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与许宝驯:包办婚姻带来终身幸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0 21:00 1

摘要:西泠春拍,我告诫自己,王帅啊,别买了啊,要有左手捉刀剁右手的果决。可惜,左手剁完右手,右手又不自觉地买了俞平伯的一本册子。

《春风最随美人意》于《作家文摘》2809期开始连载

俞平伯许宝驯的一世情

文 | 王帅

西泠春拍,我告诫自己,王帅啊,别买了啊,要有左手捉刀剁右手的果决。可惜,左手剁完右手,右手又不自觉地买了俞平伯的一本册子。

荒村茅屋元宵节

1971年2月10日,元宵节。72岁的俞平伯想起了60年前的往事,对着夫人许宝驯,在一张信纸上用毛笔工整地写下两首《新正感事》:

童丱愚顽祖舅怜,前庚戌始议良缘。如同再世为夫妇,岂独遥遥六十年。

罗绮情怀渺若烟,多欣今夕莫思前。荒村茅屋元宵节,为应佳辰做饼圆。

1952年俞平伯夫妇与家人在北京老君堂寓所合影

此时俞平伯夫妇过节之地,是位于河南信阳息县东岳镇乌庙村的一间10平方米的小土屋里。事实上,在俞平伯夫妇住进来之前,这里是一间牲口房。元宵佳节,在这间寒冷昏暗的小屋子里,老夫妇没有元宵可吃,只是烙了一张面饼,算是改善生活。

1969 年,东岳“五七”干校在该县东岳镇乌庙村成立,让这个千百年来寂寂无名的豫南乡村成为全国社科界瞩目的地方,当时的文学大家钱锺书及夫人杨绛、胡绳、何其芳、吕叔湘,经济学家孙冶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林里夫等100多位学者专家被下放到这里劳动改造。而70岁的俞平伯就在这支劳改大军里。

1956年,俞平伯、许宝驯夫妇与儿子一家四口摄于天津

新红学的奠基人

俞平伯出身浙江湖州德清世家,曾祖父为清末翰林、朴学大家俞樾,父亲是晚清探花、近代学者俞陛云。

1921年,俞平伯(右)、朱自清(中)、叶圣陶三人在杭州合影

1918 年 5 月,俞平伯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青年》上,成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同年,俞平伯与同学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

1923 年,俞平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也是奠定他红学学术地位的专著《红楼梦辨》,与胡适一同成为新红学的奠基人。而此时,做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俞平伯也只有24岁。俞平伯不但在学术上领一代风骚,而且思想上也倾向于革命。他在1947 年加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1949年,俞平伯与夫人许宝驯摄于北京老君堂寓所

新中国成立后,俞平伯自觉运用新意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学术理论,但他仍被卷入新兴革命理论的洪流中。1954 年 11 月 5 日,《人民日报》登出了王若水撰写、题为《肃清胡适的反动哲学遗毒——兼评俞平伯研究〈红楼梦〉错误观点和方法》。此后,俞平伯从红学大家一落为“反动权威”。

经此大劫,俞平伯放弃毕生热爱的红学研究,转而专研戏曲。1986年1月2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举行了庆祝会,对俞平伯红学研究32年的错误定性,才就此平反。

包办婚姻带来终身幸福

1911 年,俞平伯的外祖父许佑身和舅舅许引之从天津来到北京俞府探访。在这次探访中,许引之决定和俞陛云结成儿女亲家,将长女许宝驯嫁给俞平伯。许宝驯长俞平伯四岁,而且是表亲。这门带有浓厚封建包办色彩的婚姻却给两人带来终身的幸福。

幼年俞平伯与曾祖父俞樾(中)、父亲俞陛云(右)

1917 年,在北京东华门箭杆胡同的俞宅,俞许两家举办了轰动一时的隆重婚礼。此后,俞平伯终生深爱着自己的表姐。

那之后俞平伯的一篇日记中记到:“乘早车入京,环(夫人)立楼前送我,想车行既远,尚倚立栏杆也。不敢回眸,惟催车速走。”写出了两人当年如漆似胶的感情。

许宝驯工于诗画,尤擅昆曲,据说可以唱整出昆曲。1969 年俞平伯被下放到干校,许宝驯也不离不弃地从北京跟随他来到下放地。劳改的生活异常艰苦,许宝驯回忆那段生活时说道:

走过东岳的泥路,方才知道什么是泥,黏得慢说拔不出脚,甚至棍子都拔不出。他那件大棉袄被雨水浇透, 冰凉潮湿不说,且十分沉重。真是苦了他。

俞平伯、许宝驯、周铨庵、张允和等曲友合影

就在俞平伯写下《新正感事》不久之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俞平伯夫妇跟随许多下放学者一道回到了北京。

1982 年,许宝驯辞世,对于丧妻之痛,俞平伯后来只用了12个字来形容:“惊慌失措,欲哭无泪,形同木立。”俞平伯终生将妻子的骨灰盒安置在卧室内,并提前拟好了与妻子合葬的碑文:“德清俞平伯、杭州许宝驯合葬之墓。”

晚年俞平伯与妻子许宝驯

俞平伯 1970 年到 1990 年20年间的手札后被收录结集,其中一字一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红学老人的晚年心境。这集手札中最后一页是91岁的老人在 1990 年的秋天写下的遗言:

一暝不复秋,黄昏齐至京,身后事在亚运会后,妄涂。

如同禅僧灭寂前的偈子,10 月 15 日,北京亚运会闭幕八天后,俞平伯安静离世。

来源:作家文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