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起,沈阳将每年9月1日设立为“沈阳工匠日”。用一座城的礼遇,致敬匠心也为工匠精神赋予更鲜明的时代注脚。沈阳市总工会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沈阳工匠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坚持落实市委向非公企业倾斜、向年轻工匠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和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工作要求
门爽,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一位在神经介入领域执着探索、勇攀高峰的青年女医生。她以精湛技艺、创新管理和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疗工匠的精神内涵。
攻坚克难,从零筑基引领高质量发展。 面对医院神经介入技术空白,门爽同志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三年来,她潜心钻研,累计主刀完成神经介入手术500余例。在起步阶段资源匮乏、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她迎难而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实现了医院在颅内动脉狭窄、复杂动脉瘤治疗等关键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技艺超群,全国赛场折桂展基层风采。 门爽在强手如林的第三届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同时作为获奖选手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这不仅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的至高认可,更彰显了基层医院医生的卓越水平。
薪火相传,构建梯队保障持续发展。深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门爽同志倾力投入团队建设。她首创并完善了神经介入团队分级管理模式,根据医生不同层级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为医院神经介入学科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确保了技术传承与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
精研学术,传播影响贡献行业智慧。她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撰写高质量手术技术解析与病例分享文章,多次在国家级专业平台发表,有效宣传了医院的技术实力和正面形象。同时,她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临床研究,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撰写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神经介入中国专家共识》,为行业规范贡献“基层”智慧。
作者:王宝瑞
编辑:黄迪
校对:陈泽明
初审:李济强
审核:崔乐文
来源:沈阳卫生健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