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峡谷遇见匠心:王者荣耀「荣耀守艺人」活动守护非遗传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01:01 1

摘要:当玩家在王者荣耀游戏中轻轻摇动手机,屏幕上弹出的不仅是公益金捐赠提示,更是一份连接数字世界与传统文化的纽带。2025 年 9 月 5 日至 11 日,王者荣耀携手腾讯公益正式上线「荣耀守艺人」活动,以 "游戏 + 公益" 的创新模式支持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匠

当玩家在王者荣耀游戏中轻轻摇动手机,屏幕上弹出的不仅是公益金捐赠提示,更是一份连接数字世界与传统文化的纽带。2025 年 9 月 5 日至 11 日,王者荣耀携手腾讯公益正式上线「荣耀守艺人」活动,以 "游戏 + 公益" 的创新模式支持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匠心传承筑梦乡村" 项目,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这一活动不仅延续了王者荣耀多年来的公益探索,更开创了数字时代非遗保护的新范式。

轻量参与构筑公益生态

「荣耀守艺人」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参与机制,让每一位玩家都能轻松成为非遗守护者。活动期间,玩家只需通过游戏大厅的 "发现 - 游戏公益 +" 入口进入活动页面,点击 "摇一摇" 即可获得助力公益金,选择家乡地区完成捐赠后,便能领取专属的 "99 游戏公益家(2025)头像框" 作为纪念。这种低门槛、高互动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公益参与的心理壁垒,使传统文化保护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玩家可感知的数字行为。

这种 "集体行动解锁公益" 的模式并非首次实践。早在 2019 年,王者荣耀就通过玩家积累 9900 万积分的方式,为 "山村妈妈的逆袭" 项目筹集 99 万元公益款,助力非遗传承女性获得经济支持。而此次「荣耀守艺人」活动更进一步,将公益金捐赠与地域认同相结合,玩家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为家乡的非遗保护贡献力量,形成了 "线上参与 - 线下受益" 的良性循环。据活动规划,玩家捐赠的善款将用于全国 7 个地区的乡村工匠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项目,精准赋能地方非遗生态建设。

数字与实体的双向奔赴

「荣耀守艺人」活动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非遗保护生态。在线上维度,活动延续了王者荣耀将非遗元素融入游戏设计的传统 —— 从 2019 年鲁班七号 "狮舞东方" 皮肤成为首个虚拟形象非遗推广大使,到通过数字技术还原醒狮制作工艺,游戏始终致力于让非遗文化以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虽然 2025 年活动未推出限定皮肤,但 "99 游戏公益家" 头像框作为数字凭证,同样承载着文化认同与公益荣誉的双重意义。

线下活动则为玩家提供了与非遗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活动期间,策划团队将前往武汉和沈阳举办线下交流活动,不仅收集玩家反馈,更暗藏着非遗文化展示的可能性。这种安排让人联想到荣耀品牌此前的非遗实践 —— 无论是邀请秦淮灯彩传承人陈柏华现场授课,还是用影像技术记录黄河流域非遗细节,都证明线下互动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尽管目前未公布具体非遗传承人参与信息,但结合 "匠心传承筑梦乡村" 项目主题,不难推测活动将为玩家创造与民间工匠面对面的珍贵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探元平台的 "数字守艺人" 计划为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 2.5 万件非遗资源的存证与维权,侵权监测准确率达 99.6%,这意味着「荣耀守艺人」活动支持的非遗项目将获得更全面的数字保护。从游戏内的公益参与到区块链的版权守护,形成了完整的非遗保护数字链条。

公益长跑中的文化觉醒

「荣耀守艺人」活动是王者荣耀公益之路的最新里程碑。自 2017 年启动 "长城保护计划" 以来,这款国民级游戏已探索出一条 "游戏 + 文化 + 公益" 的特色路径: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 "数字供养人" 项目,到为保护江豚设计限定皮肤;从建设 "未来教室" 支持乡村教育,到通过积分捐赠助力非遗传承,王者荣耀不断拓展着数字产品的社会价值边界。

这种持续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文化传播效应。以醒狮非遗为例,通过鲁班七号皮肤的推广,这项起源于广东南海的传统技艺获得了亿万年轻玩家的认知,其制作工艺的四大工序 —— 扎胚、扑纸、写色、装饰,借助游戏场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科普。「荣耀守艺人」活动延续这一思路,将非遗保护从知识传播升级为行动参与,玩家每一次摇动手机的动作,都是对 "守护传统" 理念的身体力行。

在数字时代,游戏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荣耀守艺人」活动通过轻量化设计让公益触手可及,通过地域联结增强文化认同,通过技术赋能保障传承可持续。当年轻玩家为解锁公益头像框而参与活动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这种 "玩中学"" 玩中做 "的模式,不仅为公益事业注入新活力,更让千年匠心在数字峡谷中焕发新生。随着活动在武汉、沈阳等地的线下落地,这场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文化守护行动,必将书写出更多" 青春守艺 " 的动人故事。

来源:执着长胖的小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