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将车臣战争算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方面的内部争端,而双方的武器均是以原有的武器储备进行较量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尤其是车臣武装有很多“来源不明”的武器,更有甚者,爆出俄罗斯在与车臣的战斗前沿,车臣武装分子竟然直接提出要向俄军购买武器装备的情况。
目前俄乌冲突还在继续,而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来,距离上一次战争也只不过短短的二十二年的光景,而此前的那场战争就是车臣战争。
如果将车臣战争算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方面的内部争端,而双方的武器均是以原有的武器储备进行较量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尤其是车臣武装有很多“来源不明”的武器,更有甚者,爆出俄罗斯在与车臣的战斗前沿,车臣武装分子竟然直接提出要向俄军购买武器装备的情况。
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车臣武装分子难道这么天兵吗?
因何而起
车臣方面向俄罗斯购买武器装备这件事情要追根溯源的话,不得不让人想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俄罗斯联邦与车臣共和国之间的冲突。历史上车臣地区长期以来就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止一次的试图脱离俄罗斯的控制。
苏联时期,当时的中央政府还做了一些政策,加剧了车臣人民与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比如斯大林时期就采取了强制迁移政策,导致车臣人民对中央政府丧失了信任。
更何况,车臣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他们今后独立运动有了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俄罗斯政府也希望控制这些资源以稳定国内经济,所以利益也是发生战争的诱因之一。
总之在1991年,当时的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突然就宣布车臣独立,并且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车臣民众的支持,当时俄罗斯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并阻止分裂活动,随即就采取了军事行动。
可这只是俄罗斯政府的一厢情愿,他们认为通过军事手段可以很快的解决车臣问题,恢复宪法的秩序,但是由于情报方面,战术方面以及内部矛盾,让俄罗斯在车臣战争中遭受到了重大打击,也使其军事能力在全球人民面前拉了一泡大的。
车臣的武器库
当时的车臣武装分子可谓是有备而来,他们的武器储量是很充足。其一是苏联军事库存,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车臣武装分子就能接触到大量的苏联军事库存,其中就包括坦克、步兵战车、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轻武器和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其二,车臣地区也是武器和毒品交易的集贸中心,通过非法的交易,能让车臣武装分子轻易地获得的各种武器装备,这包括从其他各国走私来的先进武器,这其中还有来自俄罗斯的武器,当时俄罗斯军队的贪腐可谓是令人意想不到,其贪腐力度放在世界历史上都有一号。
其三,由于当时冷战意识形态比较浓烈,车臣武装在国际上的支持者,甚至非政府或者个人组织,都愿意为他提供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以达到支持车臣独立运动的目的。其四,在战争中车臣分子通过缴获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来补充自己。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之为俄罗斯的“赠与”,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俄罗斯军方直接将武器交给了车臣武装分子,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时任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将北高加索军区的一半武器移交给车臣武装,包括当时最先进的T-80坦克,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什么事就怕出内奸。
因此车臣武装分子的武器是多样性的,坦克车装甲车不仅包括T-80和T-72坦克在内的装甲车辆,虽然在城市作战中表现不佳,但仍然属于重武器。步兵战车有BMP-1步兵战车也是车臣武装分子的装备之一,其十分擅长支援步兵作战。
轻武器和火箭推进榴弹,包括RPG-7火箭推进榴弹和SPG-9无后坐力炮,这在城市战中非常有效。有如此强大的武备,也就形成了车臣武装分子与俄罗斯军方的对耗之势。
第二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就在对耗中结束了,这时的车臣虽然获得了非正式的独立地位,但当时的分离主义分子,如沙米尔·巴萨耶夫及其核心组织成员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追求的是完全的独立,还想着要再来一次战争,索性就在1999年,巴萨耶夫领导武装分子在车臣和达吉斯坦边境聚集,企图扩大独立区域,也就直接触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俄罗斯方面的确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没有解决好车臣问题,导致国内的分离主义愈发的高涨,俄罗斯眼瞅着分裂势力在各地涌起,政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正在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强人横空出世——普京上台了。
普京上台之后立刻就采取强硬措施来恢复对车臣的控制,以防止恐怖主义以及分裂主义继续蔓延。
同时车臣武装分子做得的确有一些过分,在1999年的八月,莫斯科发生了三起大爆炸,死亡300人的恐怖事件,无论车臣出于什么理由,对平民进行无差别屠杀,是不能被饶恕和宽恕的,甚至不能成为他独立的理由或者是借口,这是被世界人民所不允许的。
俄罗斯也利用了这一事件,迅速的传播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来影响车臣人民的意志和信念。
更主要的是,普京上台之后大力整顿俄罗斯军队腐败问题,他清除了军方一大批人,加强了对军队的监管机制,直接公开了军事预算和支出,采购审计的标准化也被提上日程,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了中间环节,任命了更为专业和廉洁的军事领导人。
对军内的腐败行为采取令人零容忍的态度下,让俄罗斯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加强。
但车臣武装分子好像对此并不以为意,认为车臣地区作为武器和毒品交易的中心,莫斯科禁止与车臣交易武器的计划每每都以失败告终,武器、毒品和钱可以自由的穿梭于边界之上,过去如此,现在也应该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他们想错了,在普京的强人政治的领导下,这样的机会以前可谓是普遍横行,可现在来说只能是踩了个狗屎运的感觉,还想照着以前的方式向俄罗斯方面进行购买武器,已是难上加难。
前沿战斗地区,车臣武装直接向俄罗斯购买武器一事多少有夸张的成分,但想通过原来的“渠道”进行购买,显然不现实。
结语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分子可以光明正大的向俄罗斯方面直接购买武器,俄罗斯方面下到士兵上到高级长官,甚至是国防部长都可以轻易的将军队财产交易给对面,可随着普京的上台,以及军队对腐败的清除,导致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武装分子想以交易的方式购买到俄罗斯的武器变得难上加难。
虽然在《苏联解体亲历记》中描述到零星的还会有武器等交易的事情发生,但也只能说是凤毛麟角。
车臣战争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历史、民族、政治、经济信息等多方面因素,但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队通过整肃军队,已从原来的劣势变为在战争中占据了主动。
作者:天下行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参考资料:
主张多极化时期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事例;俄罗斯国家利益观的嬗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陈宪良
军事、政治“双冠王”;普京传:硬汉普京和他的权力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磨铁;【俄罗斯】阿纳托利
来源:扒拉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