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心衰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持续上升。据统计,我国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2~3个月内(心衰“易损期”)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达15%和30%,优化治疗是降低“易损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键[1]。鉴于此,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发起“急性心衰‘易损期’临床科研项目病例大赛”,旨在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衰患者管理策略,提高我国心衰管理整体水平。自2024年中开展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0多份符合要求的心衰病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8份优秀病例入围11月在上海举办的大赛总结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和法国著名心衰专家Alexandre Mebazaa教授受邀担任评委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亚妹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摘要:心衰是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持续上升。据统计,我国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2~3个月内(心衰“易损期”)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达15%和30%,优化治疗是降低“易损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键
聚焦典型病例,院外管理不容忽视
据悉,此次大赛收集到的病例复杂多样,直击临床痛点难点,覆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免疫及炎症介导的心肌损害、心肌负荷异常等多种心衰常见及少见病因,患者年龄跨度从20到80岁,涉及急性加重期的紧急处理、病因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多学科合作诊疗、长程全周期管理等,符合真实世界临床实践,极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大赛一等奖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心雨医生分享的一例61岁男性急性心衰患者的病例。该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多种合并症,病情反复加重,病程中接受了包括药物和射频消融等综合治疗。出院后,该患者每2周定期随访,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等指标调整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剂量。在第3次随访时,发现该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NT-proBNP水平上升2.5倍,随即加大呋塞米(利尿剂)用量,GDMT剂量保持不变。在第4次随访时,NT-proBNP水平回落,GDMT滴定至靶剂量。
Mebazaa教授
STRONG-HF主要研究者
“此次病例分享展现出了中国在心衰疾病管理方面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对个性化治疗的深刻理解。在心衰‘易损期’的管理中,药物和检测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T-proBNP已被证实是调整药物剂量的关键参考指标和安全性指标,是实现最优临床结局的关键一环。”
积极检测指导用药,健康经济双获益
根据STRONG-HF研究,密切随访监测Elecsys NT-proBNP等指标是否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2024国际卫生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SPOR)欧洲年会上,基于STRONG-HF研究的Elecsys NT-proBNP用于指导中国心衰出院患者药物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3]正式发表,将中国心衰患者相关检测、药物以及住院费用纳入成本测算模型统计后得出,强化治疗组(出院后90天内进行5次NT-proBNP检测,GDMT滴定至靶剂量)虽然检测和药物成本增加,其再入院几率降低,导致人均医疗总成本相比常规治疗组(出院后90天内进行1次NT-proBNP检测)减少了9.7%。
该结果提示,STRONG-HF策略不仅显著改善临床预后,还大大节省了医疗成本,展现了STRONG-HF策略在心衰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医学和卫生经济学价值。这为中国心衰患者出院后更有效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证据,也为更高效的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随着更多中国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开展,基于NT-proBN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指导的个性化、高强度治疗策略有望在未来成为心衰管理的新标准,为心衰诊疗现状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等.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3): 235-275.
[2].Mebazaa A, Davison B, Chioncel O, et al.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up-titration of 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ies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STRONG-HF): a multinational, open-label,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2022, 400(10367):1938-1952.
[3].Li 2024. Economic Evaluation of NT-proBNP Supported Guideline Directed Medical Therapy in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China. Poster presented at: ISPOR EU 2024. November 17-20 Spain.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