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寄相思雨:一位异乡人的清明独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15:09 1

摘要:窗外的雨丝在南宁的春夜里缠绵,远处青秀山的轮廓在雨雾中模糊成水墨画。我对着手机里五年前拍摄的北方祖坟照片发呆,父亲坟前的柳树已从纤弱枝条长成碗口粗的树。清明节倒计时闪烁在电子日历上,像一道看不见的伤口,在每个失眠的深夜隐隐作痛。

窗外的雨丝在南宁的春夜里缠绵,远处青秀山的轮廓在雨雾中模糊成水墨画。我对着手机里五年前拍摄的北方祖坟照片发呆,父亲坟前的柳树已从纤弱枝条长成碗口粗的树。清明节倒计时闪烁在电子日历上,像一道看不见的伤口,在每个失眠的深夜隐隐作痛。

记忆里的清明总是裹挟着倒春寒的凛冽。母亲总在天未亮时蒸好槐花团子,父亲会仔细擦拭祖辈的墓碑,泥泞的田间小路沉淀着几代人的故事。跪在黄土地上的孩童尚不懂生死,却记得纸钱燃烧时盘旋的灰蝶,记得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将白酒洒成半轮月。那些带着土腥味的仪式,如今想来竟是孩提时最珍贵的记忆与传承。

五年前南下的行李箱里塞着母亲装好的花生和红枣,彼时只道是寻常。疫情三年,归途被折叠成手机屏幕里的健康码;今年腰椎旧疾复发,医生指着CT影像里突出的椎间盘摇头。视频里家兄家弟在家族群直播扫墓,镜头扫过荒草丛生的坟茔时,我慌乱按灭屏幕——那支离破碎的野草,多像游子漂泊的魂魄。

当传统遭遇现实困境,"孝"字是否只能以香灰丈量?我在阳台上用糯米粉捏出故乡的寒燕,在电子烛光里默诵父亲教的家谱。岭南的芭蕉叶承接北方的雨,是否也算某种形式的血脉相连?堂叔在电话里斥责"数典忘祖",却不知我枕下压着父亲临终前写的"平安"二字,那褪色的红纸,比任何纸钱都更贴近心脏的位置。

今夜又在异乡的雨声中叠完最后一枚金元宝,阳台上的茉莉与故乡的迎春隔着时空对话。或许真正的祭奠,是让父母教会我们的善良继续在人间生长,是把清明时节的追思化作善待每个相遇之人的温柔。当明日的雨帘再次垂落,我将在南国的风里点燃心香一瓣,相信那些乘着雨滴落下的思念,终会抵达星辰之上的北方故乡。

来源:定时针音乐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