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近期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上线了名为“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的官方网站。该网站旨在向公众全面揭示抖音的运营机制,涵盖算法原理、社区管理规范、治理框架以及用户服务体系。
抖音近期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上线了名为“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的官方网站。该网站旨在向公众全面揭示抖音的运营机制,涵盖算法原理、社区管理规范、治理框架以及用户服务体系。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网站首次详细披露了抖音的推荐算法原理。这一部分内容从推荐系统的基础讲起,逐步深入探讨了用户行为背后的算法逻辑、抖音算法如何在多个目标间寻求平衡,以及平台治理如何为推荐算法设立“边界”。
抖音的推荐算法,实质上是对用户可能采取的各种行为概率进行综合预测。算法并不直接决定用户的行为,而是对这些行为的可能性进行预估。当用户打开抖音应用时,算法会为每个候选视频打分,并将得分最高的视频呈现给用户。
用户的互动行为,如点赞、完整观看、不点赞、未完成观看以及表达不喜欢等,都是对视频兴趣程度的反馈。这些反馈行为具有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而抖音的推荐排序模型正是基于这些行为反馈进行学习,旨在将最具价值的视频推荐给用户。
抖音推荐算法的核心逻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视频推荐优先级 = 综合预测用户行为概率 × 行为价值权重。这个公式背后,是抖音算法对用户行为深入理解和精准预测的结果。
在推荐过程中,算法会综合考虑用户的一系列行为,包括点赞、关注、收藏、分享、表达不喜欢、点击作者头像、评论区停留时长等,以及长期的消费习惯。这些行为都会被算法模型纳入考量,以预测用户对候选视频的行为概率。
抖音的算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单一目标到多目标推荐的转变。最初,算法主要关注如完播率、点赞等少量目标。然而,随着平台内容的多样化和用户需求的复杂化,单一目标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多目标推荐系统应运而生。
多目标推荐系统的核心在于同时建模和优化多种不同的目标函数,以构建更全面、更平衡的推荐策略。这些目标反映了用户、平台和创作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早期的抖音以短视频为主,完播率是推荐算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随着平台上中长视频的增多,完播率等少数目标已无法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抖音采用了多目标建模技术。经过长期发展,抖音已经建立了一个复杂而有效的多目标体系,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内容的价值。这一体系不仅考虑了用户体验和喜好,还兼顾了平台生态的多样性和创作者的利益。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