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八条选股条件到底多苛刻?用deepseek选股,5412仅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0 21:31 1

摘要:查理.芒格和巴菲特是一对黄金搭档,共同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总是光芒四射,因此掩盖了查理.芒格在股市上获得巨大成就。我们以前就以巴菲特选股的策略,对我们的股市4500多只股票进行了筛选,侥幸的是在那样苛刻的条件下,仍然有71只股票入选。但是,当我们以

还是那句话:deepseek就是一把刀,只有人才能决定它是却才还是去砍人!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是一对黄金搭档,共同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总是光芒四射,因此掩盖了查理.芒格在股市上获得巨大成就。我们以前就以巴菲特选股的策略,对我们的股市4500多只股票进行了筛选,侥幸的是在那样苛刻的条件下,仍然有71只股票入选。但是,当我们以查理.芒格的选股条件再次对这些股票继续筛选的时候,谁会想到,竟然得到了令人非常意外的一个结果,确实令我非常的惊讶!

我们先把这个答案留作悬念,在文章的最后揭晓吧!

查理.芒格一直秉持一条原则,就是“宁可错过,也不能做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交易理念,查理.芒格的胜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由此可见,查理.芒格选股的条件的苛刻,也可以说,把他的八条选股的条件应用于选股,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局面。

查理.芒格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设计师,他几乎抄到了该公司买入的所有的股票,像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其多元化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其中的三个核心模式,可以说在股市是无往不胜的。

以下是对芒格“多元思维模型”中提到的三个核心模型的详细拆解,结合具体商业案例和投资逻辑,说明其如何穿透财务数据、评估企业长期价值:

一、冗余备份模型(工程学)

核心逻辑:企业需设计“容错机制”以应对不确定性 冗余备份源于工程学中的安全设计理念,即在关键系统中设置备用组件(如飞机的双引擎、服务器的灾备中心),确保单一环节失效时整体仍能运转。

芒格将此逻辑迁移到企业分析中:

商业应用场景: 供应链冗余

案例:丰田的“双供应商策略”(即使某供应商断供,仍有替代方案)。

投资启示:2020年疫情期间,供应链冗余完善的企业(如苹果分散富士康和立讯精密代工)更快恢复产能,股价反弹更强劲。

现金冗余 案例:伯克希尔始终保持200亿美元以上现金储备,以抓住危机中的机会(如2008年注资高盛)。

投资启示:现金流覆盖短期债务3倍以上的企业(如微软)在经济衰退中更具生存韧性。

穿透财务数据的价值: 仅看资产负债表的现金科目(如某公司账上现金100亿)不够,需结合冗余设计判断其有效性——例如某地产公司虽现金充裕,但若90%资金用于高息信托质押,则冗余价值极低。

二、临界点模型(物理学)

核心逻辑:识别企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非线性增长拐点 物理学中的临界点(如冰融化成水的0℃)对应商业中的“规模效应爆发点”。

芒格认为,企业突破临界点后,边际成本骤降或网络效应启动,形成指数级增长:

典型临界点类型:用户规模临界点

案例:拼多多用户数突破5亿后,单用户获客成本从2018年的77元降至2021年的15元,带动毛利率从60%升至80%。

指标观察:关注用户增速与成本曲线的“剪刀差”。

技术迭代临界点 案例:宁德时代2017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60Wh/kg(行业拐点),带动市占率从25%跃升至2022年的37%。

投资信号:研发费用占营收比>15%且专利数量陡增。

穿透财务数据的价值: 传统PE估值可能误判临界点前的企业(如特斯拉2019年亏损但储能业务临界点将至)。芒格会结合技术专利、用户留存率(>90%)等非财务指标预判质变。

三、认知误判模型(心理学)

核心逻辑:识别并规避人类固有的决策偏差:

芒格总结了25种常见心理误判倾向,其中三种对投资影响最大:

过度自信偏差:

案例:乐视贾跃亭高估生态化反的协同效应,忽视现金流断裂风险,最终导致崩盘。

反制策略:强制使用“负面清单”(如芒格要求投资前列出20个不投的理由)。

从众效应(社会认同倾向):

案例:2021年散户跟风炒作GameStop,股价脱离基本面暴涨17倍后暴跌80%。

逆向指标:当某赛道融资额/GDP占比超过0.5%(如2020年新能源车),需警惕泡沫。

损失厌恶倾向 :

案例:投资者长期持有浮亏股票(如中石油A股),期待回本,却错失其他机会。

量化对策:设定硬性止损线(如单股亏损15%即强制清仓)。

穿透财务数据的价值: 财报无法反映管理层是否受心理偏差影响。芒格通过“管理层历史决策复盘”(如巴菲特收购Dexter Shoe的失败是否因过度自信)评估风险。

芒格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多模型叠加形成“lollapalooza效应”(多因素共振),典型案例是Costco的商业模式分析:

冗余模型:会员费收入占总利润70%,弱化经济周期冲击;

临界点模型:SKU精简至4000个(传统超市3万),突破供应链规模效应临界点;

认知模型:利用顾客“厌恶错过”心理(爆款限购),提升周转率。

对投资者的实操启示: 建立跨学科检查清单(如技术、心理、财务三维度交叉验证); 优先选择满足多模型正向叠加的企业(如苹果同时具备供应链冗余、iOS生态临界点、用户习惯锁定); 警惕单一模型陷阱(如仅因低PE买入,忽视管理层过度自信风险)。 芒格的多元思维本质是对抗认知狭隘的工具——正如他所说:“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但真实世界需要一整个工具箱。”

查理·芒格的选股标准以严苛著称,其核心逻辑是“宁可错过,不可投错”。他通过跨学科的思维模型和对企业本质的深度理解,设定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筛选条件。以下是芒格选股的八大苛刻条件,结合具体案例和量化标准解析:

一、护城河:必须拥有“无法被复制的竞争优势”

苛刻标准:

垄断性壁垒: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如可口可乐全球软饮市占率>40%),或技术专利数量行业前三(如台积电专利数超6万项)。

定价权:毛利率长期高于行业均值20%以上(如茅台毛利率超90%)。

用户锁定:客户迁移成本极高(如Adobe软件生态绑定设计师工作流)。

淘汰案例: 传统制造业:缺乏差异化,毛利率常低于15%(如钢铁、纺织)。

二、价格:仅接受“合理估值下的伟大企业”

苛刻标准:

市盈率(PE):不超过未来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的70%(如增速20%,PE≤14倍)。

自由现金流折现(DCF):内在价值需比股价高出至少30%。

市净率(PB):对重资产企业,PB≤1.5倍且ROE>15%(如伯克希尔收购BNSF铁路时PB=1.3倍)。

淘汰案例: 高增长但高估值:即使企业优秀,若PE超过50倍(如特斯拉2021年PE峰值超1000倍),芒格会直接排除。

隐形负债陷阱:账面现金充裕但存在大量表外负债(如某些房企永续债占比超30%)。

三、管理层:道德与能力的双重“过滤器”

苛刻标准:

诚信记录:过去10年无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污点(如伯克希尔收购的See's Candies管理层零丑闻)。

资本配置能力:留存利润再投资的ROIC(资本回报率)需持续>12%。

长期主义:高管股权激励计划锁定期≥5年,且薪酬与长期股价挂钩。

淘汰案例: 短期业绩导向:频繁并购“做市值”或季度业绩“打激素”(如某些A股公司靠出售资产调节利润)。

家族企业裙带关系:核心岗位由亲属把持且缺乏制衡(如韩国三星接班人争议)。

四、财务健康:近乎“洁癖”的资产负债表要求

苛刻标准:

负债率:有息负债/EBITDA1.5倍。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5年为正,且自由现金流/净利润>60%。

分红纪律:股息支付率稳定在30%-50%,避免过度分红损害再投资能力。

淘汰案例: 高杠杆扩张企业:如某房企负债率超80%,融资成本>8%。

利润虚增:净利润增长但现金流恶化(如某新能源车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0天升至120天)。

五、业务模式:必须“简单到可以画在一张餐巾纸上”

苛刻标准:

可理解性:核心业务能用一句话说清。

弱周期性:需求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如麦当劳的抗衰退属性)。

低资本消耗:维持竞争优势不需持续巨额投入(如茅台扩产依赖自然环境而非技术迭代)。

淘汰案例:

复杂商业模式:如互联网金融平台嵌套多层资产证券化。

技术颠覆风险:如传统相机厂商被智能手机替代。

六、行业地位:必须是“生态系统的规则制定者”

苛刻标准:

定价权:能主动提价且销量不受影响(如爱马仕年涨价5%-10%仍供不应求)。

产业链控制:对上下游有强议价能力(如台积电代工价格高于格芯30%仍获优先订单)。

标准制定:参与行业技术/服务标准制定(如华为5G专利数全球第一)。

淘汰案例:

同质化竞争行业:

如航空业,CR5(行业集中度)

代工企业:如富士康,净利润率长期

七、社会价值:通过“道德棱镜”审视企业

苛刻标准:

正向外部性:产品或服务改善社会福利(如比亚迪新能源车减排)。

ESG合规:MSCI ESG评级≥BB级,无重大环保或劳工纠纷。

抗监管风险:业务模式符合长期政策方向(如医保集采下的创新药企vs仿制药企)。

淘汰案例: 道德争议行业:如电子烟、赌博。

高污染企业:如造纸行业部分公司污水排放不达标。

八、长期复利:必须满足“20年持续增长”潜力

苛刻标准:

市场空间:目标市场TAM(总可触达市场)≥1000亿美元且渗透率

增长动力:有清晰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如亚马逊从电商到AWS)。

抗通胀能力:产品定价增速能跑赢CPI+2%(如奢侈品年涨价5%-10%)。

淘汰案例:

夕阳行业:如传统燃油车(全球电动车渗透率已超15%)。

技术替代风险:如燃油添加剂企业面临新能源车淘汰。

芒格苛刻条件的底层逻辑是通过层层过滤,将投资胜率从市场平均的50%提升至90%以上; 确保企业能穿越经济周期、行业波动和黑天鹅事件; 避免因“将就”而错过真正伟大的标的(如芒格曾因犹豫错过沃尔玛早期投资)。

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几乎接近变态的选股模式,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细节化。但是,查理.芒格却一直在其一生的交易生涯里,疯狂地坚持着。

因为篇幅限制,我们只能一部分截图于此。而以上选股的条件,确实需要一一进行核实。当我用这个选股方案在选股器上选股时,确实寸草不生,最后没有一个股票入选。由此可见查理.芒格选股的条件的苛刻,但是在我们实际的交易者中却有很大的用处。

首先我们要动态调整每季度更新财务数据,每年重新评估护城河;此次我们要注意行业差异,科技股可放宽负债率(容忍至50%),消费股需严控(

此选股器就可以覆盖芒格80%的核心逻辑,剩余20%(如管理层道德)需结合定性分析。建议先用此工具缩小范围,再通过深度研报和逆向调研(如草根调研)确认投资标的。

我们选股的时候有5412只股票的标的物,但是在这个苛刻的条件之下,却没有一股票可以入选,其他条件尚且可以容忍,但是可恶的市净率为1.5倍,几乎淘汰了我们所有的股票!

在此,我再一次特别声明,该文章仅为探讨deepseek炒股中扮演的辅助功能的可能性,其中出现的股票名称和编号都是基于历史数据以上的,不能作为交易的依据,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责任自负,概不负责,特此说明!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来源:行走吧木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