安全评级,成为唯一在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辅助安全三大核心领域均获 “优秀 +” 的车型。在 2023 版新规 39 项严苛测试中,问界 M9 不仅实现副驾 25% 偏置碰撞零缺陷,更以80% 铝合金玄武车身与华为 ADS 3.3 智驾系统,构建起 “硬件 + 软件” 双重安全壁垒。这一成绩不仅超越理想 L9、小鹏 X9 等同级竞品,更将百万级豪车的安全标杆提升至新高度。
图源:鸿蒙智行官微
2023 版 C-IASI 测试堪称 “史上最严”,新增副驾 25% 偏置碰撞、车顶强度动态测试等 39 项升级,要求车辆在所有子项目均获 G 级且通过附加审查项才能获评 G+。问界 M9 在车内乘员安全(G+)、车外行人安全(G+)、车辆辅助安全(G+)三大核心领域全面达标,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亦获 G 级,成为首个四 G + 车型。
车内乘员安全:在正面 25% 偏置碰撞中,问界 M9A 柱无变形,乘员舱侵入量仅为行业平均的 1/3;副驾侧碰撞同样实现零缺陷,远超理想 L9(副驾侧气囊延迟弹出)与小鹏 X9(座椅滑轨轻微位移)。主动安全:华为 ADS 3.3 系统在120km/h 时速下触发 AEB,成功刹停静止车辆;全向防碰撞功能覆盖前、后、侧方,误报率较行业平均降低 70%。维修经济性:低速碰撞后车门可正常开启,气囊未误爆,维修成本较同级降低 40%(对比小鹏 X9 低速碰撞维修费用高 1.2 万元)。问界 M9 的80% 铝合金车身采用 **“八横五纵” 笼式结构 **,在 A 柱、门槛梁等 12 处关键部位使用2000MPa 热成型钢(强度是普通钢材的 4 倍),配合 9000 吨一体化压铸工艺,车身扭转刚度达42500N·m/deg,超越宝马 X5L(35000N・m/deg)。
侧面防护:门槛梁设置 11 个吸能腔体,侧面碰撞时可吸收 65% 冲击力,对比理想 L9(仅 7 个腔体),乘员舱侵入量减少 28%。车顶强度:载荷质量比达5.2,可承受 5.2 倍车重(12.8 吨),远超中保研 G 级标准(4.0),翻滚事故中车顶变形量仅为小鹏 X9 的 1/2。AEB 全向防碰撞:前向 AEB 支持4-150km/h 全时速触发,可识别锥桶、施工围挡等异形障碍物;后向 RAEB 功能在倒车时自动刹停,避免追尾事故。紧急转向辅助:在60km/h 时速下,系统可自动识别侧方空车道并完成避险转向,成功率达 98%(对比特斯拉 FSD 同类功能成功率 82%)。卫星通信:搭载华为星河通信系统,无信号区域可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双向通话与紧急救援,覆盖半径 30 公里。问界 M9 的四 G + 成绩标志着汽车安全从 “被动防护” 向 “主动预防” 升级。其华为 ADS 4.0 系统(2025 年 7 月全系升级)将引入动态悬架预判功能,通过激光雷达提前识别路面起伏,主动调整悬架硬度,减少碰撞风险。这种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安全体系,或将成为未来高端车型的标配。
问界 M9 以中保研四 G + 评级与华为智驾技术,重新定义了高端 SUV 的安全边界。其玄武车身与全向防碰撞系统不仅是对百万级豪车的降维打击,更推动行业安全标准进入 “硬件 + 软件” 双驱动时代。对于追求极致安全的家庭用户而言,问界 M9 无疑是当前市场的最优解。
激情互动
“你认为汽车安全性能和智能配置哪个更重要?如果换车,你会优先考虑中保研 G + 车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晓筱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