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治好了你的教育焦虑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15:39 1

摘要:“双减”是为孩子减负、缓解内卷现象,让孩子们可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大家好,看了日历才知道,“双减”政策已经实施好几年了。

“双减”是为孩子减负、缓解内卷现象,让孩子们可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同为东亚国家的韩国已经在历史上出演了这一幕,经历了从内卷到双减的发展,并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

韩国70年内卷
越压制,越狂热

说起韩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偶像剧。

真实的韩国社会,有着堪称地狱模式的内部竞争。

有一部名叫《学习的背叛》的纪录片,就讲述了固化的教育制度和生活理念下掀起的内卷风潮。

韩国的孩子们“四当五落”(韩国俗语,指的是一天睡四小时的考生会当选(考进理想学校),睡五小时的则可能落榜。)

为了整治这种现象,帮助孩子们减负,韩国出台双减政策,没想到反而让培训班愈演愈烈。

因为在韩国,永远是成绩至上。

因为想要出人头地,就要进入大公司,就必须!必须!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只要高考成功,进入名校,一辈子都受益。

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

于是韩国陷入了内卷的死循环,直到今天,韩国的“教育内卷”依然未有所改善,甚至愈演愈烈。

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越来越多孩子变得抑郁,甚至是选择自杀。

成才唯一路上,也依然是人满为患。

双减一年

有什么变化么?

到目前为止,咱们的双减也落实了几年时间。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变化。

新东方的董老师开始直播,后来成立自己的公司;

深圳有些学校的孩子们落实双减后,因为没有补习班,开始一起跳广场舞刷爆热搜;

某些地方的中高考成绩依然很卷,居然出现“诸多考生逼近满分”的现象……

对双减有更直观的感受,应该还是屏幕前的爸爸妈妈。

有些家长认为,双减是一场对父母和孩子的大筛选: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本身就是苦行与修行,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可能还是要卷起来……

根据《经济日报》调查显示(2022-7-31)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青少年抑郁症状减少了78.6%

但是父母更焦虑了。研究表明增幅约12.8%

家长们焦虑的根源,一是担心孩子不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担心孩子被“普职分流”只能选择职业教育,未来经济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

教育焦虑裹挟爸爸妈妈们,一面是孩子需要的快乐成长,一面是未来竞争的步步紧逼。

幸好的是,竞争依然存在,但是孩子的路或许也不只有一条。

祝福命运不辜负每一个努力的孩子。

今天,我们想也听听西瓜家长们的声音,和大家理性探讨双减的影响。

在留言区聊聊

#双减后孩子和父母的变化#

来源:西瓜创客少儿编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