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预测统一台湾的时间,邱毅教授:没有时间表,枕戈待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21:23 1

摘要:邱毅教授在近期的直播中提到,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发表于《外交事务》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这篇文章指出,未来4年大陆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不会制定统一台湾的时间表。这一观点被岛内绿媒断章取义,成为“台独”分子鼓噪“以武拒统”的借口,甚至借此推动对美军购。对此,相关

邱毅教授在近期的直播中提到,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发表于《外交事务》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这篇文章指出,未来4年大陆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不会制定统一台湾的时间表。这一观点被岛内绿媒断章取义,成为“台独”分子鼓噪“以武拒统”的借口,甚至借此推动对美军购。对此,相关部门明确回应称,阎学通的观点仅代表个人,大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从未动摇。

阎学通是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也是国际知名的战略学者。他1952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后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领军人物,他提出的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在学界影响深远,主张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分析国际格局,并成功预测了李登辉1999年抛出“两国论”、陈水扁2000年当选等重大事件。其著作《历史的惯性》更因准确预判英国脱欧、中美两极格局形成等趋势而广受关注。然而,他在《外交事务》中的最新论述却被“台独”势力曲解为“统一进程放缓”的信号。

邱毅指出,阎学通的观点被绿媒刻意扭曲。原文并非否定统一必然性,而是强调大陆在战略机遇期需平衡经济与安全。阎学通作为现实主义学者,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其早期著作《中国国家利益分析》曾为大陆外交决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台独”势力选择性忽略了文章中关于“动态战争”的分析——现代战争形态已从静态对抗转向多维瞬时打击,传统时间表式的战略规划已难以适应战场变化。正如邱毅所言,解放军近年通过多次围岛演习验证了“72小时闪电战”能力,075两栖攻击舰、歼-20战机与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组合,可在24小时内瘫痪台军防御体系。

事实上,两岸学者对统一进程的研判从未停止。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宋兴洲长期研究两岸关系,他出生于台湾苗栗客家家庭,早年靠勤工俭学完成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学业,后自筹资金赴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留美期间对西方政治体制的近距离观察,塑造了他务实的学术风格。回台后深耕东海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数十年,曾任系主任与研究所所长,课堂上以敢谈敏感议题著称,常以亲身经历解构“台独”论述的荒谬。

他坚持每年深入大陆考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乡村的实地调研,让其提出的“2035年主动回归论”具备扎实的现实依据——他认为随着美国霸权衰退(预计美国2035年全球GDP占比降至20%以下)和大陆半导体产业突破(中芯国际28纳米产能提升至每月50万片),台湾经济支柱将被瓦解,迫使台当局重新评估统一选项。其学术著作中反复强调的客家文化“根脉意识”,成为两岸融合的独特论证视角,而他对两岸青年交流的持续关注,更让他坚信2030年前赴陆就业台青将突破50万,进一步加速社会融合。

另一位值得关注的学者是台湾前“安全部门”负责人苏起,他1949年生于台中市,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后,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哈佛博士后经历更奠定其广阔的战略视野。1993年他进入陆委会系统,全程参与汪辜会谈筹备,2000年首创“九二共识”表述,这一概念后来成为两岸协商的“定海神针”,为两岸关系发展筑牢根基。

这位深耕两岸事务四十载的学者型官员,始终以“历史深度”警示台湾的战略困境,2025年接受访谈时提出的“未来4-5年摊牌论”,正是基于对美国战略收缩的精准观察——他注意到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使用费暴涨300%,迫使五角大楼重新评估“印太战略”的性价比,而大陆反介入能力的提升(如东风-26导弹覆盖关岛)已使外部干预成本剧增,其预判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政策实操性。

从军事角度看,解放军的实战化准备已进入新阶段。2024年“联合利剑-2024B”演习中,东部战区在夜间发起行动,多向抵近台岛的兵力布势展示了“由训转战”的快速响应能力。

值得警惕的是,“台独”势力正利用阎学通文章的片面解读加速“以武谋独”。2025年初,台当局宣布向美国采购2.95亿美元武器,并推动“全民防卫动员法”修订,试图将战争成本转嫁民众。对此,大陆通过商务部出口管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措施等组合拳反制,同时以“两岸青年创新论坛”等柔性政策争取民心。

来源:兴衰五千年一点号

相关推荐