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遗漏了门式刚架桩基础的抗拔设计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22:40 1

摘要:《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5.1.4条规定:“门式刚架的柱脚宜按铰接支承设计。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5t以上桥式吊车时,可将柱脚设计成刚接”。当柱脚设计成刚接时,将有弯矩传给基础。如果为桩基础,一般设计成两桩承台,当柱下端弯矩较大

李国胜1,2

(1铜陵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限公司;

2铜陵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有限公司)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第5.1.4条规定:“门式刚架的柱脚宜按铰接支承设计。当用于工业厂房且有5t以上桥式吊车时,可将柱脚设计成刚接”。当柱脚设计成刚接时,将有弯矩传给基础。如果为桩基础,一般设计成两桩承台,当柱下端弯矩较大时,可能有一根桩抗拔。但由于有些程序(如PKPM)的上部结构计算不能自动连接桩基程序生成桩基施工图,需要在工具箱中调取桩基设计小程序,人工输入弯矩(绝对值)最大的组合进行桩基计算。

笔者在施工图审查时,发现很多设计仅进行抗压桩设计,未进行抗拔桩设计。实际上当柱下端弯矩较大时,抗拔桩需要的抗拔承载力很大,不进行抗拔桩设计不安全。

1、举例:某门刚厂房开间为8m、跨度为29m、高为20m,有一台16t吊车。钢柱下端弯矩(绝对值)最大的组合内力(标准值)为:Mk=-1050KN.m,Nk=220KN,Vk=-115KN。施工图第1版桩布置如图1所示。承台高度为1.0m,承台底标高为-1.800m,选用图集23G409中的PHC400-AB-95管桩(闭口桩尖),桩间距为3.5d=1.40m。桩持力层为第5层砾砂(qpk=8000KPa),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1.2m。桩身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为6m,qsk=20KPa;第3层稍密状粉细砂夹薄层粉质粘土,厚度为10m,qsk=30KPa;第4层可塑状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细砂,厚度9m,qsk=70KPa;第5层砾砂,厚度为1.2m,qsk=120KPa。

(1)计算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及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at:

Ra=[0.4x3.14x(20x6+30x10+70x9+120x1.2)+0.2x0.2x3.14x8000]/2=1252KN;Rat=0.4x3.14x(0.75x20x6+0.6x30x10+0.75x70x9+0.6x120x1.2)/2=520KN。

图1 第1版图纸桩布置图

图2 第2版图纸桩布置图

1)基桩平均竖向力:

Nk=(220+1.5x2.2x1.8x20)/2=169KN(压力),小于Ra,满足要求;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的基桩竖向力:

N1k=(220+1.5x2.2x1.8x20)/2+(1050+115x1.8)/1.4=1067KN(压力),小于1.2Ra,满足要求;

N2k=(220+1.5x2.2x1.8x20)/2-(1050+115x1.8)/1.4=-728KN(拉力),大于Rat,不满足要求。

(3)笔者审图发现基桩抗拔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设计单位将修改后的第2版施工图上传到平台,第2版图纸桩布置如图2所示,桩间距由原来的3.5d改为6d。再次验算桩基承载力:

1)基桩平均竖向力:

Nk=(220+1.5x3.2x1.8x20)/2=196KN(压力),小于Ra,满足要求;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的基桩竖向力:

N1k=(220+1.5x3.2x1.8x20)/2+(1050+115x1.8)/2.4=720KN(压力),小于1.2Ra,满足要求;

N2k=(220+1.5x2.2x1.8x20)/2-(1050+115x1.8)/2.4=-328KN(拉力),小于Rat,满足要求。

2、抗拔管桩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抗拔管桩不大于15m时:

单节管桩长度一般不超过15m,因此,当抗拔管桩长度不大于15m时,可选用图集23G409中的管桩,且应在图中注明管桩不得有接头,即应为一整根管桩;桩顶锚固钢筋面积按图集23G409第5-6页“注”第5.1)条计算确定;填芯高度按图集23G409第5-6页“注”第5.2)条计算确定,且不小于3m。

(2)抗拔管桩长度大于15m时:

抗拔管桩长度大于15m时有接头,图集23G409第5-1页“注”第1条注明:“本图适用于非腐蚀环境土层中承压桩的拼接接头;抗拔桩及腐蚀环境土层中承压桩的拼接接桩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可选用经工程实践验证的成熟可靠的机械连接方式”。例如,安徽省可选用图集皖2020GZ404(抱箍式连接)中的管桩,桩顶锚固钢筋面积和填芯高度按该标准图计算确定,且填芯高度不小于3m。

(3)两桩承台一般情况下顶部纵筋为构造配筋,但当钢柱下端弯矩较大时,承台顶部纵筋是受力筋,此时承台顶部纵筋应计算确定,且应满足最小配筋率0.15%的要求。

来源:新未来精选建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