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背后反映的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尴尬处境。

作者: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中央一号文件:整治“天价”彩礼
“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
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背后反映的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尴尬处境。
今年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集中推进农村的移风易俗活动,再一次将“天价”彩礼的问题带入大众的视野。

遥想老白我结婚还是十多年前,那时还只是象征性地给了几万块钱的彩礼,还被我老婆压箱底带了回来。
这十多年间,听说彩礼金额如房价般水涨船高,如今房价倒是降了,但彩礼金额却降不下来。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苦果。

背后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1、重男轻女,导致“3000万光棍”问题;
2、男多女少,“卖方市场”导致丈母娘话语权提高(请原谅我用“卖方市场”这种物化女性的词汇);
3、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供不应求,那怎样才能让自己买到商品呢?答案不是提升“一点点价格”,而是“将价格提升至别人买不起的水平”。
因此结果就是彩礼金额水涨船高,呈指数级增长。
那么,中国如今的彩礼金额到什么水平了?
02/中国彩礼哪家强?网上流传了一张2023年各省份彩礼金额与人均收入的对比图,我们来解读这张图。(由于需要做数据分析,我把数据重录了一遍)
让我们把数字转化为图表:
从彩礼金额的绝对值上看,全国彩礼金额排名前5名的分别是:1、江西,38万2、福建,30万3、浙江,25万4、辽宁,20万5、江苏,20万
彩礼金额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5、云南,6万4、海南,6万3、广东,5万2、北京,3万1、西藏,1万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我注意到,4个一线城市的表现很不一样:同为一线城市,上海的彩礼金额排名第6名,而广东和北京的则分别位于倒数第3和第2名。上海的彩礼金额是广东的3.6倍,是北京的6倍。
但是,单纯拼金额的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最终还是要看购买力。因此我们要引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要素,这样就得到第3张图: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各省市在面对彩礼时的经济压力:1、上海的彩礼金额虽然排名第6名,但在其冠绝全国的高收入面前,“这点”彩礼对当地居民来说并不是很大压力。父母2人干一年差不多就可以挣出来了。2、压力比较大的是浙江、福建和江西3省,其中江西又是独一档的存在——只有他家红条超过蓝条。江西省彩礼金额是人均收入的11倍多,也就是要老父母两人净干5年半不吃不喝,才能挣出一份彩礼钱来。但是我们知道,彩礼还只是结婚的要素之一,彩礼之外,往往还有所谓的“一动不动”等着老父母们,那比彩礼更贵。最后,我们按照各省市压力进行排名:
从彩礼支付压力(一个人平均多少年可以挣出当地的彩礼)上看,全国彩礼支付压力排名前5名的分别是:1、江西,要11.2年(冠绝全国,差不多是第二名的2倍)2、福建,6.7年3、辽宁,5.3年(彩礼净值第4名)4、安徽,4.6年(彩礼净值第9名)5、河北,4.5年(彩礼净值第11名)恭喜江浙沪包邮区,虽然你们的彩礼很高,但收入更高,因此没有入榜!
彩礼支付压力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5、上海,2.1年(虽然我彩礼高,但是我收入更高啊\骄傲)4、海南,1.8年3、广东,1年2、北京,不足5个月,轻轻松松1、西藏,不足4个月,so easy彩礼金额倒数第5低的云南,由于其挣钱能力不如上海,惜败没能上榜。
03/老白说中国当代年轻人结婚压力大不大?无疑是非常大的。结婚时面临买房买车、“天价”彩礼的压力,婚后生育孩子又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支出,而年轻人才出社会不久,立足未稳,说是年轻人结婚,实际是整个家族在拼命。参见拙作:75万只是起步价?最新生育账单曝光:这些隐形支出让90后彻底破防!
彩礼本身是不是陋习,该不该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无数网友在网上争论几年都没争出个结果,也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问题。但“天价”彩礼无疑是陋习,如果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彩礼这一习俗本身,我们会发现原本的彩礼不应该是这样。彩礼在诞生之初并不涉及钱财,也没有攀比之风。它更重要的不在于“物”而在于“礼”,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古人们更多是借物寓意,表达人们对婚姻最初也是最朴实的愿望:人丁兴旺。参见拙作:古代的彩礼送什么:这5样东西你猜对几样?
是什么让彩礼逐渐变了味呢?本文开篇给出了我的观点,后面会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证。敬请期待。也希望您在评论区给出您的想法,理性讨论,谢谢大家。 来源:佳佳情感原创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