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被年轻人遗忘的生死对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0 15:20 1

摘要:"这年头,谁还知道清明是干啥的?"00后小张刷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不就是放假一天,顺便朋友圈发张滤镜祖坟照吗?"这话要是让两千年前的介子推听见,怕是要气得从寒食节的冷灶里爬出来——"祖宗之法忘干净,不如柳条抽手心"![比心]

"这年头,谁还知道清明是干啥的?"00后小张刷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不就是放假一天,顺便朋友圈发张滤镜祖坟照吗?"这话要是让两千年前的介子推听见,怕是要气得从寒食节的冷灶里爬出来——"祖宗之法忘干净,不如柳条抽手心"![比心]

一具烧焦的尸体,换来一个节日!

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逃难途中饿晕,忠臣介子推竟割下大腿肉煮汤救主。后来重耳成晋文公,封赏时却独独漏了他。介子推心寒,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等到的却是一具抱着柳树的焦尸……

"寒食禁火,清明插柳"的习俗由此而生。古人用一年不吃热食的极端方式忏悔,而今人呢?短视频里"清明踏青穿搭"点赞10万+,却少有人问一句:"坟头草三尺,可知根在哪?"[流泪]

当祭祖变成"打卡"

老话讲"清明不祭祖,年底钱包苦",年轻人却笑这是迷信。可你看——

苏州人扫墓必带青团,"一口青团一口春,祖宗尝过才算真";

闽南人"挂纸"压坟头,"银纸飘得高,子孙步步高";

就连《红楼梦》里探春都哭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如今这些讲究,全败给了"代客扫墓"服务。山东某陵园推出"直播磕头",298元套餐含哭坟演员。网友调侃:"祖宗托梦说,这届子孙演技比孝心真。"

比遗忘更可怕的是误解

95后小李曾以为清明就是"古代植树节",直到在曾祖父坟前发现半块焦黑的馍——那是太奶奶坚持60年的寒食祭品。老人念叨的"宁荒一年田,不冷一片心",突然让他懂了:清明从来不是关于鬼神的恐惧,而是生者与逝者的最后一次家教。

来源:视哥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