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报道中的受众需求导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4 20:13 2

摘要: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创新经济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柴昕

导读

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创新经济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媒体探索”邀约专家学者、业界先进围绕“创新经济报道,强信心稳预期”展开专题研讨,助力经济新闻报道提质增效。

现在,经济活动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菜市场的价格波动,到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幻,再到股市的起伏跌宕,无一不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如何为受众提供精准、实用、具有指导性的经济报道成为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淄博晚报的经济报道实践为例,探讨通过精准设置栏目和话题、采用多元化手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与建议等,全面提升经济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能。

以受众需求定位经济报道方向

“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并精准定位经济报道方向,是主流媒体做好经济报道的前提,也决定着媒体经济报道变革的方向。只有紧紧围绕受众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报道策划和实施,才能确保经济报道的贴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一)根据受众需求,精心设置经济报道专栏与话题

淄博晚报通过市场调研、受众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细刻画受众画像。针对淄博晚报受众集中于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都市中老年及渴望就业或创业的青年的特点,淄博晚报开设了相应专栏。针对中老年受众,淄博晚报聚焦养老、医疗和理财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在报纸及“淄博晚报”“掌中淄博”微信公众号、博览新闻App开设了《防范非法集资》专栏,陆续推出《购买黄金珠宝,小心落入非法集资陷阱》等50余篇文章,提升老年受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辨识与防范能力。而对于年轻受众,淄博晚报则着重关注就业、创业和消费等热点话题。比如,针对青年购房者在验房、装修等环节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淄博晚报联合专业验房公司和验房师团队,推出“安家淄博”验房小程序服务并开设专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追踪报道,倒逼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有效维护购房者的利益,提升了受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根据受众的阅读偏好,淄博晚报在报纸及新媒体矩阵设立了专栏《财经热点》《消费指南》《理财课堂》,追踪时事热点,精心打造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财经资讯平台。2024年12月,淄博晚报设立《焕新——“以旧换新”这一年消费盘点》专版,并于新媒体矩阵开设#从换新到“焕新”#话题,针对2024年“以旧换新”新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为受众揭示了消费与理财的新视角,还激发了受众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思考,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这样的设置无疑为受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实用的经济信息,起到了引领经济报道新风尚的作用。

(二)强化实用性和指导性,帮助受众解决实际问题

都市报的经济报道不仅有传递经济信息的职能,更要做好经济报道的实用性与指导性,提升新闻价值,帮助受众更好地应对经济生活中的挑战。例如,在报道物价上涨的同时,还要分析上涨原因、预测未来走势,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消费建议;在报道就业问题时,可以介绍行业发展趋势、岗位需求变化,并提供求职技巧和职业规划建议。

淄博晚报《身边的经济故事》栏目推出的《我给无人机“飞手”当教练》,就是通过讲述一位大学毕业生学习新技能实现就业转型的故事,鼓励年轻人抓住低空经济风口找到职业发展的新途径。

注重报道内容的生活化、通俗化

经济新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何让大量经济常识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是都市媒体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淄博晚报通过生活化的内容、通俗化的语言、故事化的表达和社交化的传播,架起了一座经济专业领域与百姓日常生活的桥梁,让受众能更好地把握经济脉搏、感受政策温度。

(一)报道选题生活化

经济报道往往涉及经济政策、市场变化等较为抽象的内容,专业术语众多、概念界定不易,报道时容易犯泛泛而谈或以偏概全的错误。如何保证经济政策、市场变化让百姓有兴趣看、看得下去、读得明白,需要编辑记者下一番苦功。淄博晚报全媒体记者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生活实例相结合,以具体典型案例引领经济政策解读,取得不错的传播效能。

例如,国家新一轮“焕新”补贴政策出台后,淄博晚报开设《身边的经济故事》栏目,推出了《新空调“上岗”省钱又省心》《新洗碗机省力更悦心》《少花两三万 新车开回家》《“用了6年多的旧手机,换了!”》《淄博:智能手表成了全家人的“健康管家”》等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消费市场新趋势,点燃了市民的消费热情。

(二)语言风格通俗化、表达方式故事化

如何呈现专业的经济术语和数据分析?在语言风格上,淄博晚报选择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经济问题。例如,《经济微观》栏目推出的报道《“出圈”酥锅,何妨再添一把火?》就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市场案例,分析淄博传统美食酥锅的市场潜力和品牌化发展路径,让受众在轻松阅读中深入了解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表达方式上,淄博晚报更注重故事化表达。例如报道《文昌湖区:借着好生态,村里打造致富“产业链”》,从村民相约雨后夜晚到金蝉养殖园“上工”的故事开始讲起,将村民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信息传播社交化

提升与受众的有效互动,是扩大媒体传播效能的有力措施。比如,淄博作为全国第三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城市,2024年12月31日出台了《淄博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管理办法》,这一信息在“淄博晚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后,留言区收到受众大量咨询,淄博晚报及时选派记者,就留言区“哪些人群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有什么好处”“月缴存额如何确定”等11个问题专访相关负责人,采编了这一管理办法的全面解读报道,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

创新报道形式,丰富报道手段

为更好地吸引受众、传递信息,淄博晚报结合新技术,采用多样化报道形式和可视化呈现等手段,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拓展传播渠道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主流媒体应当积极拥抱这一趋势,通过完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将经济报道的内容以更快速、更广泛的方式传播出去。同时,增加受众参与、评论、分享的功能,形成良好的信息传播和反馈机制。例如,淄博晚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推送的《经济微观 | 产业园区的“民祥视角”》,引发了受众对产业园区发展的讨论,促进了相关选题的持续发酵。

(二)增加深度报道

采用专访、评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增加报道深度,是提升经济报道质量的关键。主流媒体既可以邀请经济学家、企业家、普通市民等各界人士就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不同观点和思想碰撞;也可以通过评论等形式对经济现象、政策进行独到见解的阐述,引导受众进行深入思考;还可以利用深度分析对经济数据、市场走势等进行挖掘,揭示背后的规律和趋势。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报道形式,经济报道更加立体、生动。

(三)创新呈现形式

注重数据可视化呈现,提升信息传达效率,是增强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手段。经济报道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多层次的信息,仅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很容易让受众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主流媒体应注重将数据和信息以图表、图片等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淄博晚报在报道《当“老字号”傍上“新国潮”》时,老字号品牌的图表化展示,提升了经济报道在淄博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被广泛转发。

结 语

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紧跟经济形势变化,确保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复杂的经济现象,以受众为中心,创新表达形式,让其在轻松阅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更加优质、全面、深入的经济信息服务。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